2024-12-11 13:53:11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放在我的书架上很久了,我有几次打开阅读,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并不是书不好看,而是内容太沉重了,阅读过程中情绪很难控制。
我在南京居住生活已快20年了,书中提到很多发生屠杀惨剧的地名都很熟悉,每每看到,心头都是一阵压抑与伤心,外加一些愤懑,不忍心继续看下去。
最近看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闭馆修缮,迎接12月的国家公祭日的新闻,我又打开了这本书,这一次终于看完了。
书中描述的日军在南京罄竹难书的罪行不用我再复述,我在这里记录我看书过程中另外关注到的几个内容,摘录如下:
一、作者分析的日军暴行未能让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上认知的原因。
『我很快发现,这一沉默背后是政治的操纵,有关各方的所作所为都导致了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忽视,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岸政府都没有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如以色列向德国索取赔偿一样)。即使是美国,面对苏联和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也在寻求昔日敌人日本的友谊和忠诚,因而也未曾再提此事。因此,冷战的紧张态势使日本得以逃脱许多其战时盟友在战后经历的严厉审讯与惩罚。
另外,日本国内的恐怖气氛压制了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自由开放的学术讨论,进一步阻碍了世人对真相的了解。在日本,如果公开表达对中日战争的真实看法(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将会威胁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有丧命的危险。(1990年,长崎市市长本岛等曾因表示日本昭和天皇应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负一定责任而招致枪击,被一名枪手射中胸部,险些丧命。)日本社会弥漫的这种危险气氛使许多严肃的学者不敢去日本查阅相关档案文件,进行这一主题的研究;事实上,我在南京时曾听说中国出于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也不鼓励学者去日本进行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日本之外的人就很难接触到日本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手档案资料。除此之外,大部分曾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都不愿意就他们的经历接受采访,近年来,只有极少数老兵冒着被排斥甚至死亡的威胁,将他们的经历公之于世。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感到困惑和悲哀的是,日本人自始至终顽固地拒绝承认这段历史。与德国相比,日本付出的战争赔偿还不及德国对战争受害者赔偿总额的1%。“二战”之后,大多数纳粹分子即使没有因其罪行被囚禁,至少也被迫退出公众视野,而许多日本战犯则继续在产业和政府领域担任要职。在德国人不断向大屠杀遇难者道歉的同时,日本人则将本国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有位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受害者认为该行径的政治含义就好比“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一座供奉希特勒的教堂”。』
『不止一位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评论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之后正义没有得到充分伸张,受害者处于凄凉的氛围之中。当许多曾肆意蹂躏南京市民的日本人享受着日本政府的全额军队养老金和其他津贴时,成千上万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却默默忍受着(并将继续遭受)贫困、屈辱的生活,或长期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这种对正义的颠覆主要是由冷战造成的。美国原本打算通过“清洗”参与战争的日本领导人,从而在日本施行民主。但战争结束之后,苏联违反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承诺,占领了波兰和一部分德国领土。1949年,新中国成立,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接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着中国、苏联和朝鲜成为战后新的敌人,美国迅速将日本视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为增强对抗亚洲共产主义的力量,华盛顿当局决定维持日本政府的稳定。美国基本保留了日本战前的官僚政治体系,并容许众多战犯逍遥法外。因此,当德国纳粹政府受到彻底审查并被取而代之、众多纳粹战犯倒台并被送交审判之时,许多日本战时高官却重新掌权并飞黄腾达。1957年,日本甚至将曾身陷囹圄的甲级战犯岸信介选为首相。』
二、作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南京逐渐了解,从一个美籍华人角度描写的南京,也是令人喜爱。
『对任何一位中国人提起南京,他都会向你描述这样一幅城市图景:遍布全城的帝王宫殿、奢华的陵墓、各种博物馆和纪念馆。这幅城市图景中也包括明朝精雕细琢的勇士和动物雕像、著名的鼓楼(马可波罗700年前看到的是最初的鼓楼,今天的鼓楼是300年后一个军事将领建造的,他曾在上面敲击巨鼓号令全军),还有南京郊外的美景——庙宇镶嵌在附近山峦之间,茶亭临湖而设,湖面上莲花盛开,一座大桥横跨长江。
几个世纪以来,青山绿水不仅为南京增添了美景,更是南京的天然军事屏障。长江流经西侧,紫金山雄踞东侧,共同护卫着这座城市,借用一个成语描绘南京的地势之险峻,真可谓“虎踞龙盘”。
但可悲的是,南京在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入侵。
第一次入侵发生在1000多年前,即6世纪末,野蛮的游牧部落摧毁了南京城内所有的重要建筑,甚至在城墙内垦地种植。南京受到的第二次入侵发生在1853~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了南京。
太平天国的领袖是狂热的洪秀全,他在跻身富贵阶层的科举考试中失利之后,开始认为自己是耶稣的弟弟,并说服其他人相信。接着,他领导太平军试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最终在13年的时间里导致2000万中国人丧生。起义军以南京为首都长达十几年,最后被驱赶出城。他们在撤离时将这座城市焚为废墟,甚至砸毁了光彩夺目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这座由琉璃瓦构筑的多色宝塔曾被认为是中国同类建筑中最美丽的。
在19世纪剩余的时间里,南京得以在默默无闻中安享和平。当清朝皇帝在中国北方城市北京确立起对中国的统治后,南京不过是个文化遗址。直到国民党推翻清朝统治,并于1928年正式将南京确立为中华民国的首都之后,南京的显赫地位才得以恢复。
到1937年,即南京大屠杀发生那年,南京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老南京、清朝的南京与国民政府的新南京共处同一时空,交相辉映。旧时代的痕迹在首都南京的街道上仍然随处可见:沿街叫卖的小食贩挑着担子,扁担两头的篮子里,一头装着小饭碗,一头装着茶壶;露天工厂的纺织工弯腰坐在手摇纺织机前辛苦劳作;面食馆里的厨师正揉着面团;锡匠带着锡器叮叮当当地沿街叫卖;鞋匠在顾客门前修补鞋子;孩童们手抓圆形方孔铜钱急切地看着小贩制作糖果;嘎吱作响的独轮车上垛满高高的芦柴,让人既看不到车也看不到推车人。然而,新气象也随处可见:沥青马路正在逐渐取代土路和石子路,电灯和霓虹灯取代了忽明忽暗的煤油灯、蜡烛和汽灯,自来水取代了沿街叫卖的桶装水。坐满了文武官员和外交官的公共汽车和小轿车鸣着喇叭穿行于黄包车、运送蔬菜的四轮马车以及缓步而行的行人和各种动物之间,这些动物有狗、猫、马、猴子,有时甚至还有水牛或骆驼。
但是,有些古老的东西似乎永远不会改变。修建于明代的古老巨石城墙雄伟地环抱着南京城,一位传教士称南京城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他宣称,如果能在城墙上开车环行,毫无疑问将能领略到中国最壮观的风景之一。在城南端的城墙顶上,透过锯齿般的灰色城垛,可以看到工人居住区灰蒙蒙的砖瓦,以及富足人家或红或蓝的瓦房屋顶;然后向北望去,就是政府建筑区,各部大楼和各国使馆都是高大现代的西式建筑。
将目光转向东北方向,你会看到白色的中山陵在紫金山深色背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富豪和权贵们的乡村别墅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山脚下。再向西北方向望去,也许会瞥见江边的工业生产活动:工厂中冒出的滚滚浓烟,煤炭码头的黑色污迹,停靠在码头附近的汽船和炮艇;京市线和沪宁线的铁轨穿过城市,并在南京北郊的下关车站交会。沿着地平线,还可以看到城墙外黄褐色的江水奔流不息,先是向北,然后蜿蜒流向东方。
1937年夏天,南京所有这些辉煌与暗淡都陷入昏昏睡意之中。南京空气潮湿,天气闷热,早就拥有“中国三大火炉之一”的称号。炎热混杂着从附近田野中飘来的粪便恶臭,驱使城内的有钱人在炎热的盛夏出城前往海滨胜地避暑。对留在城里的人来说,夏季是打盹的好时节,人们慵懒地摇着蒲扇或竹扇,并在门前挂起竹帘以遮挡阳光。到了晚上,街坊邻居们逃离火炉般的屋子,带着躺椅来到街上,彼此闲话家常,打发时间,最后露天入睡。
几乎无人料到,几个月之后战争会打到自家门口,兵燹肆虐,血流成河。』
三、书中介绍了几位南京惨遭屠戮期间的几位国际友人,永远值得国人铭记感恩:
『国际安全区的负责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约翰·拉贝、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负责人明妮·魏特琳、牧师约翰·马吉。』
四、书中还介绍了约翰·拉贝从南京回到德国后的遭遇,以及数年之后南京市方面得知他在德国生活的窘迫之后,南京市官方与民间一起与他“互动”,给他的捐款以表感谢。
我和许多人一样,对当年救下众多国人的约翰·拉贝的记忆都是他在南京的举动,而拉贝回到德国后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作者张纯如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上拉贝家的后人,向读者介绍了拉贝的其实也不难猜测,德国当时还是希特勒的德国,和日本都是轴心国,拉贝要在德国那边公然揭露日本的暴行,显然不符合当时德国的官方要求。拉贝回国后,信守对南京人的承诺,公布了日军暴行,随即便受到多方迫害,没有了收入,全家人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战后,南京方面得知拉贝遭遇后,多次给拉贝送去物资。
『1938年2月,一连串挥泪饯行会之后,拉贝带着一套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暴行的拷贝,启程返回德国。此后,拉贝便音信全无,几十年来,学者们对他的下落困惑不已。』『仁慈的纳粹分子与美国传教士一起,从日军的铁蹄下解救中国难民,这一具有反讽意味的现象强烈吸引着我,使我无法置之不理;其二,我确信拉贝回到德国后一定遇到了某些可怕的事情。毕竟,拉贝没有跟他在南京时的同事一起出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为恐怖的南京大屠杀作证。另外,对拉贝某位朋友的口述历史采访表明,拉贝回国后不知何故与希特勒政府发生了冲突。
但他的这位朋友没有提供具体的细节,当我偶然发现这份采访记录时,他已不在人世,无法向我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
『拉贝信守对中国人的承诺,向德国当局通报了日军在南京的恐怖暴行。 1938年4月15日,拉贝和妻子返回德国,并因自己的突出成就多次受到表彰。在柏林,德国国务秘书公开赞扬拉贝在中国的工作成就;拉贝还荣获红十字服务勋章。在斯图加特,拉贝获得进一步表彰,得到一枚德国银质服务勋章,中国政府还授予他一枚带有红白蓝三色绶带的钻石勋章。
5月,拉贝在柏林各地演讲并放映约翰·马吉拍摄的影片,向德国民众揭露了日军发动的南京大屠杀,他还在西门子公司、外交部、远东协会和陆军部的大批听众面前发表演讲,介绍南京大屠杀的情况。
拉贝没有获得当面向希特勒汇报的机会,于是他于6月8日给元首寄去一封信,内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拷贝和一份打印报告。』
『拉贝将这封信连同一份报告和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呈递给希特勒。几天后,拉贝就遭到逮捕并在柏林受到盖世太保的审讯。』
『战争结束之初,拉贝想必遭受了一连串愤怒的指控。先是苏联人将他逮捕,他们在刺眼的弧光灯下对他审讯了三天三夜。接着他又遭英国人逮捕,他们对他严加拷问了一整天,但后来给了他一张工作许可证。(然而,该许可证对拉贝来说几乎没什么用,因为西门子公司依旧没有为他提供固定职位。)』
『1948年,拉贝的困境传到中国。当南京市政府向市民宣布拉贝需要帮助时,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弗兰克·卡普拉的经典电影《风云人物》的结尾。几天之内,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就为拉贝募集了1亿元,相当于2000美元——这在1948年可不是小数目。
同年3月,南京市市长抵达瑞士,在那里购买了大量奶粉、香肠、茶叶、咖啡、牛肉、黄油和果酱,装了四大包寄给拉贝。从1948年6月,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南京,南京市民每月都会为拉贝寄去一包食物,以表达对拉贝领导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衷心感谢。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甚至表示,如果拉贝选择回中国的话,会为他提供免费住房和终身养老金。
对拉贝及其家人来说,这些包裹无异于雪中送炭。1948年6月,南京民众收到拉贝的数封衷心感谢信,从而了解到拉贝有多么需要他们的援助,这些信件至今保存在中国的档案馆中。
拉贝收到这些包裹之前,他们全家只能采集野草做成汤给孩子们吃,大人则仅靠一点儿干面包维生。但当拉贝给南京回信时,柏林市场上甚至连面包也没有了,在此背景下,这些包裹对拉贝一家就越发珍贵。拉贝全家都非常感激南京市民提供的帮助,拉贝本人写道:这使他重建生活的信念。』
五、巴丹死亡行军
我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听说“巴丹死亡行军”这个事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也许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国内没有过多宣传,就像西方没有过多宣传日本在南京的暴行一样。
原来当年日本军队非人性的暴行造成大规模伤亡的事件不止南京一起,当然,巴丹死亡行军事件伤亡的大多数都是军人,而且,人数也远没有南京多。
六、还是想介绍一下本书作者张纯如女士。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新渡口街道。
她是第二代美籍华裔,她在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当年为编写《南京大屠杀》她到南京收集史料恰逢酷暑,在“火炉”城市南京她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书籍出版后,她多次遭到日本方面的“施压”和“指责”,她也丝毫不怯,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张纯如后来与这个日本大使一同接受“吉姆·里勒尔新闻节目”电视访谈时,日本大使居然含糊地宣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正是日本使用的含混字眼使中国人感到愤怒。
后来,张纯如又涉足研究巴丹死亡行军,即日军拘禁并残忍虐待战俘事件。
因为长期面对日本军队各种的残忍暴行的残酷史实进行研究,外加日本社会右翼势力对她的报复和骚扰,她不幸患上了抑郁症,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七、我最近才得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给张纯如立了塑像,让世人记住她,令人感动。最近南京旅游很是火爆,有些游客经常说错纪念馆的名称,我不厌其烦地给一些网友更正,这里也再写一次:
南京江东门的纪念馆,名字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别省略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纪念的是那场国难中的同胞。
2024-11-21 08:35:45
最近,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副总统万斯前些年的自传书籍《乡下人的悲歌》再次火爆网络。
其实,这本书早在2017年就火遍全网了,就是特朗普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当时书评家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解释了为啥特朗普会赢得选举(Why Trump Won)。
我对美国政治和肤色种族渊源不是很了解,所以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也还不认识作者万斯,以至于看到这个《乡下人的悲歌》的书名,还以为是咱国内一些偏向文艺的人士写的散文集呢,很明显,这是一个很文艺的译名,翻译的挺有水平的,我在某论坛上看到有网友说其实也可以翻译为《土炮哀嚎》更为贴切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
这书的英文名为《Hillbilly Elegy》,怎么翻译,就见仁见智了。
书籍作者万斯相对于美国其他政治家们,1984年出生的他显得很年轻。他是一个白人,按理说,他在美国的肤色鄙视链的前端,不过他在书中似乎一直在“自黑”他那个群体 -- 即生活在破败的老工业基地(“铁锈地带”)的工人阶级白人,没有大学文凭,他们跟不上时代的变迁,生活中充斥着贫穷、暴力和毒品,被一些美国人称为“乡下人(billbilliy)”,或者“白色垃圾(white trash)”,有些人就靠着美国的社会救济福利勉强活着。
当作者介绍他生活的米德尔顿市阿科姆钢铁公司给他外祖父母带去的一切(阿科姆一度是他们经济上的救世主,把他们从肯塔基州的山区土居道美国的中产阶层,但是随着工业的衰落,他们又过上低学历低收入的生活。)的时候,我一度想起我们中国此前的那种包揽职工一切生老病死的大型国企,看来太阳下没有新鲜事。
还有一点也印证了中美相似之处的,就是作者万斯的“跳出寒门”的路径:
他高中毕业后没有直接进入大学,而是先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在伊拉克服役,退役后就在申请到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发奋读书(作者说他每天打三四份工,一天只睡四个小时),终于成功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一样,进入耶鲁这样的顶级名校,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进而进军政坛。
根据书中作者提到最多的人就是他的外婆,那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万斯的母亲是一个被毒品毒害的人,高中时代就做了母亲,随后和多个男人经历多次失败的婚姻,给小万斯带来了严重的童年创伤。还好他外婆,一个文化不高,但是做事雷厉风行的老太太,把万斯从原生家庭接出来,给他读书的环境,并告诉万斯“不要像那些没有出息的人一样,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们作对,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对他影响最大的经历是海军陆战队的军旅生涯,在军队艰苦的服役训练里,万斯的性格得到了很好地教育,他的价值观得到了更好地纠正。他再也不会像家乡的孩子那样,顽固不堪、思想封闭、无所事事。他逐渐明白,人生不仅仅需要机遇、人脉,更需要全力以赴和持之以恒的内在品格。
总而言之,抛开目前中美对抗的背景,就这本书来说,一个原生家庭支离破碎的美国乡村小伙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后来又取得耶鲁法学博士学位,成了大律师,在硅谷拥有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过上了无数人向往的精英阶层生活,后来还被美国民众选上了美国副总统,说不定后来还可能当上总统,确实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励志自传。
2024-11-12 10:34:04
最近手里有个正在开发的软件项目需要把此前用的微软的 SQL Server 数据库修改为 PostgreSQL ,同时,要把里面的数据一并迁移过去。
如果不考虑开发和当前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工作兼容性,应该有不少迁移方法,我在网上也有搜索到,比如通过 sql 文件。
如果表(数据)不是很多的话,还可以考虑采用通过从 SQL Server 中将数据导出为 csv、txt 文件,再导入到 PostgreSQL 中的方法。
不过,我这个项目有100多个表了,而且有些表中的数据量还蛮多,数万条记录,通过文中导入导入导出的方法不太可行了。
于是我搜到了网上一个叫 DBConvert Studio 的软件,它号称可以对各种主流数据库进行互相转换。但是它是一款付费软件,我折腾许久也没有找到一个破解好的免费版本,可能是一个小众工具,没有人去做破解工作。
我想,一时没有合适的工具就自己写一个吧,反正“看上去似乎也不是复杂”,就是从旧数据库依次读取数据,然后插入到新的数据库中。写了一会发现,这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拼接 SQL 语句就折腾了我一个晚上,还有数据类型转换,更是头大。
因为我使用的是 .NET Core 框架,还涉及到两步数据类型转换,即:
SQL Server 数据类型 → .NET Core 框架格式 → PostgreSQL 的数据类型。
比如 C# 中的 GUID 格式,在 SQL Server 中是的 uiniquideter,在 PostgreSQL 中是 uuid,我用程序要中转的时候,要当成文本格式处理。
还有程序设计中常用的 boolen 格式,在 SQL Server 和 PostgreSQL 中都是以bit形式(0和1)存储的,但是在编写转换工具的时候,要转成 int32 格式传输。
至于日期格式,C# 中是 DateTime,在 SQL Server 中是 datetime2 ,在 PostgreSQL 中是带时区信息的 timestamptz 以不带时区信息的 timestamp 两种格式。
我感觉像是掉进了一个漩涡,没有多少时间去雕琢这个数据库转换工具软件,如果花时间去逐个类型编写处理逻辑,最后应该是可以写出一个软件的,但是我的需求只是想迁移一个数据库而已。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想到一些通用的数据库图形化管理工具,既然他们是“通用”的,那么它们估计也能进行数据迁移?
我点开了常用的 Navicat,果然,在菜单栏的“工具”下有个“数据传输”的选项,点开后,似乎就是我想要的功能,甚至可以说,涵盖了此前的 DBConvert Studio 的功能。
左侧是源数据库信息,右侧是目标数据库信息。
选择配置好的连接信息和数据库后,点击下一步,选择要迁移的表,一般是全选,在这里应该也可以勾选指定几个表进行迁移。
在这个页面有个选项按钮,点击后可以设置在迁移前是不是要删除目标数据库中已有的同名表和同时迁移外键等配置项。
外键这个配置我建议不要勾选,不然有些约束会导致数据无法导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事后手动添加。
确认选项无误后,点击确定和下一步就可以点击开始进行数据迁移传输了。
数据迁移完成后,还要进行数据类型检查手动调整的工作。
我程序是 .NET Core 框架开发的,ORM 工具是 Npgsql.EntityFrameworkCore.PostgreSQL ,在 Npgsql 官网上有 .Net Core 数据类型和 PostgreSQL 数据类型的映射关系表:
Supported Types and their Mappings | Npgsql Documentation
通过这个表和迁移完成的数据库比对发现Navicat在转换的时候还是有些类型差异的,需要手动调整过来,比如 uuid 被转换 varchar。
需要注意的是 bool 类型因为在 SQL Server 中是bit格式存储的,迁移过来的后被转成短整型 Int16 的,Npgsql 无法将其转成 bool,需要修改成 bool,但是 PosgreSQL 数据库不允许一步将 Int16 修改为 bool,原因我没去深究,不过有个方法是先将 Int16 转成 Int32,保存后,再将 Int32 设置成bool类就可以了。
然后修改代码中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以及ORM工具,即将 Microsoft.EntityFrameworkCore.SqlServer 修改为 Npgsql.EntityFrameworkCore.PostgreSQL 。
至此,全面完成了数据库转换迁移。
早些时候的自己编写转换工具的工作并不是没有价值的,那个过程让我熟悉了两种数据库和 .Net Core 的类型对应关系,为在后面调试程序,修改新数据库 PostgreSQL 字段类型奠定了基础。
2024-09-09 09:46:30
今年早些时候,我收到微信读书app的推送,我此前关注的《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上架了,最近一口气把读完了。
作者陈行甲,身上的标签列出来就很吸引人,穷苦出身、清华学历、县委书记、辞官、公益等。
在他履职巴东县委书记后,可以说是一个“网红官员”,2021年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被表彰后,就在人们以为他日后“官运亨通”的时候,又急流勇退,断然辞去公职,去专心做公益慈善了。
这本书他自称为“人生笔记”写的自然就是他人生的经历。阅读之前,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担任巴东县委书记的经历,读完之后感觉书中他回忆幼年和他母亲在湖北山村的生活和大学刚毕业在基层工作的章节相对好看,至于县委书记的从政经历,可能会涉及官场敏感话题,写的不算深,只重点记叙了他和当地黑恶势力搏斗,并最后除掉黑恶势力的过程。
第一章《我和我的母亲》,作者写他母亲在山区农村把他抚养长大的过程。作者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都知道这样的妇女撑起家庭多困难。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其实,他和他母亲的感情贯彻全书全部章节),作者母亲对他的爱和善良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他,这也许也是他做完中国最为贫困落后的县之一的巴东县县委书记后辞职做公益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章《关于我们的事情,他们统统都猜错》,写的是作者和他爱人相识到成家相互扶持成就的经历。从校园恋情开始,到分配后异地工作,再到组建家庭,爱人都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和理想。尤其是在作者担任县委书记扫黑除恶期间被黑恶势力整出抑郁症期间,全力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过程令人感动。此外,他们的儿子还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作为这样的家庭的女主人真可谓是贤妻良母。
第三章《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是作者在矿山和乡镇的工作经历,他在矿山岗位上认真工作,并因为帮县里翻译英文材料得到上级的认可,从企业调任政府,是他人生关键的一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个准备,就是努力做好当下的工作并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吧。在他记叙的做乡镇干部的经历中让我读着最难受的是处理一个计划生育相关的事务,那个妇女从某种角度来说不算违背计生政策,但是又确实是超生了,只能……哎!关于乡村中粗暴执行计生政策的“惨剧”我不想复述。我妈妈年轻时候也是被那样对待过,我妈妈偶尔也会跟我提起,我想到哪些,忍不住眼泪就下来。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政策就是那么不近人情,别说那些乡村妇女,就是官员也是无能为力。
第四章《人生的巴颜喀拉山》,是作者考研进清华读书的经历。这段文字没有那么沉重,但是凸显一个字“卷”,想考进国内top1学府,并且取得好成绩,不卷肯定不行。
第五章《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是作者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经历。人生很多巧合的事情,作者爱人当年申请了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如今他到了同在芝加哥地区的大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他爱人“错过的学习生活,他替她过一遍”。美国的求学生活依然是“卷”,作者研究的美国农业生产知识颇有意思,书中也作了简单介绍。
第六章《在峡江的转弯处》,是阅读之前最吸引我的章节,但是看了之后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写的不算深。不过也可以让读者“窥见”一些县领导的生活工作内容,比如官员角度是如何看待等在政府大楼前面的上访群众的。
他任职的巴东县,经济落后,黑恶势力盘根错节,此前几年连续发生轰动全国的恶性群体事件,最为出名的是当年的“邓玉娇案”,作者就是这个案件刚发生不久履职改县的一把手的。
其中重点写的“中标大王”等黑恶势力的违法行为和小说影视剧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艺术的的确确来源于生活。
第七章《你好,我的下半场》,是作者写他辞去公职投身公益的一些事务。他创建的公益组织的理想是面对一些困难群体时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授人以“渔”。面对一些重大公共事务,在“国家队”进场之前,他的民间组织更具有灵活性,能很好的补位,在“国家队”成建制地进场后,及时让出主道,比如在不久之前的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他们就是这样落实的。
这个章节中还重点讲了中兴通讯的创始人侯为贵先生的公益行为,此前我是真不知道,读到这些内容,不由的向他致敬。
总而言之的人生之路之所以能如此优秀,确实是有不少过人之处,单就叙事文笔这块就非常好,此外,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规划和各个阶段的执行力。
--
本文首发于飞刀博客头条号:
2024-07-16 14:06:45
上周末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路走的有点多,周一早上就感觉脚底有点疼,之前我有过痛风的经历,一度以为自己痛风发作了。
但是仔细体验后,发现疼痛部位不是关节处,而是脚底的足弓接近脚跟的地方,这些日子我没有吃高嘌呤食物和啤酒,因此排除了痛风的可能性。
查阅资料后基本判定是足底筋膜炎犯了,经过两天的“保守治疗”,今天基本上好了,我把过程中查阅的资料整理了一下。
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症状是不动的时候还好,起身走路的前面几步,脚底足弓前后有一种韧带要被撕裂和针扎的疼痛感。
多走几步痛感会有舒缓,但是经过长时间站立、行走后,疼痛感觉又会再次加剧。
用手按压疼痛处,也能明显感觉皮肤下的筋膜的拉扯疼痛以及针刺痛感。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与脚趾底部的纤维组织,每走一步,便会拉紧一次,以维持足弓,吸收地面的反弹用力,可说是人体的避震装置。
行走奔跑次数多了,会出现创伤引发筋膜微撕裂发炎。
还有,随着年龄增长,本身筋膜组织老化,足底筋膜承受能力下降,渐渐受不住过度拉紧而劳损导致发炎。
此外,也有一些人体重较大,或有先天性扁平足、高足弓、或长短脚,又或长期穿上高跟鞋时,也会因改变了正常的足底受力情况,致使足底筋膜受伤而出现炎症。
据医学统计,超过8成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可利用改变生活习惯和保守治疗以改善病况,例如减重、减少拎重物、在鞋内加上合适的鞋垫、穿上合适的鞋履以及下肢多休息等,均能减少足部压力,从而使得炎症缓解,进而恢复健康。
我在网上“脚底踩网球滚动”、“脚趾模拟抓毛巾”的锻炼的方法,但是如果处在炎症严重时,还是不建议这样锻炼,这时候需要的是休息,让炎症消退,可以在未发炎,不疼的时候进行该类锻炼,放松足底筋膜。
症状严重的,需要在医院进行冲击波治疗,或是在患处打针例如注射类固醇或高浓度血小板,以舒缓疼痛。但要小心类固醇不可在一年内注射同一部位超过三次,以免足跟脂肪垫萎缩,令足底筋膜更易断裂。
如果是更为严重的,需要再医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了,这真要专业医生来处理了。
常言道“治病于未病”。
炎症消退后,如果不注意生活、运动等习惯的改变,很有可能会再次复发。
我看了一些资料,总结出来以下三点。
1. 改变日常不良站姿和走路奔跑时候脚部发力姿势,避免让足底筋膜被不正确的高频受力拉扯。
2. 锻炼腿部脚部肌肉,有专家指出足底筋膜被拉扯发炎,不单单是足底一根筋的问题,足底的筋其实和小腿甚至到臀部腰部都是有牵连的,平时要注意小腿肌肉筋膜的锻炼。
3. 坐姿也重要,现代很多白领长时间坐着伏案工作,腰椎部位出问题也会影响下半身的肌肉筋膜和神经,平时也要注意端正坐姿,并避免久坐,按时起身走动放松。
上面提到的一些身体姿势类的,语言描述肯定不如视频来的清晰直观,我收集了一些专业的视频,可供参考。
视频可以到我的账号下面查看,链接如下:
2024-06-15 23:06:44
人们回首过去,总是会发觉时间过得太快,还记得高中时候老师经常说高中是“三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回头一看,别说三年,就是十年、二十年也如同白驹过隙。
今天是2024德国欧洲杯开幕的日子,说实话,这些年看球越来越少了,最近断断续续看到新闻说今年的欧洲杯快了,直到今天晚上在手机央视频APP上看到《足球盛宴》的节目方才知道今天就开幕了。
因为欧洲和中国的时差,欧洲的“黄金时间”大多是我们北京时间的凌晨,不过我们国家球迷习惯性把凌晨的比赛日期挪到前一天来说,比如习惯性说欧洲杯开幕时间是今天,而实际上是明天。
记忆回到20年前,2004年的那个夏天,我刚刚高考完,即将迎来3个月的超长假期,那年也是和今年一样,高考结束几天后,在葡萄牙举办的欧洲杯就开幕了。
鉴于自己感觉考的还不错,短期内又没有学业压力,在家庭方面,我爸妈基本上没有干涉过我的学习和生活,更何况是高考之后。于是乎,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是白天睡觉,夜里起床看球,连着一个月过着“欧洲时间”,除去深夜里打瞌睡的时间,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场不差”地看了完整的一届杯赛。
那时候家里还没有宽带,刚高中毕业的我也没有手机,电视机是唯一的信息渠道,每天晚上8点张斌主持的《豪门盛宴》会有很多的赛场之外的信息,我一般也会按时收看,后来我很多的足球“知识“都是来源于这个节目。
20年过去了,至今能脱口而出的经典比赛有捷克2-1逆转德国,捷克3-2逆转荷兰,那些年的有着内德维德、切赫、扬·科勒的捷克真是强,后来队内最佳射手巴罗什去了英超利物浦,不过没有踢出来。
处在低谷期的“战车”德国队也是小组未能出线。德国和捷克和荷兰分在一组,那段时间的德国面对群星璀璨的捷克荷兰毫无胜算,自然小组赛被淘汰。
我最喜欢的意大利队也被瑞典和丹麦闷死在小组中没能出线。
因为英超联赛熟人比较多,还有小贝和欧文的关系,我也关注英格兰,可惜英格兰一直是“名气大于实力”。
小组赛里,英格兰被齐达内在加时赛阶段连进两球,1-2不敌法国。
然后小组出线后被葡萄牙在1/4决赛中点球淘汰,至今对葡萄牙守门员里卡多最后不戴手套扑球和亲自点杀英格兰的场景记忆犹新。
当然,要说印象深刻,还是最终夺冠的“希腊神话”。
揭幕战中,名不见经传的希腊2-1击败了主场作战拥有菲戈、德科、鲁伊·科斯塔 和刚出道还叫“小小罗”的C罗的葡萄牙黄金一代。
到最终的决赛,两队再次相遇,葡萄牙对希腊的密集防守还是没有办法,结果就是希腊1-0夺得冠军。
希腊全队没有巨星,知名度最高的是他们的主教练雷哈格尔(至今记得这个名字),之前他带领凯泽斯劳滕上演作为德甲联赛升班马夺冠的“凯泽神话”,那一次的欧洲杯,他又谱写了国家队版的“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