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04:50:38
分享一下自己坐过的那些癫梦。
清晨做了一个梦,梦见爸妈要出去,自己在家看家,这时候我还住在家属院的老房子里,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感觉厨房是最安全的,于是我裹着被子,缩在厨房的案板上等他们回来。
老爸给我了一些钱,老妈也给了我一些钱,然后就缩着等他们……等着等着,莫名其妙我去飞无人机(不对是有人机),大概就是把竹蜻蜓插到头上,然后双手插兜就飞起来了,前面的富哥好像是骑行群里的金鱼,看到我在飞,然后一声冷笑,他是背着一个很大的高科技书包,这个书包上长出螺旋桨,也飞了起来,一个加速就飞没影儿了……
早上做梦梦见朋友在玩一个滑滑车特别好玩,我也想学但是只有一辆,然后我就找了一个轮椅滑,然后我们两个商量要去哪儿,决定了以后,就从医院里面出发,然后我就转着轮椅,朋友骑着滑滑车就从医院里面的走廊里出来了。
走到一半我想回去拿个音响,朋友想赶快上路,然后我还是回去拿了,拿好后就一起出发了,一路音响动次打次,双手推着轮椅的轮子,感觉特别带劲(ÒωÓױ)
滑出走廊,外边是悬崖,貌似是数码宝贝的世界,有个天使兽来接我们,然后我们坐在背上,后面发生了啥想不起来了
早上做梦了……
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有一天我跟同学说我要开演唱会,然后同学不知道怎么的,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校同学都知道我要开演唱会了,大家都一个一个在问是谁在开啊,在哪开。
然后弄得我特别慌,音乐课上我就去找老师,老师你教教我音乐吧,我要学习唱歌。
然后老师就教了我一些谱子和怎么练习,我就在下课后去操场背哆瑞咪发嗦拉西,最后演唱会的效果就还不错,大家都很高兴,然后不知道谁传下去,说我要再开全市的演唱会,然后我更慌了。 (毫不怀疑自己已经汗流浃背)
不知道怎么的,谣言远传越大,然后又变成从全市开演唱会变成上春晚了,我最后才得知的时候天塌了,梦境里的谣言似乎会成真,最后春晚节目组安排我表演一个很感人的相声吧,压力真的好大,当时好像是跟在某某明星一起表演,他们带我,有个东北的大妈对我很好。
节目开始前姐姐说是她的生日,要不要陪她出去街上走走?
我说我很急,要背台词不能陪。
姐姐直接说那好吧,然后就跟你随便说说吧。
她就感慨了一下,自己之前一直想做什么事情,但是因为一些的限制,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然后我就鼓励她说,虽然你有那些遗憾,但是我觉的你也活成了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样子,我觉得你做的已经很棒了。
然后姐姐就特别开心,我也特别开心,然后就醒了。
至于春晚的结果,那只能等下次做梦再说了。
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天府新区终于买了套房,是一个7层楼,我在1楼,有个很漂亮的花园,我还在两侧种了盆栽,从盆栽里面正在往外面移植花花草草。
那个7层楼的小区应该是很多幢相同的建筑组合的,好像这个小区的都是豪车,然后有一个业主问我是啥车,然后我看了看我院子里停的两辆敞篷的四轮雅迪。(睡醒之后感觉无语
然后画风一转,忘了姐姐给所有亲戚每个人发了一张纸,祝大家前程似锦啥的,说自己过几天就要去远行,宝宝问要去干嘛,她也不说。
乱七八糟的。
做梦梦见胖虎追着我和静香大雄哆啦A梦等好多人在跑,我们吓的爬到了一座山上,这个时候胖虎在另一个山上,哆啦A梦给了我们一人发了十颗豆子道具然后有急事就先走了。
豆子好像可以兑换哆啦A梦的道具,但是我想不起来我兑换了什么了,就记得我们和胖虎隔着山在玩道具赛,还没赢我就醒了
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去了美国,然后在那边彩票中奖了,3个亿美元!中奖后我都惊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花,主要是被这个金额给弄懵了,做梦都不敢想过自己会中那么大的奖的,然后……然后梦就醒来了……
故事的最开始,我已经忘了。
但我仍然记得是在南山的小姨家,有一群人在追杀我,要我交出那个东西。
我心生一计,于是就带他们去了那个地方(小姨家附近)。一群人跟着我来到了那以后,发现家里一共有4间收容室,我为了让他们卸下防备,首先打开的是第一间收容室,印象中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打开一看,大家发现收容室里面锁着一只类似史莱姆的怪物,浑身脏兮兮的,开门的瞬间它从史莱姆变成了地狱恶犬,有着看起来像液体的毛发,身后被磁力锁强力的束缚着,张着血盆大口不断的向我们咆哮。
看到这一幕他们松了一口气,一群人上去对付这只怪物,另一群人示意我打开另一个房间,我这时没有打开第二间收容室,而是跳过了第二间第三间,直接打开了第四间收容室。
第四间收容室里面是一团气体,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叫它梦幻吧,当你被它所吸引而直视它时,就会被它拖进你自己的梦里。梦里你看到的第一个生物,它的脸会逐渐变成你认识的某一个人,它微笑的看着你,明明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笑脸,但此时大部分人会被吓得发疯,那是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的画面。
趁着大部分人都被梦幻吸引时,我连忙跑去把第二个和第三个收容室的门锁打开,我没有敢开门,睡醒以后我想不起来里面是什么东西了,但梦里的我肯定知道是什么,它们比前两只怪物更恐怖。
刚打开锁我就吓得逃到了二楼,他们似乎因为还沉迷在那两只怪物中,没有人发现我逃脱而前来追我。
二楼是楼顶,上面有几只类似神奇宝贝的奇怪生物在自己玩,大概有小狗小猫那么大只,我没有见过它们,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我也有点怕它们会攻击我。
于是我纵身一跳跳到了隔壁邻居家的房顶,然后滑下来从巷子里逃到了我的另一处安身之所。
和接应我的同伴乔装以后,我俩戴着墨镜坐在巷子门口的斜对面,我们看着医护人员不断进进出出,担架上的人一动也不动,就这样好久好久。我也不知道那几个收容物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然后梦就醒了。
似乎是大学的英语课,老师布置了作业让我们做,然而我并懒的做╮(╯_╰)╭
然而第二天我就看着同桌的作业狂补,正抄的欢……
老师讲到了第N题要同桌站起来回答!可是同桌那道题明明是空白的啊!
然后他就站起来支支吾吾,老师走过来看看情况……
然后扫了一眼我的,凑!怎么这一页这么空白啊!
把我书拿过来,翻到上一页(写了),再翻到上一页(写了)……然后就瞪了一眼我,走了……
吓得我赶紧从梦中醒来去WC嘘嘘去了……
谁知道睡过去以后又开始做梦了。
梦见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去了一座山上,然后我碰到了两只熊猫。
那两只滚滚似乎想爬一个小土堆的样子,但是身体圆滚滚的怎么爬也爬不上去,于是我就抱着助人为乐的精神把他俩给推了上去。
然后熊猫很高兴的样子,把我拉了上去,我们仨还互相来了个熊抱!
不得不说,软软的厚厚的真是舒服!!!
然后他俩邀请我去他们的村子里玩!
村子里全是熊猫,都对我很友好,给我喝了它们酿的竹子汁,清凉清凉的,我喝了好几碗,很开心!
之后我记得发生了很多事情来着,忘了到底做啥了
梦到自己掏自己的存钱罐,然后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有250块钱的私房钱,高兴坏了。这下就有450了,剩下几天的生活费不用愁了。开心的出门去吃饭,突然看到地上有钢镚,捡起来一看,是个1块钱的,还没来得及高兴完呢,突然看到那边还有一个钢镚,捡起来,看到那边又有几个,就又跑去捡,还发现有面值5元的钢镚,震惊了。
一直开心的捡啊捡,过会来了个人跟我一起捡,等我们全部捡完以后,我正收拾打包硬币准备离开。这时候他说没事干啊,不如我们来赌硬币吧,我想了想说好啊,然后我把硬币包括自己的450块钱全输光了(ˊ; ω ;`)
这个时候吓的我赶紧醒来了。
刚才做了梦……趁着情节还比较清晰赶紧写下来
个大概是以前做的梦的续集。
梦中似乎来到了一个很恐怖的地方……总之很恐怖,跟鬼压床啊之类的沾边(这里其实梦到了很多,可惜大脑自我保护功能起了作用,让我想不起来了)
我走到一个地方就是一堵墙,翻过去又是一堵墙,就这样翻呀翻,终于翻出了栏杆。
翻出栏杆后刚好遇到老妈,老妈正在推销玩具。。。!
一问之下才知道,老妈居然加入了那家以前梦中就出现过的玩具店!
就是那家专卖稀奇古怪玩具的玩具店!他一直以来经营都每况愈下。
╮(╯▽╰)╭玩具店有7个员工,一共就卖那么几个玩具……老妈为玩具店写文章赚钱,一篇文章4块钱。
于是我进去玩具店参观,把玩了一下各种玩具。
这时有个家伙突然来玩具店,说要给他的儿子买玩具,然后我就招呼起了客人。
“um……你的孩子有多大?”
“10岁左右”
“哦,这样啊。一般来说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一些静止不动的玩偶或者什么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需要的是耐玩的玩具。总体说来,玩具一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迎合当下火热的动画片而制造的动画角色玩具,一种是本身就具有可玩性,经久不衰的玩具。前者只是漫画商为了赚钱而配合漫画做的周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我推荐你买后者,比如拼图,五子棋之类可以培养小孩IQ的……”
这时快递到了,然后一干人等跑出店来拿快递。店主接过一个白盒子……我远远瞄了一眼,我晕!竟然是某度视频盒子!(类似小米盒子)主要功能有某度海量视频观看,站长数据实时查看……(可恶啊为什么做梦要给我植入广告
这个时候终于醒了……
当时正在学校宿舍里,(都不是现在的同学和室友了),宿舍有点医院的感觉,走廊空旷旷的, 吓死人。
我在洗手间洗漱的时候,突然发现牙缸怎么在往那边滑啊,然后就问同学发现没有,他们说没看到啊。我总觉的不对劲,后来发现滑的越来越厉害了!我心里想,怕是地震来了?于是吓的赶紧往楼下跑。
跑到一半的时候,透过楼梯的玻璃,我看到有特别大的飞机冒着烟往下掉,还有飞碟跟在后面。
这时候开启电影视角:
操场上空出现一个很大的宇宙飞船,下面是一对人类在捉外星人,具体细节忘了,不过外星人似乎都穿着盔甲,一群人类扑上去就把外星人按倒在地给带走。
然后梦就醒了。
2025-05-29 00:58:21
最近对 AI 的依赖越来越深,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都融入了 AI,现在遇到新的问题,本能的就开始思考 AI 是否能解决,怎样帮我提高效率。
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渐进的,从 chatGPT 出世就开始使用,但是一直停留在普通的聊天解决问题和写代码方面,今年可能因为 AI 技术进步,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了 AI。
这是利用AI最多的地方,和 AI 商量产品思路,到产出 UI 设计稿,再到代码 Vibe 编程,到上线的运维建议,结合各种 AI 工具已经能熟练完成全流程的开发,自己几乎没有手动写过多少代码了。
以前卡住的不少项目也有了新进度,比如 vue-danmaku 的大版本更新,终于完成了性能模式的升级;用 AI 也做了不少工具,比如为公司定制的自动化提测脚本;还有玩出花来的各种机器人Prompt。
说起来上上个月接的一个外包,他们估期一天结果我 10 分钟就搞定了,完全是AI写,弄得我都不好意思收钱了(不是
自己一直不太信任商业体检机构,医院做大全套又太贵了,于是用 AI 帮我搞定了老妈的体检项目(医院做但是定制化)。
首先使用了抓包工具,把老家医院的体检预约小程序上的所有体检项目扒了下来,脚本处理过后再喂给 AI,设定了体检预算和体检人基本信息、病史,然后让 AI 给出最佳的体检方案,给出来的方案非常满意,最后很快速的搞定了老妈的体检。
值得一说的是,拿 AI 的建议和华西的体检套餐做了对比,发现 AI 推荐的真的是物有所值,大医院必做的项目基本都覆盖了,并且还便宜不少。
把微信聊天记录从电脑端中解密出来,然后让 AI 分析聊天记录的内容。
发现了许多好玩的应用,比如让AI分析群友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和聊天内容,之后感觉可以写个应用来自动化完成这个事情。
把 AI 融入了自己的个人记录应用,预设了 prompt,之后想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总结的时候,直接看 AI 分析日记、账单的报告。
月度总结和季度总结基本不需要自己手动写了,省了不少时间。
前期工作其实很累人,首先是信息化了过去所有的病历和体检报告,这个工作虽然有 AI 的帮助,但是也陆续花费了半个月。
然后就可以玩出许多花样,在 AI 充分了解自己过往的情况下,针对身体的小毛病,AI能很准确的给出建议,自己去医院问诊的结果,AI也能分析医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自己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大部分诊断,AI给出的建议已经非常全面,比自己遇到的不少医生要强了(Gemini 2.5Pro)。
当然各类仪器检测、抽血化验等还是要去医院找医生开单的,然后拿着检查报告同时对比医生和AI的建议,自己心里会更有数一些。
总而言之,对不少的亚健康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思路,近半年也能感觉到身体在不断调节修复
现在的工作对自己来说几乎是福利,因为大部分 AI 最擅长的就是前端,这导致大部分需求都可以用 AI 来完成,我会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当然,现状是建立在其他人不了解AI能力的信息差上的:产品和测试不了解,所以会认为你仍然需要那么长时间;对接的后端虽然了解,但是仍然在使用免费的 AI IDE,效率没有那么高,我估5天他估10天,最终我还是得10天后才开始新的工作。
这种福利是不可持续的,AI现在仍然是快速成长期,普惠性的 Coding AI 会逐渐普及到所有人都能使用,不过到时候可能也会有更强大和更贵的AI作为新的信息差出现。
拿前边的健康来说,AI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能从原理上分析你的病因,搜索并告知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等等,这对我来说可能要比医生的医嘱管用,可能我是先天叛逆圣体,医生如果只说不能做什么,要做什么,那我就没有那么强的执行力。
但是知其所以然之后,从心底就会有去做的动力:今年开始有规律的控制碳水,开始戒掉高糖的水果,开始补充维生素,开始加入力量训练,开始定期去医院自助开单查指标等等。现在看到公司的零食,第一反应是判断它的原料和热量,在意识到自己行为不知不觉变化的时候很惊奇这点。
其他方面也是同理,感觉自己的认知在不断成长,这半年的感触尤其多,因为脑子里经常会有一种突然顿悟的感觉,这让我意识到,AI也在反向训练我(自己是什么弱智模型🐶
当然AI也不能全信,毕竟现在模型的幻觉问题仍然很严重,所以在AI给出重要的,影响较大的决策后,还需要查询对比其他参考来源,确保结论没有问题。
从高中到大学自己一直会有很多产品的idea,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报考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为前端的(当时觉的前端有想法自己就能实现,不用依赖其他人,非常酷)。工作后仍然会或多或少的想成为产品,但是限于能力产出的很少,在AI IDE越来越强大之后,突然就意识到一件事,自己实际上已经有了转型产品经理的资本了。
Cursor、ClaudeCode 等工具已经可以很好的完成代码功能,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磨产品,优化产品思路上,我提功能和需求,cursor 来实现代码,这不就是现在产品经理的工作吗?
以前一直自认为很有产品感,可惜没成为产品经理。
实际上现在是最适合程序员转行产品经历的时代。
自己很喜欢记录,写了大量的各类笔记、日记等等,但是这些数据一直发挥不了太大价值,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发挥。虽然说已经有了 RAG 等技术,但是我尝试后发现效果不是很理想。
但是我觉的再发展一些年,家用级的 AI + NAS 形态的产品就会出现,可以解决数据本地化的问题。这依赖两个方面的突破,技术和成本,国产AI技术方面,deepseek/kimi/qwen 等等模型已经发展很快了,硬件方面,期待国产显卡的快速进步,把价格和成本能打下来,总的来说还是很看好未来的定制化AI产品发展的。
我的记性非常差,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背书,面试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被问八股文,庆幸有AI的出现,在效率方面比搜索引擎时代快了很多倍,开发的时候也会顺畅很多。
虽然现在面试仍然会有很多机会被问到八股,不过感觉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面试了,而是 AI 的发展,一定会带来前端岗位的需求减少,尤其是中低级的,其他类似的脑力行业岗位也是类似情况。这个趋势可能不快,毕竟传统行业也需要时间去消化,但是一定会面临这个问题。
所以尽量向全栈方向转行,以应对新的需求和新的趋势,在机会到来时能抓住它。
当然这个前提是,要拥有快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即:通过AI总结和整理,快速了解一个技能/行业/学科,在脑海搭建基本的框架,之后需要使用时,再慢慢往框架内填充血肉的能力。
在大家都熟悉并熟练使用AI的情况下,快节奏的响应和执行力是最重要的事情,毕竟用 AI 试错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真没有那么高了。
大部分的创意、创作行业,都会面临这样一个情况:当你看到一个新的热点需求的时候,成千上万个同行也看到了,并且会有很多执行力高的人,当天就产出了 MVP 原型。
本质上这也是信息差的体现,它会推着所有人不停走,会让互联网各种产品和文化演变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不知道再过十年,未来会抽象成什么样子。
总而言之,在资本不断垄断各行各业的现状下,普通个人连三年后的趋势都很难判断,我也很迷茫,但无论如何,机会总是会有一部分留给愿意学习和接触新事物的人的。
不要停止学习和了解世界的脚步。
2024-03-12 01:36:03
又是一个周末,新的公路车还没到货,也没什么想玩的游戏,于是决定跑去图书馆学习一会儿。
说是学习,其实也学不下去,周围的同龄人都在焦虑失业问题,普通如我亦是如此,毕竟这两年的经济寒冬打击到了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很难想象未来两年经济继续恶化下去的情况。
在图书馆看了半天副业相关的东西,大脑还是很头疼,恰好之前闲鱼挂着的一个水卡有人拍下了,不过买家在城北,说比较急用,他付快递费,希望尽快走同城邮寄。
我打开顺丰同城选了地址一看价格,顿时道心破碎,我水卡才卖 100 元,快递就收费 39 元,一怒之下决定自己去送,就当赚个晚饭钱。
送到以后已经下午 4 点半了,手机提示:支付宝到账 139 元,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拥有了主业外的收入。
额外赚到 39 元的我感觉还没爽够,不是还在考虑失业怎么办吗,这不就有现成的机会,于是打开应用市场,搜索美团众包,下载!
美团的派送体系分为美团专送和美团众包,专送可以理解为美团的全职员工,必须身穿黄色外卖服,众包的要求就简单了很多,注册了就能送。
注册以后首先是一系列的新手教程和安全学习,这方面感觉美团产品做的还可以,加入了强制学习的流程,花了大概半个小时才搞定。
跑外卖需要的装备大概有以下这些:
我骑的是自己的电瓶车,续航大概 120km 左右,最高时速在 60 左右,上了黄牌和保险,应付一天的跑单足矣。正常逻辑讲是需要备一个外卖箱的,不过由于我坐桶足够大,所以其他额外的都不需要准备就可以出发了。
最开始的时候比较谨慎,一次只接一单,所以时间非常宽裕,基本每单都会提前 20 分钟送达,接了几单之后胆子大了一点儿,一次接了两单,然后时间突然紧张起来,跑后面一单时小区太大加上走错路,一路匆匆忙忙的跑步前进,还好赶在了截止前送到。
不过上线状态下美团会时不时的突然给你派单,同时你只有在上线状态下才能接单,所以我每次都是上线接一单然后迅速下线,等到送完之后再上线去接单。
新手期美团会有一些针对新手的优惠,比如优先派单、更大额的奖励等等,所以相对感觉会比较容易接到好点的单子。
从下午 5 点 30 到晚上 9 点,一共跑了 9 单,共计收入 86.5 元,期间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就去烧烤店点了些烧烤,美滋滋的回家了。
第二天是周日,由于昨天跑单的体验太过愉快,于是下午果断决定继续出去跑单。
从第二天开始,只要你开始跑单,美团都是要强制扣除 2.5 元的保险费用的,相当于按天生效的意外险+三者险。(不跑则不扣除)
周日下午跑的还行,跑到一半还去逛了三体的艺术展(差评,不好看),逛完展以后车还有电,没想到手机没电了。租了充电宝勉强续航了两个小时,但还是耗电太快,最后一单差点确认送达都点不了,快六点多就只能回家了,只跑了 7 单,收入 80.5 元。
下面是跑单两天之后的一些想法:
周末的两天各跑了半天,相当于跑了一整天赚了 167 元。
总的跑单体验还是蛮愉快的,算是新的一次人生体验,不过事后回顾,其实我的愉快是建立在没有把它当做谋生工具的前提下,如果真的高强度跑单,愉快程度还是两说。
前一阵有个新闻,上海外卖员跑单三年挣了 102 万,实际跑两天之后发现普通人想靠外卖年入 30 万是不太可能的。
这两天给我最大的感受其实是:不要以为跑外卖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赚更多钱,你需要有哪些能力/技能?
特别是最后一点,因为除了各类配送奖励外,美团针对外卖的配送费有一套算法,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基础配送价格+公里数。每公里的价格是恒定的,那么对于骑手来讲,想要赚到更多的钱,就需要提高可复用的公里数,即同时送多单。
在同时送多单的情况下,你要尽可能的挑选和已有配送单重复路径高的取送地址。(美团会通过算法去帮你推荐路径适合的单子,但抢了之后时间够不够用还是得你自己去估算)
同时你还要考虑到以下变量:
并且,所有单子都在同一个抢单池里面,当你看到一个好单子的时候,意味着同时有多个骑手也看到了,你需要极短时间结合以上因素做出是否抢单的决策,然后快速点击抢单按钮,抢到以后根据优先级重新进行路径规划。
同时接两单时我就感觉时间已经有些紧张,等红灯时会产生焦虑,无法想象专业骑手同时处理五六单时的情况。
但总体来说,跑外卖还是会比进厂要自由很多:时间自由,出勤自由,工作地点自由,环境自由。
在自由安排的基础上,如果你想赚更多钱当然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比较佛系的那类人来讲,不太费力就能赚到养活自己的生活费,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跑外卖也不进厂了,体验过送外卖以后谁还能忍受枯燥严苛的打工生活啊(doge
第一天抢到一个猪脚饭的单子,顾客实付 23.38,我拿到 10.7 的配送费,震惊到我,外加 4.7 元的官方配送奖励,相当于我从这单里赚了 15.4 元。
但即使不算美团官方的奖励,配送费也占比 10.7/23.38 ≈ 46%,再减去平台抽佣和商家成本的话,我都不知道这单商家能不能赚钱了,如果商家赚钱了,那我想不通客户吃的猪脚饭的到底是用啥做的。
这单之后,我注意了一下平台上面的用户实付价格,发现实付 20 元以内的餐饮真的是一言难尽,大部分配送费在 4 - 6 元上下,虽然我不知道商家的成本,但是加上美团的抽佣,商家到用户之间,我猜测美团和骑手是赚走了 7 元以上的。(补充:两周后过了新手期,发现配送费普遍降到了4元左右)
对此我看到网络上有一些解释:
但是这家猪脚饭的店铺在典型的外卖店铺集中区域,从门店外观观察,已经开了许多年,并且客户点的套餐是「猪脚饭大份饭+AD 钙奶」,实付 23.38 的价格在成都已经属于消费还可以的平民餐了,应该还有单价更低的青春版猪脚饭。
其实这类商家的盈利方法也不难猜,多想想就可以倒推出来了:降本。
在同一餐饮类目市场价基本透明的情况下,可以从房租、食材、人工等多方面去降本。
将降本做到极致的商家基本是走纯线上模式,首先他们房租特别便宜,其次省去了堂食空间,最后也减少了花时间打扫卫生的一部分成本。
最终,你永远不知道你点的有些外卖店铺有多脏,直到你亲自去店里看到的那一刻。
想到这,yue……
所以如果线上和线下单价都是 20 元的话,建议还是去线下吃吧。你获得了健康,良心商家多赚了钱,骑手获得了休息时间,还打击了托拉斯巨无霸中间平台的利润,double x2 win!
总的来说,如果自己一定要点外卖,我的建议是:
还是多动动脑,凭什么你用了那么多优惠券,实付 8 块钱,最后商家还乐意给你安排豪华套餐?
钱只会省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上。
之前一直比较宅,也不怎么关注其他人的生活,在吃的方面也非常没有想象力。
然而这次,从破败的回迁房到单价 3w+ 的豪华小区,我还从未短时间内感受到这么巨大的贫富差距冲击,见证过这么多人的一日三餐。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 x 女士从餐厅点的晚饭,一份番茄炒蛋+青椒扣肉+一份米饭实付 96 元,送到前面提及的 3w+ 的豪华小区,顿时有一种奇特的感觉。以前在影视作品上看到有钱人的生活其实没有任何想法,毕竟和自己的生活太过遥远,直到自己亲身参与了给富人送餐的流程,一瞬间仿佛自己穿越到了《寄生虫》的剧情。
讲真,96 元的晚餐并不是吃不起,而是 V 我 50 套餐更有性价比 😤,但再加一些预算的话,对我来说大部分时候第一想到的都是火锅、烤肉等聚餐场景,如果让我就点两盘菜,以我的想象力肯定不会想到点一份 29 的番茄炒蛋的。这个顾客的点法,给我一种一日三餐皆是如此的平淡感,普通人难得一聚的聚餐是别人平平无奇的晚餐,大概就是这种落差吧……
更赛博的是这个顾客我没有见到真人,因为楼下按门铃的时候,她直接通过门铃让我把外卖放在门口角落,等我走了之后再自己出来拿。
真正的无接触服务好吗!
曾经设想的未来贫富差距巨大的世界,底层和中上层的生活圈子之间都在愈发的产生社交隔离,不管是出于无意的由于消费水平差距所以接触不到,还是有意的为了自身安全考虑。
如果不去做送外卖这种生活服务类工作,可能一辈子不会和这类人发生交集。(之后也会被机器人替代吧
以上是比较有钱的例子,更多点单的是普通家庭,至于穷的我应该是没有见到,毕竟真正的穷人肯定不会点外卖。
骑着车一路接单,一不注意就进了三环内,话说市内本来是限摩的,但咱不就是速度快一点的电瓶车吗(理直气壮)。于是继续在三环内继续穿行,大街小巷乱逛,感觉城里就是比南边要有烟火味很多,高新南真纯纯社畜聚集地,逛街都没什么好逛的。
有一单是送两桶矿泉水,跟着导航走,越走越不对劲,怎么两侧等红灯的行人密密麻麻?顶着注目礼的压力继续骑,直到看到路牌,哦,原来不小心骑到了春熙路,于是喜滋滋的在春熙路下打了卡,今年也算逛过成都市的有名景点了。
晚上接单的时候,有不少点炸鸡汉堡和烧烤的,每一单取到之后都觉的好香,为什么自己点的从来都不觉的香,还得是别人点的好吃,差点想当场加餐
最后一单是高速收费站的收费员点的石锅拌饭,骑过去以后发现高速出口处居然是分流的,车子过不去,于是只好停车翻栏杆步行,小跑一公里才送到,于是 #2024 年的第一次运动# 成就这么达成了。
除了以上种种,最快乐的事情还是骑行本身,对于工作日不是宅在工位就是宅在家里的打工人来说,只要骑车出发,不论是享受远行看到的不同人或物,或是出门带来的自由的感觉,都能带来无数的快乐。
回到开头,跑外卖的想法起源还是出于对失业的恐惧,那么可以考虑把送外卖做为副业吗?
其实送外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能让打工人在周末多出去走走,我送外卖那两天运动步数是拉满的,就锻炼身体这一点而言,送外卖的优势可太大了,这跟程序员简直是逆天的互补行业啊!!!既锻炼脑力,又锻炼体力,要不以后就写半天代码,送半天外卖吧 🤣(不是
不过对于像我这样懒散的人来讲,跑多少赚多少的模式并不适合,更渴望的还是拥有稳定的睡后收入,所以接下来的打算,大概率是偶尔去跑一跑,作为更多的了解这个多元化世界的一个渠道。
回到话题,作为程序员而讲,无论是预防失业或是筹备副业,成天想着“投资开店”、“自媒体”、“跑外卖”等可能跑远了:
副业之所以具有竞争力,是因为它有一个「副产品优势」,就是说你在做主业的时候,会累积下来一些经验和知识,这些东西是无成本得到的,把它们加工成副产品,就会很有竞争力。
我非常认可上面的观点,过去几年尝试过非常多的想法,然后我意识到大部分行业都已经构建起了足够的专业壁垒,如果没有行内人士带,盲目摸索是很难赚到钱的。
所以最好还是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去做,如果自己的专业技能都没有掌握好,那还是先去努力把主业的收入提上去吧,别老想着副业了。
就我过去的经历而言,我的经验是最好是深入到一个垂直领域,去做匹配小众领域的需求的产品。大众市场实在太卷了,记账、TODO、日记都快成为自由开发者入行三件套了,这些类似的领域还是远离为妙。
关于互联网副业的踩雷教训,就只能分享失败经验了,限于篇幅之后再写。虽然也有成功实践,但是我肯定不会放到网上来说,我才不会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呢(笑
2023-07-14 07:15:43
看到这个帖子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我真的经历了呆在家里三个月的闲暇时间。
四个月前公司遇到了经济危机,裁了一批人,其他全员临时降薪 20%,但是允许我们居家办公了,直到恢复薪资才去办公室办公,于是我就开启了我的居家办公之旅。
我负责的业务很稳定,每天只需要工作 2 个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完全自己安排。而且工资也没有减少太多,所以基本没有多少焦虑感。
于是第一个月我就回老家了,每天在家里过的极为舒适,不需要自己做饭打扫,早上起来把昨天的工作做完,然后下午就是看电视、打游戏、或者陪家里人出去逛街,就这样在老家呆了三周左右的时间,感觉家里呆太久了也挺枯燥,于是又回到了成都。
最顶部帖子的 3 楼提到:
不管你想做什么, 大概率是什么都做不了. 反正我试过, 我不行, 时间飞逝回头一想一片空白.
我很想说我如果有了闲暇时间我不会这样,可惜我真的躺枪了。回想起自己过去三个月做了什么,感觉似乎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每天都睡到自然醒,起床以后逛逛 V2、B 站,玩玩游戏,不知不觉就到晚上了,偶尔会写一些个人项目,但是投入甚至还不如正常上班的时候。
期间更是经历了一段抑郁期,天天呆在家里感觉整个人精神都要麻木了,什么都没做但就是累的起不来,偶尔会思考一下人生,但更多的时候是不断在通过短视频和 B 乎麻痹自己。
要说完全没有社交也是不可能的,每周去约个饭,和朋友搓搓麻将,买了辆公路车和成都的骑友去团骑,五一期间带老妈和姐姐在成都玩了一周,然而我发现:和他人的互动并不能解决内心的空虚感。
我梦想的生活是做一个数字游民,通过维护一些小众应用获得稳定的副业收入,然后自己拥有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被工作束缚时的我将拥有自由的生活想的无比美好,可惜这三个月的居家办公打碎了自己的很多想法。
回过头来看,这几个月的自己拥有大片的闲暇时间,拥有稳定收入,同时对未来没有任何心理焦虑,属于是难得的自由时间了。可惜没有计划+拖延症等原因导致这三个月过的无比失败,失败的原因其实自己也很清楚,可能说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再来三个月或者半年也是同样的结果。
在各种论坛上看到大佬们自由创业时很向往那种生活,觉的自己做出来一个点子后也能暴富,可是这两年自己想到过无数点子,最终能落地的寥寥无几,自己缺的是点子吗?缺的明明是执行力啊T_T
执行力的缺失来源其实也能想到一部分,拖延症的性格是一部分原因,同时自己手里的钱还够,没有足够的压力,并且自己的点子也没有真正落地,在没有走上正轨之前很难走向正面循环……
现在的我觉的其实上班反而对自己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一方面作息和各方面都会调整到正常,早上能按时起床,工作期间也能做很多事情,一方面它真的能维持人的情绪,不论是上班需要的社交还是合理的工作带给人的满足感,都能让人的情绪更加稳定。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我还没有真的做好数字游民的准备。
想不到现在的我竟然会热爱工作,热爱朝 9 晚 6。
2022-05-15 03:14:00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每天面对电脑 10 h+,聊天或者写文章都需要打字。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打字更省力呢?网上的答案不约而同指向了双拼输入法。
双拼是汉语拼音输入法的一种编码方案。
相比全拼输入法,使用双拼输入汉字时只需输入一个代表声母的字母,一个代表韵母的字母,就可以打出任意一个中文单字了。
以下是打印一首诗的对比:
输入类型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字符数 |
---|---|---|
全拼 | chuang qian ming yue guang, yi shi di shang shuang,ju tou wang ming yue, di tou si gu xiang | 69 |
双拼 | uh qm mk yt gl, yi ui di uh ul, ju tz wh mk yt, di tz si gu xl | 40 |
可以看到,双拼比全拼节省了 42% 的按键。
由于减少了按键的次数,所以速度肯定是比全拼更快的。学双拼不需要重新下载输入法,各大主流输入法里都内置了双拼方案。
双拼的设计主要是对韵母键位的设计,所以你要学习的部分主要就是韵母键位被设定到哪个键上。
你可以观看这个视频了解双拼的设计思路:十分钟了解双拼到底是啥
对于我来说,我的理由是:
综上,学习成本低,学会以后带来的收益大,所以选择花时间去学习一下。
你也可以参考这些问题:
主流方案有自然码、小鹤、微软、智能 ABC 等,经过一番知乎的搜索,最后决定采用小鹤方案。
原因:
PS:小鹤双拼方案的基础上还有小鹤音形,它根据拆分规则把一个汉字按字根拆分出两个部分,以区分同音字,学习记忆成本较高,普通人不建议使用
就个人经验,基本上从开始学习双拼,一周就可以达到能接受的输入速度了。
单位:字/每分钟
测试设备:电脑
时间\文章 | 冰灯 | 孤勇者 | 野草 | 备注 |
---|---|---|---|---|
2022.04.16 全拼测试 | 96 | 80 | 66 | 全拼极限速度 |
2022.04.17 学习双拼 day3 | 21 | 24 | 16 | 基本要看着键盘键位图 |
2022.04.21 学习双拼 day7 | 49 | 48 | 49 | 少部分需要看键位图 |
2022.04.28 学习双拼 day14 | 60 | 60 | 66 | 基本可以盲打 |
2022.05.14 学习双拼 一个月 | 74 | 67 | 73 | 完全可以盲打,但有一点错误率 |
2022.07.14 学习双拼 三个月 | 104 | 100 | 85 | 超过全拼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