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08:00:10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teph Ango 认为爱情拥有魔力: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2025-09-11 08:00:42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Mustafa Suleyman 建议我们需要认真面对那些已经大规模出现、并且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人”和“社会”理解的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2025-09-10 10:00:11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hane Parrish 阅读了 Fedex 创始人 Frederick Smith 的传记 -- Overnight Success: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2025-09-09 08:00:54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nil Dash 刚刚度过了五十岁生日,他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一生中得到了任何人可能想要或需要的所有好运: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2025-09-08 08:00:39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leksa Gordić 分享了他是如何自学的,一步步努力最终进入 Google DeepMind:
2025-09-06 15:01:03
最近用过的工具中最令我感到惊艳的是 chatGPT 里的 deep research。其他几家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但是都不如 ChatGPT 中 GPT5 thinking 下的 deep research。
当然 deep research 生成的报告还需要仔细阅读,找出真正有效的信息。有时候我会把找出来的信息点再丢回给 chatGPT 的 agent mode,让它用最新的信息来验证。
所以 chatGPT 的 agent mode 和 Perplexity 的 Comet 浏览器也让我眼前一亮,两者非常相似:给定指令之后,他们能够模拟人来操作浏览器找寻资料,然后再把整理好的数据呈现出来。
举个例子,我们要去一家银行搜索信用卡资料的时候,本来需要一页页地找,甚至还要打开各种写在 PDF 里的条款来仔细研究。现在只要把这家银行的网站丢给这些 agent,然后让他们梳理,他们就会模拟人的检索,仔细查找这家银行所有的信用卡资料,几分钟之后就把对比提供给我。
当然还有更加有意思的用法,比如我在查询某一个 API,就问 agent 有没有对应的 SDK(开发包)。它自己跑去 github 上检索了一遍,然后告诉我有一个基于 Typescript 的 SDK。但我对 Typescript 一无所知,就问 agent 有没有可能参照这个 SDK 改写一个 Python 的 SDK。它又跑去阅读了代码和文档,然后告诉我当然可以。前后不过几分钟时间,要是换我自己研究的话,没半天都搞不定。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现在用的模型一定是未来最差的模型。想必这句话套用在工具上也适用。
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如果你想及时读到 DPS 的全文,不妨直接付费订阅:
关于支付的详情介绍,可以访问这一页面。
Andrew Qu 说 MCP 协议和 AI 模型的关系就像厨师和厨房:
Lelauch 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好几个月的前进动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Scott Young 认为动机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解释:
动机 = 价值 × 概率 × 努力回报 / 距离
Kieran Klaassen 介绍了什么是复利式工程(compounding engineering):构建自我改进的开发系统,让每一次迭代都比前一次更快、更安全、更好。
Joan Westenberg 认为我们是被惯性支配的:
lelouch 从头开始学习数学,但进展缓慢。直到有一天,ta 才明白:挣扎的原因不是因为 ta 不够能力,而是因为 ta 缺失了大量的前置知识。
Preston Thorpe 分享了他在狱中重生的经历:
Arun Venatesan 自 2020 年夏天以来,已经发布了 79 期内容,平均每 24 天一期:
Andrej Karpathy 介绍了他使用 vibe coding (这个词就是他最先提出的)的体验:
Ryan McEntush 认为在实体经济中,软件已经数字化了规划与设计,但“最后一公里”依旧受限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需要人参与的操作。
本周的生产力日报集合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收到最及时的推荐,不妨订阅我们的频道,或者付费解锁更多增值内容,我们下期见。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