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Dvel

Rime 配置:雾凇拼音 | 长期维护的简体词库的作者。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Dvel的 RSS 预览

Rime 全拼双拼混输

2023-11-20 00:00:41

有朋友提了个 issue 后发现的,Rime 实现全拼双拼混输很简单,只要在拼写运算 speller/algebra 下把 xform 替换为 derive 就可以了。

非常适合初学双拼时使用。


原理

例如小鹤双拼的 z 键:

- xform/(.)ou$/$1Ⓩ/
- xlit/Ⓩ/z/

ou 最终转为了韵母的 z,输入 zz 就可以得到「走 zou」了,xform(变形)不保留原型,(.)ou 就没了,改为保留原型的 abbrev(派生)就可以同时支持全拼和双拼了。(官方文档 - 拼写运算的运算子

解决副作用

显示效果

为了全拼双拼混输的显示效果,也要清空 translator/preedit_format 中对双拼转全拼的转换。

ong 音的冲突

如果词库中有 唵嘛呢叭咪吽 ong ma ni bei mei hong,其中的这个 ong 与小鹤的默认规则冲突,修改一下就好了:

-   - derive/i?ong$/Ⓢ/
+   - derive/(.)i?ong$/$1Ⓢ/

全拼与双拼的冲突

例如全拼的 jing(静)与小鹤双拼的 ji’ng(技能),Rime 默认 jing 永远排在 ji’ng 前面,这不太符合双拼为主的情况。

正好可以用长词优先 long_word_filter.lua 将「技能」提到「静」的前面。

示例

雾凇拼音 - 小鹤双拼的补丁示例:

# double_pinyin_flypy.custom.yaml
patch:
  # 在 engine/filters 插入长词优先的 Lua
  engine/filters:
    - lua_filter@corrector
    - reverse_lookup_filter@radical_reverse_lookup
    - lua_filter@search@radical_pinyin
    - lua_filter@autocap_filter
    - lua_filter@pin_cand_filter
    - lua_filter@long_word_filter  # 增加长词优先
    - simplifier@emoji
    - simplifier@traditionalize
    - lua_filter@reduce_english_filter
    - uniquifier

  # 长词优先设置为提升 10 个词到第 1 个位置
  long_word_filter:
    count: 10
    idx: 1

  # 双拼不转换为全拼编码
  translator/preedit_format: []

  # xform 变形改为 derive 派生
  speller/algebra:
    - derive/^([jqxy])u$/$1v/
    - derive/^([aoe])([ioun])$/$1$1$2/
    - derive/^([aoe])(ng)?$/$1$1$2/
    - derive/iu$/Ⓠ/
    - derive/(.)ei$/$1Ⓦ/
    - derive/uan$/Ⓡ/
    - derive/[uv]e$/Ⓣ/
    - derive/un$/Ⓨ/
    - derive/^sh/Ⓤ/
    - derive/^ch/Ⓘ/
    - derive/^zh/Ⓥ/
    - derive/uo$/Ⓞ/
    - derive/ie$/Ⓟ/
    - derive/(.)i?ong$/$1Ⓢ/
    - derive/ing$|uai$/Ⓚ/
    - derive/(.)ai$/$1Ⓓ/
    - derive/(.)en$/$1Ⓕ/
    - derive/(.)eng$/$1Ⓖ/
    - derive/[iu]ang$/Ⓛ/
    - derive/(.)ang$/$1Ⓗ/
    - derive/ian$/Ⓜ/
    - derive/(.)an$/$1Ⓙ/
    - derive/(.)ou$/$1Ⓩ/
    - derive/[iu]a$/Ⓧ/
    - derive/iao$/Ⓝ/
    - derive/(.)ao$/$1Ⓒ/
    - derive/ui$/Ⓥ/
    - derive/in$/Ⓑ/
    - xlit/ⓆⓌⓇⓉⓎⓊⒾⓄⓅⓈⒹⒻⒼⒽⒿⓀⓁⓏⓍⒸⓋⒷⓃⓂ/qwrtyuiopsdfghjklzxcvbnm/

效果展示:

2023-11-20-002011

CHD 油猴脚本:每日签到自动答题

2023-03-16 00:03:36

用 ChatGPT 写一些小脚本真是太方便了。

GPT-4 发布后试了试,还是蛮不错的,代码是 ChatGPT 生成的。

几个来回就可以编写一个能正常使用的油猴脚本:

(略,HTML 代码)
在 https://chdbits.co/bakatest.php 有如上内容。
我要为这个网页编写一个油猴脚本。
通过自动获取 ChatGPT 的 API 来解析此问题的答案,供用户参考。

将内容输出到 `#outer > h1` 的下面,同时输出你提取到的问题内容和答案,以便我看看你是否提取正确。

获取错啦。
问题的获取路径是 `#outer > form > table > tbody > tr:nth-child(1) > td`
选项的获取路径是 `#outer > form > table > tbody > tr:nth-child(2) > td`

使用这个 API:
```
curl https://api.openai.com/v1/chat/completions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API_KEY' \
  -d '{
  "model": "gpt-3.5-turbo",
  "messages": [{"role": "user", "content": "Say this is a test!"}],
  "temperature": 0.7
}'
```
响应格式为:
```
{
   "id":"chatcmpl-abc123",
   "object":"chat.completion",
   "created":1677858242,
   "model":"gpt-3.5-turbo-0301",
   "usage":{
      "prompt_tokens":13,
      "completion_tokens":7,
      "total_tokens":20
   },
   "choices":[
      {
         "message":{
            "role":"assistant",
            "content":"\n\nThis is a test!"
         },
         "finish_reason":"stop",
         "index":0
      }
   ]
}
```

它没有最近的互联网数据,所以还是需要把 API 的使用方式发给它。

然后它就帮我写好了,我不用复习 JavaScript,不用看油猴脚本的教程和文档,也不用查 @grant 等等标记是干嘛的。

可以再继续要求它改进一些,比如换个输出位置,优化 prompt,自动选中正确回答,支持单选题和多选题等等。

效果展示:

CHD 自动答题

安装: https://greasyfork.org/zh-CN/scripts/461944-chd-quiz-answer

Rime 配置:雾凇拼音

2023-01-20 00:33:36

雾凇拼音 demo

雾凇拼音,功能齐全,词库体验良好,长期更新修订,仓库:iDvel/rime-ice

基本套路

方案设计

.
├── default.yaml   # 一些全局设置

├── rime_ice.schema.yaml  # 全拼方案
├── double_pinyin*.yaml   # 双拼方案
├── rime_ice.dict.yaml    # 挂载词库
├── cn_dicts/             # 词库目录

├── melt_eng.schema.yaml  # 英文方案,作为次翻译器挂载到拼音方案
├── melt_eng.dict.yaml    # 挂载词库
├── en_dicts/             # 词库目录

├── radical_pinyin.schema.yaml  # 部件拆字方案,作为反查挂载到拼音方案
├── radical_pinyin.dict.yaml    # 部件拆字词库

├── custom_phrase.txt    # 自定义短语
├── symbols_v.yaml       # 全拼 v 模式
├── symbols_caps_v.yaml  # 双拼 V 模式
├── opencc/              # 词语映射,Emoji
├── rime.lua             # 引入 Lua 脚本
├── lua/                 # 各个 Lua 脚本

├── squirrel.yaml  # 鼠须管的前端配置文件
└── weasel.yaml    # 小狼毫的前端配置文件

支持了全拼和部分双拼。

对于英文输入做了一些 hack,详见优化英文输入体验

启用了自定义短语,全拼为 custom_phrase.txt,双拼为 custom_phrase_double.txt 需要手动创建。

将 Rime 默认的「/」模式改为了「v」模式,全拼为小写 v 开头,双拼为大写 V 开头,分别在 symbols_v.yamlsymbols_caps_v.yaml 中定义。

支持了 Emoji 和部分词语映射,在 opencc/ 文件夹中定义。

Lua 设置:

可在 rime.lua 查看所有的 Lua 脚本,提取了一些可配置的选项出来,触发关键字及前缀都可以直接在方案里修改,不用修改 .lua 文件。

以词定字:的快捷键写在了 default.yaml,因为可能和方括号翻页冲突,其余的 Lua 都在方案文件中设定,参考注释即可。

长词优先:默认是提升 2 个词提到第 4 个位置。

以词定字:默认快捷键为左右中括号 [ ],分别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

日期时间:全拼的触发编码为 rq sj xq dt ts,双拼为 date time week datetime timestamp

农历:全拼 nl,双拼 lunar

rime.lua 中还有一些默认未启用的脚本,可参考注释自行配置。

一些前缀功能的默认设置:

  • symbols:全拼 v 开头、双拼大写 V 开头

  • 部件拆字的反查:uU 开头,反查时前缀会消失影响打英文所以设定为两个字母,或可改成一个非字母符号。

  • 部件拆字的辅码:` 触发。

  • Unicode:大写 U 开头,如 U62fc 得到「拼」。

  • 数字、金额大写:大写 R 开头,如 R1234 得到「一千二百三十四、壹仟贰佰叁拾肆元整」。

  • 农历指定日期:大写 N 开头,如 N20240210 得到「二〇二四年正月初一」。

置顶候选项:

自定义短语 custom_phrase 实现置顶是以一个新的高权重的 table_translator 诞生一个新的词汇。 如果在 custom_phrase 里写了 的 de,输入 de 时「的」排在了候选项最前面,接着经过去重,拼音翻译器自己的「的」没了,只保留了 custom_phrase 的「的」。 由于两个翻译器之间无法造词,所以「的」这个字失去了造词效果,因此之前建议只写非完整拼音的编码,如 的 d

现在由 pin_cand_filter.lua 实现置顶,这个 Lua 仅仅是调整候选项的顺序(没有创造词汇编码的功能),被置顶的「的」仍然是拼音翻译器自己的「的」,可以造词,也就可以置顶完整的拼音。

此功能通过对比去掉空格后的 cand.preedit 来实现,编码一致时,按顺序置顶配置中的词汇;

并与 env.engine.context:get_preedit().text 的字母部分做对比来实现在句子中时仍然置顶。

2024-02-05-002442

上手修改

简单来说,default.yaml 是入口文件,决定了一份配置使用哪些方案,可以只保留自己需要的方案。

里面还有一些特殊设定,候选词个数、方案选单、中西文切换等等,另外将一些所有方案较为通用的配置项也写在 default 里了,再在方案中引用。


方案文件 rime_ice.schema.yaml(全拼)或 double_pinyin*.yaml(双拼)是最主要的配置文件,所有功能的引用和实现都在方案文件中。

自定义短语、opencc、symbols 等等是引用的哪个文件、启用了什么 Lua 等等,都是在方案文件中体现的。


melt_engradical_pinyin 没有作为单独的输入方案,而是作为辅助功能挂载到拼音方案中,以支持在拼音方案下输入英文和拼字。


因为中英文的词库文件较多,rime_ice.dict.yamlmelt_eng.dict.yaml 也是作为入口文件,将具体词库放到了文件夹中,让配置目录清爽一些。


配置中基本都写了注释,如果只做小修改,通读一遍即可。

长期维护词库

因为没有找到一份比较好的词库,干脆自己维护一个。综合了几个不错的词库,精心调教了很多。

主要维护的词库:

  • 8105 字表。
  • base 基础词库。
  • ext 扩展词库,小词库。
  • tencent 扩展词库,大词库。
  • Emoji

维护内容主要是异形词、错别字的校对,错误注音的修正,缺失的常用词汇的增添,词频的调整。

欢迎在词库方面提 issue,我会及时更新修正。

词库的设计

Rime 自带的「朙月拼音·简化字」方案其实是繁体词库加上一个自动繁转简的设定,出词仍旧是经过 OpenCC 转换,用户词典中保存的输入历史还是繁体的。

简体用户推荐使用简体词库,引入一些第三方词库也比较方便,还可以避免 OpenCC 的少数转换错误,修订异形词时也只需要按照大陆简体标准修订。

多音字

已经为 ext 词库完成注音。

tencent 词库包含的多音字过于庞大,对于没有编码的词库文件,Rime 会根据方案的字表进行自动注音。

当含有多音字的词组缺少编码字段时,自动注音程序会利用权重百分比高于 5% 的读音进行组合、生成全部可能的注音。—— Rime 输入方案设计书

如果不做处理,多音字可以被多种注音打出来,有一些会造成困扰,比如「没发展」可以被 mo fa zhan(魔法战)打出来。

目前的解决方案:

保证 tencent 词库只被一种音注音,手动注音其他音。

例如「的 de di」,手动注音包含 di 音的所有词汇,然后确保字表权重 de * 0.05 > di

对于「长 chang zhang」这样不易区分的,全部注音并用勤劳的双手完成校对。

两字词

两字词统一放到 base.dict.yaml 中,便于平时修订和调频。

因为两字词的排序基本决定了词库舒适度,重码较多,所以都加上注音和权重,并大量增删和调频。

扩展词库的两字词都没有自动加入,平时扩充时都是肉眼检查后再添加。

扩展词库

主词库缺少了很多常用词和流行小短句,挂载扩展词库后体验会好很多。

ext.dict.yaml 一些平时随手的扩充。

tencent.dict.yaml 只取了腾讯词向量的一百万个词条,算是比较平衡的选择,

扩展的词库默认权重为 100,因为不写权重时,Rime 默认给到的权重比 1 还小,输入长句时,初始的候选项有很大可能会被意料之外的两字词及单字挤占。比如想输入「抽根烟 / 再看看」,当「抽根烟」这个词没有权重时,默认候选项是「抽根 / 淹在 / 看看」。

新手指引

一些桌面发行版:

一些参考、文档、教程:

配置中并没有列出所有属性的可选项,有特殊需求可以看看文档。

建议将 官方 wiki方案制作详解 下载下来放在一起,需要查找一些配置项的时候,全局搜索一下即可。

还有很多,已经很全面了,下面的只是结合本配置随便写一点。

字体

如果用大字表,推荐安装花园明朝字体,或者两分官网推荐的天珩字库

然后推荐霞鹜文楷,它能识别简体的「𰻝𰻝面 biang biang mian」中的「𰻝」😄,而且拿它做 Rime 的字体也不错。

目录

  • 配置目录 / 用户文件夹:

    • 鼠须管: ~/Library/Rime

    • 小狼毫: %APPDATA%\Rime

  • 共享目录 / 程序文件夹:

    • 鼠须管: /Library/Input Methods/Squirrel.app/Contents/SharedSupport
    • 小狼毫: <安装目录>\data

自己的配置放到配置目录里就可以。共享目录提供了一些自带的方案及各项默认配置,可以直接引用;无特殊需求,不要修改共享目录的文件。

比如 opencc 简繁转换的配置可以直接书写 s2t.json,因为共享目录里已经有相关文件了。

Tab 与空格

注意编辑器的缩进配置。

Rime 的 YAML 配置文件需要严格的缩进,使用两个空格缩进,不要用 Tab。

词库文件的词条是用 Tab 分割的:

拼音	pin yin 1234
拼音<Tab>pin<Space>yin<Tab>1234

其他杂项小说明

完成部署后,首先在 default.yaml 中查看呼出方案选单的快捷键。

build/ 目录是部署后自动生成的,不要修改,出错时可以看看里面生成的是否正确。

首次部署较慢,主要是拼音方案词库很大,如果下次部署前没有修改词库,就会很快完成部署。

translator/enable_user_dict 是默认开启的,即记录用户输入内容。

用户词典类型 translator/db_class 的值默认为 userdb,即二进制文件,输入过的内容会记录在 *.userdb/ 文件夹中,只有在同步后才能在同步目录看到人类可读的用户词典;另一个值是 tabledb,会直接在配置目录生成一个人类可读的 txt 文件。如有多平台同步需求,使用默认值 userdb

配置的引用

Rime 的配置可以很灵活复杂,比如设置一个快捷键:

  • 可以在方案文件 xxx.schema.yaml 中设定;
  • 也可以在方案的补丁文件 xxx.custom.yaml 中设定;
  • 也可以写在 default.yamldefaut.custom.yaml 中,再在方案中引用;
  • 也可以额外创建一个 YAML 文件,再在方案中中引用。

比如我想让所有方案共用同一套快捷键,不用写很多份。写在 default 中就比较合适,然后再在多个方案中进行引用:

# 1. 在 default.yaml 或 default.custom.yaml 中配置
key_binder:
  bindings:
    # ... 相关快捷键配置

##############################

# 2. 在多个方案 xxx.schema.yaml 或 xxx.custom.yaml 中引用
key_binder:
  import_preset: default # 从 default 继承快捷键的相关配置

import_preset 是导入成套的配置。

__include 是在当前位置包含另一 YAML 节点的内容。

具体用法参考官方 wiki。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示例:

# 方案文件 xxx.schema.yaml
punctuator:
  # 可以用以下任何方式搞定:

  # __include: punctuation:/  # 从共享目录引入预设的 punctuation.yaml

  # import_preset: symbols    # 从共享目录引入预设的 symbols.yaml

  full_shape:
    __include: default:/punctuator/full_shape  # 从 default.yaml 导入配置
  half_shape:
    __include: default:/punctuator/half_shape  # 从 default.yaml 导入配置
  symbols:
    __include: symbols_v:/symbols              # 从 symbols_v.yaml 导入配置
  
  # 也可以直接在这里配置:
  # full_shape:
    # ...
  # half_shape:
    # ...
  # symbols:
    # ...

以 patch 的方式打补丁

文件名为 xxx.custom.yaml,内容以 patch: 开头的,是补丁文件,注意缩进,可以对原配置进行覆盖和追加。

  • 方案 xxx.schema.yaml 的补丁文件是 xxx.custom.yaml
  • default.yaml squirrel.yaml 就是把结尾的 .yaml 改成 .custom.yaml

具体语法参考官方 wiki:定製指南

patch:
  "一级设定项/二级设定项/三级设定项": 新的设定值
  "另一个设定项": 新的设定值
  "再一个设定项": 新的设定值
  "含列表的设定项/@n": 列表第n个元素新的设定值,从0开始计数
  "含列表的设定项/@last": 列表最后一个元素新的设定值
  "含列表的设定项/@before 0": 在列表第一个元素之前插入新的设定值(不建议在补靪中使用)
  "含列表的设定项/@after last": 在列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新的设定值(不建议在补靪中使用)
  "含列表的设定项/@next": 在列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新的设定值(不建议在补靪中使用)
  "含列表的设定项/+": 与列表合并的设定值(必须为列表)
  "含字典的设定项/+": 与字典合并的设定值(必须为字典,注意YAML字典的无序性)

patch 时支持用 / 来分隔节点,打补丁时可以这样写(比如有如下文件 rime_ice.custom.yaml):

patch:
  a/b: new_value
  c/d/e: new_value

但是非补丁的文件只能展开来写(比如 rime_ice.schema.yaml):

a:
  b: value
c:
  d:
    e: value

几个打补丁的示例

# 以 patch: 开头,后面的内容都需要缩进
patch:

  ##### 修改单项
  # 正确 ✅ 这种方式只覆盖 Shift_L,不影响其他选项
  ascii_composer/switch_key/Shift_L: commit_code
  
  # 错误 ❌ 这样导致 switch_key 下将只有 Shift_L 一个选项
  ascii_composer/switch_key:
    Shift_L: commit_code
  
  ##### 如果有较多修改项,可以直接全部复制过来再修改
  ascii_composer:
    good_old_caps_lock: false
    switch_key:
      Caps_Lock: commit_code
      Shift_L: commit_code
      Shift_R: noop
      Control_L: noop
      Control_R: noop

  ##### 结尾的 /+ 表示在原基础上追加
  # 保留已有的快捷键,追加一个逗号句号翻页
  key_binder/bindings/+:
    - { when: paging, accept: comma, send: Page_Up }
    - { when: has_menu, accept: period, send: Page_Down }

如果选项是数组,比如 switches,得用 switches/@n: 什么的,可读性不好,改多了就乱了,万一原始方案文件更改了顺序就会造成错误,不如全部复制过来再改。

编写词库

由于 Rime 的设计,拼音词库中并不适用非拼音编码:

hello	hello
世界	s j
蒙奇·D·路飞	meng qi d lu fei
非拼音编码	asdasdasd

Rime 在部署时会综合词库中所有音节和拼写规则生成一个映射表,如果开启了简拼,过多的英文单词会导致打字时极其卡顿。上面单个的编码也会导致 sjd 结尾时无法响应超级简拼。

英文建议放到英文方案,非常规的注音建议放到自定义短语 custom_phrase.txt

词库默认的列是:

---
name: 词库名
version: "版本号"
sort: by_weight(按权重排序) | original(按码表顺序排序)
columns:    # 不写 columns 属性时,默认顺序为:
  - text    # 词汇
  - code    # 编码
  - weight  # 权重
  - stem    # 造词码(不知道是啥,好像和拼音方案没有关系)
...
你好	ni hao	123

对于没有注音,又想设置权重的词库文件,修改列即可:

---
name: xxx
version: "1"
sort: by_weight
columns:
  - text    # 词汇
  - weight  # 权重
...
你好	123

挂载自己的词库

词库文件以 .dict.yaml 结尾。

词库由具体方案指定:

# rime_ice.schema.yaml

translator:
  dictionary: rime_ice # 挂载词库文件 rime_ice.dict.yaml

可以把所有词条堆在这个文件,也可以将这个文件作为一个入口,通过 import_tables 再挂载多个词库:

# rime_ice.dict.yaml

---
name: rime_ice
version: "1"
import_tables:
  - mydict            # 挂载配置目录下的 mydict.dict.yaml
  - cn_dicts/mydict2  # 挂载 cn_dicts/ 目录下的 mydict2.dict.yaml
...
# mydict.dict.yaml

---
name: mydict
version: "1"
sort: by_weight
...
你好	ni hao	1
世界	shi jie	1

词库名 xxx.dict.yaml 和词库中的属性 name: xxx 可以不同,但建议设置为一样的。

其他类型的词库,可以通过 一些脚本深蓝词库转换 转为 Rime 格式的。

自定义文本

custom_phrase.txt 中可以放置一些特定的词汇与编码,比如输入 vmail 得到自己的邮箱,输入 vphone 得到手机号,输入 vuser 得到用户名等等。

我自己的理解:每个方案都有一个主翻译器,例如拼音;也可以增加一个次翻译器,例如英文;还可以再增加其他的,例如自定义文本。

custom_phrase.txt 文件内的字词会占据最高权重,即排在候选项的最前面。(默认是这样的,但可以通过 initial_quality 调整各个翻译器的权重)

自定义文本不与其他翻译器互相造词,如果使用了完整编码,那么这个字或词将无法参与造词,即自造词无法被记住。

所以建议只固定非完整编码的字词,「的de」应为「的d」,「是shi」应为「是s」,「仙剑xianjian」应为「仙剑xj」。

注意全拼的 a o e 也是完整拼写,不宜将 a o e 的单字写进自定义文本,否则「啊 哦 呃」无法进行造词。

💡 置顶已经由 pin_cand_filter.lua 实现,可参与造词。

同步

installation.yaml 文件在第一次部署后会自动生成,在这里可以编辑当前设备的 ID 和同步目录,如:

# 本机的 ID 标志,默认是一串 UUID
# 生成的文件夹是这个名字,可以改成更好识别的名称
installation_id: "MBP-001"
# 同步的路径,默认是当前配置目录下的 `sync/`
sync_dir: "/file/path/sync"

在你输入过内容后,配置目录下会生成 *.userdb/ 文件夹,里面是二进制的用户词典。

点击「同步用户数据」后,Rime 会和配置目录下的 *.userdb/ 进行双向更新同步,并在同步目录(/file/path/sync/MBP-001)下生成的 *.userdb.txt,里面都是输入过的内容。

同步目录里还有其他一些没用的文件,Rime 额外单向备份了配置目录下的 YAML 和 TXT 文件,但只有根目录的,比如文件夹里的词库、八股文模型、rime.lua 就没有被同步过来。

⚠️ Windows 用户注意 YAML 语法,反斜杠在双引号中转义,在单引号中不转义:

sync_dir: "c:\\file\\path\\sync"
sync_dir: 'c:\file\path\sync'

多设备同步

将所有平台的 sync_dir 设定为同一个目录,比如 iCloud、Dropbox 的目录。

多个设备在这个目录中会生成并列的文件夹,里面是用户词典。

PC-1 里点【同步】,通过网盘同步到 PC-2,PC-2 再点同步,才可以获得 PC-1 输入过的内容。

用户词典迁移

如果之前在用别的方案,如 pinyin_simpluna_pinyin

  1. 将之前的 pinyin_simp.userdb.txtluna_pinyin[_simp].userdb.txt 放到同步目录
  2. 命名为 rime_ice.userdb.txt
  3. 修改文件里面的 #@/db_namerime_ice
  4. 点击【同步用户数据】后就可以了

如果之前用的是繁体词库,还需要提前做一个简繁转换,注意不要把 Tab 全转为空格了。

简单的方法,比如 Mac 上通过 VSCode 打开 ➡️ 全选 ➡️ 左上角 Code ➡️ 服务 ➡️ 将文本转换为简体中文。

或者用 opencc

$ opencc -c t2s -i in.txt -o out.txt

开关记忆

方案中有几个开关(switches),比如简繁开关、Emoji 开关、中英标点开关。。。

如果设定了 reset,值为 0 或 1,则默认使用第一个或第二个值,即便使用时修改了,切换程序后还是默认值。

如果想让输入法永远记住,需要取消设置 reset,并在 default.custom.yaml 中写入 save_options

*永远记住的前提是通过方案选单选择,而不是快捷键切换 (╯’-’)╯︵┻━┻

如何删除相关功能

比如删除英文输入,所有的相关配置是这些:

# dependencies 下的:
- melt_eng

# engine/translators 下的:
- table_translator@melt_eng

melt_eng:
  dictionary: melt_eng

拼字方案同样,此外还有一些 Lua 的功能,直接在 engine 下注释掉那一行就禁用了。

皮肤

squirrel[.custom].yamlweasel[.custom].yaml 中配置鼠须管或小狼毫的皮肤,各平台的前端并不一致,鼠须管的皮肤无法用在小狼毫上。

这里有一个鼠须管内置皮肤的展示图:NavisLab/rime-pifu图片备份),小狼毫自带皮肤预览。

需要自己设计皮肤的,鼠须管推荐用这个图形化的皮肤设计器,鼠须管主要维护者写的:LEOYoon-Tsaw/Squirrel-Designer

小狼毫的在线设计网页:RIME 西米 (小狼毫维护者的)、 润笔

查看日志

  • 【中州韵】 /tmp/rime.ibus.*

  • 【小狼毫】 %TEMP%\rime.weasel.*

  • 【鼠须管】 $TMPDIR/rime.squirrel.*

日志级别分为 INFO WARNING ERROR,查看示例:

$ cat $TMPDIR/rime.squirrel.INFO

鼠须管我经常碰到一个小问题,有时候都弹通知报错了,但是日志是空的,根本没有这个文件。可以直接结束鼠须管进程,它自动重启后就好了。

删词 or 降权

可以删除自造词,或降低词库中已有词语的权重(回到原始权重,不是降到最低)。

  • 鼠须管使用 Fn + ⇧ + ⌫
  • 小狼毫使用 Ctrl/Shift + Del

想永久删除一个词库中存在的词汇,只能编辑词库,重新部署。

如果各位有在使用过程中有发现什么错别字,希望可以提个 issue。

Tab 切光标

这功能挺好用的,每次用别人的电脑打字都会怀念这个功能。

已经默认开启,可以使用 Tab 或 Shift + Tab 在拼音中前后移动。

对于「xian西安」「tian提案」这种拼音,如果想切到「xi、ti」的后面,只能用左右方向键移动。

另外 Shift + ⌫ 可以删除单个汉字的拼音。

不同的上屏方式

按下空格会上屏汉字,按下回车会上屏字母(可临时输入一些词库中没有的英文)。

以输入「虐心 nue’xin」为例:

  • 按回车,上屏的是 nuexin
  • 按 Ctrl/Shift + 回车,上屏的是 nve xin。(u → v,中间有空格)

translator/preedit_format 这里会影响输入框和 shift + 回车时的显示,比如是显示 nue、nve 或 nüe。

如果是双拼方案,preedit_format 还可以选择是否在输入框进行转换,比如小鹤双拼输入 zz 时,是显示 zz 还是 zou

要设置双拼不转换为全拼,可以直接把 preedit_format 及下面那些 xform 都删除,或者这样打补丁:

patch:
  translator/preedit_format: []

opencc

opencc 除了做简繁转换,也可以做词语映射。

比如想输入摄氏度的符号 °C ,可以自定义文本 custom_phrase.txt 中写上:

°C	sheshidu

但这样,这个符号会顶到第一个候选项,重码时影响平时打汉字。推荐用 opencc 的方法,Emoji 就是这样实现的。

摄氏度	摄氏度 °C
足球	足球 ⚽
输入内容<Tab>响应内容1<Space>响应内容2<Space>响应内容3...

输入 摄氏度,第一个候选项是其本身,后续则是映射的其他内容。类似输入 提手旁 会得到 提手旁 扌,输入 相泽南 会得到 相泽南 相沢みなみ 等等都是这么做的。

这个「输入内容」其本身应该在词库中存在,否则只能输入过一次后才会有响应。

还有个用法是 show_in_comment: true,可以让「响应内容」放到 comment 里面。

show_in_comment: true 可以实现显示英文单词的翻译,类似哈利路亚输入法,尝试过加入这个功能,一是没有找到比较好的简短翻译数据;二是 Rime 的 comment 区域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窗口,翻译和候选项挤在一起看起来乱糟糟的。

东风破

「東風破早梅,向暖一枝開。」

东风破 plum 是 Rime 官方的一个配置管理工具。

下面是一个简单使用示例,可以在任意文件夹下运行(使用前请备份并清空配置目录):

$ git clone --depth=1 https://github.com/rime/plum
$ cd plum
$ bash rime-install iDvel/rime-ice:others/recipes/full

得,这就安装完了雾凇拼音。

全量更新,再用一次 full 配方即可:

$ bash rime-install iDvel/rime-ice:others/recipes/full

单独更新词库可以用另一个配方:

$ bash rime-install iDvel/rime-ice:others/recipes/all_dicts

例如小鹤双拼,可以在首次安装后再自动打一个补丁:

bash rime-install iDvel/rime-ice:others/recipes/config:schema=flypy

可以查看配置仓库中的 *.recipe.yaml 配方文件,来查看这个配方到底更新了什么。

Hammerspoon 自动切换输入法

2023-01-19 00:09:28

在 macOS 中利用 Hammerspoon 自动切换输入法。

因为 Rime 目前的中英切换不是特别好用:

Rime 全局状态功能的进展:global input session, state shared by all client apps #294


我希望的是:无论当前是什么输入法,切换到 iTerm,就是英文,离开 iTerm,回到我原先的输入法。

类似于 Alfred 目前的功能(高级设置中的 Force Keyboard 设置为 ABC)。

我在 Typora 写中文,呼出 Alfred,变成英文输入法,用完了回到 Typora,变回中文输入法。


代码参考于:ibreathebsb/hammerspoon自动切换输入法.lua

使用方法:放到 ~/.hammerspoon/init.lua 重新部署就可以了。

可以用 Cmd + Ctrl + . 来查看当前窗口的 name 或 path;

可以在 Hammerspoon 的控制台输入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 来查看当前输入法的 ID。

做的修改:

  • 以 App name 作为参数,看起来舒服点
  • 退出指定的程序后,恢复到原先的输入法
-- 当选中某窗口按下 ctrl+command+. 时会显示应用的路径、名字等信息
hs.hotkey.bind({'ctrl', 'cmd'}, ".", function()
    hs.pasteboard.setContents(hs.window.focusedWindow():application():path())
    hs.alert.show("App path:        " .. hs.window.focusedWindow():application():path() .. "\n" .. "App name:      " ..
                      hs.window.focusedWindow():application():name() .. "\n" .. "IM source id:  " ..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 hs.alert.defaultStyle, hs.screen.mainScreen(), 3)
end)

-- 这里指定中文和英文输入法的 ID
local function Chinese()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im.rime.inputmethod.Squirrel.Rime")
end
local function English()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com.apple.keylayout.ABC")
end

-- 指定程序
local appInputMethod = {
    iTerm2 = English,
    ['EuDic LightPeek'] = English,
    Bitwarden = English,
    SnippetsLab = English,
    ['微信'] = Chinese,
}

-- activated 时切换到指定的输入法,deactivated 时恢复之前的状态
currentID = ""
function applicationWatcher(appName, eventType, appObject)
    if (eventType == hs.application.watcher.activated) then
        for app, fn in pairs(appInputMethod) do
            if app == appName then
                currentID =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
                fn()
            end
        end
    end
    if eventType == hs.application.watcher.deactivated then
        for app, fn in pairs(appInputMethod) do
            if app == appName then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currentID)
                currentID = hs.keycodes.currentSourceID()
            end
        end
    end
end

appWatcher = hs.application.watcher.new(applicationWatcher):start()

-- 输入法切换提示
-- hs.keycodes.inputSourceChanged(function()
--     if hs.keycodes.currentMethod() == nil then
--         hs.alert.show("ABC", hs.alert.defaultStyle, hs.screen.mainScreen(), 2)
--     else
--         hs.alert.show("拼音", hs.alert.defaultStyle, hs.screen.mainScreen(), 2)
--     end
-- end)

小问题:

无法识别 Alfred 的窗口,不过 Alfred 自带这个功能,和本配置功能一样。

本来想弄个提示的,但是每次切换时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多次切换,比如「ABC → ABC → ABC」或「ABC → 拼音 → ABC」,不知为何中间发生了多次切换,这导致菜单栏的输入法图标发生了一阵短暂而急促的抖动,不过好在结果都是正确的。

我看 Alfred 自己的功能也有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是 macOS 的 Bug。

最后只好注释掉 hs.alert.show 的提示了。

修复 Hugo 本地图片的累计布局偏移(CLS)问题

2023-01-08 19:49:29

布局偏移

累计布局偏移 Cumulative Layout Shift(CLS)是一项 Web 指标。

布局偏移如图所示,元素突然变化的高度影响了用户交互体验:

CLS problem

一般给图片一个高度就可以了,但最好是能自动化,而不是手写。

看到了这篇博文 累计布局偏移修复方案改进 —— 自动生成图片宽高,不过他是从腾讯云对象存储获取的图片宽高,而我都将图片存储在了 Hugo 配置目录的 static/img/ 文件夹。

我平时在 Markdown 里都是直接写的 path:

![](/img/example.webp)

解决本地图片的偏移问题

参考 How to prevent CLS in Hugo,利用 Hugo 的 Render Hooks 功能重新渲染图片相关代码,获取图片的宽高,在 <img> 标签里加上 widthheight 属性。

不知道为什么照他的办法,在配置中加入了 mounts 相关属性,仍然不起作用,不太会前端和 Hugo,摸索着改了改。

创建 layouts/_default/_markup/render-image.html 文件:

<p>
{{ if hasPrefix .Destination "/img" }}
    {{ $img := os.ReadFile (path.Join "/static" .Destination) | resources.FromString .Destination }}
    {{ if ne $img.MediaType.SubType "svg" }}
        <img loading="lazy"
            src="{{ .Destination | safeURL }}"
            alt="{{ .Text }}"
            width="{{ $img.Width }}"
            height="{{ $img.Height }}"
            style="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 end }}
    {{ if or (not $img) (eq $img.MediaType.SubType "svg") }}
        <img loading="lazy" src="{{ .Destination | safeURL }}" alt="{{ .Text }}" />
    {{ end }}
{{ else }}
    <img loading="lazy" src="{{ .Destination | safeURL }}" alt="{{ .Text }}" />
{{ end }}
</p>

在他的基础上手动加上了 /static 地址前缀,不然这个 os.ReadFile 方法一直报错;

加上了 style="max-width: 100%; height: auto;",保持宽度超过父容器的图片的比例;

套了个 if else,只处理图片地址为 /img 开头的本地图片,并可以显示网络图片,但是网络图片仍然会产生偏移。


我用的是 Hugo PaperMod 主题,主页的封面图也存在这个问题,得修改 cover.html,看不太懂,我看上面那位博主是修改的这里,确实起作用。

修改最外层的 {{- else }} 里的内容(Hugo PaperMod 6.0 版本),和之前的一样,就是替换一下 srcalt 的属性值:

{{- else }}{{/* For absolute urls and external links, no img processing here */}}
    {{- if $addLink }}<a href="{{ (.Params.cover.image) | absURL }}"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end -}}
        <!-- <img loading="lazy" src="{{ (.Params.cover.image) | absURL }}" alt="{{ $alt }}"> -->
        <!-- 修改,将上面那行改成下面这些: -->
        {{ if hasPrefix .Params.cover.image "/img" }}
            {{ $img := os.ReadFile (path.Join "/static" .Params.cover.image) | resources.FromString .Params.cover.image }}
            {{ if ne $img.MediaType.SubType "svg" }}
                <img loading="lazy"
                    src="{{ .Params.cover.image | safeURL }}"
                    alt="{{ $alt }}"
                    width="{{ $img.Width }}"
                    height="{{ $img.Height }}"
                    style="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 end }}
            {{ if or (not $img) (eq $img.MediaType.SubType "svg") }}
                <img loading="lazy" src="{{ .Params.cover.image | safeURL }}" alt="{{ $alt }}" />
            {{ end }}
        {{ else }}
            <img loading="lazy" src="{{ .Params.cover.image | safeURL }}" alt="{{ $alt }}" />
        {{ end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