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Cysime Moflu修改

重庆人,学土木,现居广州,擅长电子游戏、音乐与创作。非洲工作过 5 年。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Cysime Moflu的 RSS 预览

影像记录:2024年我拍的毛毛(兽装)

2025-01-15 22:40:58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影像记录:2024年我拍的毛毛(兽装)

23 年下半年我在广州找了个工作,再加上 24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商业)兽聚开始将门票提到了接近 400 元,但内容不能说很丰富吧,也只能说几乎没有。除非有朋友会去,否则我更情愿宅家打电动或者出去抽象街拍。

总之,24 年一整年我只去了 2 个展子,五一期间在佛山希尔顿(下次绝不去了)的 Hi Furry;以及七月底在科学城希尔顿的兽界(纯属临时起意,主要是住的近)。

Hi Furry

Hi Furry 这几届的场地都定在佛山而不是广州,且彼时我还住在增城,从广州最东边跑到最西边属实是比较抽象和折磨。

这回也有朋友从成都远到而来,除了展子之前一起去城里逛了圈外,顺便把我 S5 祖传的 50mm 镜头给他了,省下来的钱当然是拿去买松下原厂 35mm(后来发现我并不喜欢用 35mm,就像我的人生一样,既不宽广,也不紧凑)和适马 65mm(后来证明,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焦段)。这两颗镜头也在 Hi Furry 上第一次使用。

——可惜都被会场凌乱无规律且非常丑的灯光毁了大半。下次绝对不会去了。

总之凑合看吧:

兽界

去兽界纯属临时起意,但意外地内容很多,甚至还有独游参展,并难得交到了些新朋友。 ——和兔兔设定组织(我 Fursona 倒也能算兔子,是吧)

P.S. 下面有一些看起来白平衡飘的很厉害的,是使用 GR3 拍摄的,我很喜欢这台小机器,28mm 焦段用起来也很有意思(比 35mm 更有意思!),但自动对焦和自动白平衡非常感人,但受制于机身手动调整也比较麻烦。尤其是我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在 GR3 绝不拍 RAW。

逃离非洲

2023-09-03 23:3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逃离非洲

2018年8月3日,刚毕业的我还有其他几位同为应届生的同事,一同从成都辗转飞往了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小国马拉维。接近五年的、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工作生活就此开始。

起始

第一年时我在马拉维的一个世界银行投资的援建项目工作。这是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项目所在地因海拔极低所以常年炎热,一到雨季又会被洪水蹂躏,但大多数人的家都只是土墙草顶,几片硬纸当作窗户;当然了,大多数家庭也没有通电,更没有自来水;来自中国的二手衣物在这里以极低的价格销售,但实际上当地人大多甚至连鞋都穿不起。即便是偏僻到如此程度的地方,这些几乎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当地人却非常精通侮辱中国人的动作(拉眼皮)和词汇(Ching-Chong)。

很快,我和我的其他应届生同事的新鲜感、希望对非洲发展做一点贡献的心态全都消散殆尽。再加上项目条件本来就很差——哪怕我们营地的住宿条件已然在镇上属于豪华型(彩钢瓦,水泥砖墙,空调),而早六晚六无休的超长工作时间令人没有多少时间休整,没过半年,就有2位应届生同事离职。

哦对了,我的第一笔工资是在2019年春节前才收到的,在那之前我几乎没有一点储蓄了,甚至只能找朋友暂时借1000块买东西。

就有这么大的雨每周固定的村超

“所幸”的是,因为某些原因,马拉维的项目无法继续开展,我回国休假过后就不用再去那里了。而休假的那两个月,我才觉得自己回归了文明社会。同时,我也被调到了位于西非的加纳。

艰难的两年

加纳作为西非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作条件也理所当然地好了很多,且项目也位于首都,闲暇(如果有的话)之时还能去吃点好的(指肯德基、汉堡王、必胜客)或者买买东西。此外,片区领导看重了我的交流能力让我转到了采购和后勤岗位,终于不再需要下工地吃灰了…一切看起来都在朝着比较好的方向走——直到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

加纳首都阿克拉

2020年中,新冠病毒开始在西非流行,当时加纳政府也开始要求停课停工,但受制于自身条件和统筹能力问题,这个停工政策仅保持了一个月便迫于经济和民众压力而取消。

但就算是在这要求停工的一个月里,我们也依旧被要求要正常工作。当时某个项目有数名中外员工确诊,不仅没有得到重视(要知道,这是2020年),在不久后的新冠专题会上,还被公司总部告知就算如此也必须到岗正常工作,要对感染者追责,同时还规定员工不得私自做新冠病毒检测…却哪怕是口头上的慰问也一句没有。

“如果担心感染,出门就穿防护服啊”,会上这么说。

更令人无奈的是,新冠流行期间受制于“五个一”和航班熔断政策,回国航班锐减、价格飞涨。公司自然不愿意承担过于高昂的票价,并将员工回国休假的审批流程延长到了1~2个月并层层设卡。原本的一年一休、有盼头的时日瞬间就变成无底洞,大家都在等政策松口、票价回落和公司政策正常化。

因为新冠病毒大流行,我第二次出国就不得不在非洲呆了接近2年。此时回国不仅手续繁杂,风险也非常高,尤其是没有直飞航班必须要在第三国转机的情况,如果转机途中的双检测呈阳性,就不得不面对长期滞留和高额花费的情况,而这些费用都只能自己承担,这些案例当时在小红书上比比皆是。

但同时,我的心态又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崩溃——直到2021年4月,因为当地政府资金问题,项目工作不饱和,公司这时候突然希望在加纳的员工应休尽休以节约成本。在经历了极为繁琐的回国准备后,我终于在5月中旬登上了回国的航班。同期的不少同事也在此时提出离职。这时候,当年和我一起去马拉维入职的应届生还在这个公司干活的也就只剩下我了。

不过当时我还并没有想过也一起跟着离职,原因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有点欠考虑:我最初的计划就是至少在非洲做五年,存上一笔钱后再回国考虑别的工作机会;更何况彼时国内就业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我打算暂时不离职,观望一下。总之,我在2021年确实没有考虑过离开,休假完后带着非常纠结忐忑的心又回到了非洲。

遗憾的是,这次回到非洲,因为种种原因,我的心态从一开始就没有好过。

不过好在,这段时间有朋友向我安利了《最终幻想14》,很快我就被它宏大的世界观和冒险故事吸引,即便是有着400甚至500ms的延迟也抵挡不了我的热情。那段时间只要是工作之余都会打开FF14过主线、打日随——2022年春节那短短几天假期,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解放多玛上(FF14的4.0版本剧情)。睡眠不足怎么办?也是那个时候我买了一台Nespresso咖啡机,没有条件加奶直接每天两杯意式浓缩,一口闷。

逃离

2022年3月,事情又有了积极的一面,我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同时也是我决心一定要尽早回国之时。

遗憾的是,2022年也是国内限制入境政策收缩得最严格的一年,同年春节、2月和3月,回国检测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更:单检变双检,间隔从24小时缩短到非常极限的12小时。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回国甚至比2021年还要艰难且不可控,更不用提已经涨价到五六万还不能带行李的机票价格。

工作上,因为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的一连串后果也没有让我们喘口气。仅2022年,加纳的货币塞地贬值了接近200%,成为了世界上最不保值的货币之一(有卧龙必有凤雏,加纳邻国尼日利亚就是那个凤雏。),而俄乌战争导致乌克兰粮食减产,非洲多数国家粮油暴涨,一袋25kg的大米一度涨到了约600元人民币——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项目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必然未能幸免,供应商开始一日一价。但同时,公司却多次将流程手续复杂化,缓慢且不可控的付款速度加上飞速贬值的货币,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度繁琐的流程还让我经常不得不晚上11、12点还在处理工作——但和996不一样的是,我第二天7点前就需要到岗,而且没有休息日。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只能静静等待回国的时机。

一直到2022年末,情况才终于有了好转:国内防疫政策松口,随之而来的就是逐步开放入境,第三国转机也不再需要检测,机票也回落到了稍微正常的水平。最适合的时候就要到来了!我提前告知离职的消息、和接手的新同事交接。2023年1月10日,我踏上了逃离非洲的航班,决心不再回来了,也不用每天给自己灌两杯意式浓缩了。我家里也非常支持我离开这个所谓国企铁饭碗,去别的地方找机会发展。

同月月底,我去到了广州和女朋友一起生活。这段时间里,我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而又难得的自由时间:旅游、拍照、看想看的电影和书、逛展子,亦或是什么都不做,没有工地上漫天尘土,真的很开心。

5月的时候,我大学舍友结婚,正好趁此机会再去一趟北方旅行一趟。见到同学交谈时得知,这两年本就是夕阳行业的土木形势又雪上加霜,不少单位还出现了降薪的情况(也包括我之前所在的单位,只不过我提前跑路了而已)。巧的是,这段时间,在非洲那边接我班的同事也告诉我现在项目管理越发混乱、工作必要的流程手续还在不断复杂化、工作时间不断加长,但仍要被降薪。同时,加纳这个国家也因为经济原因几乎破产,公司在加纳全都是政府资金项目,政府破产势必会导致工程款拖欠和工资的进一步的拖欠——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回去了,这也坚定了我不再回头干土木的决心。

那接下来呢…?

不再想要继续干土木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就算是现在的2023年,国内的就业情况绝对算不上多理想,尤其是还需要考虑到要转行的决定。但好在我在加纳那段时间开始就没有正经的做自己本专业的事情,而是做的采购,这也成了我寻找新工作的切入点。

在这Gap的这半年里,我内心里其实还是有一些焦虑的——确实是因为心里没底,但又不想那么早就开始去找工作,而草草看一下招聘软件反正只能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合适,毕竟我决定转行,虽不能说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全都归零,但确实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从头开始。

不过还好,真到自己决心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就是今年7月),我只花了一周就拿到了Offer,虽然工资不能算很高但也说得过去,有双休且公积金缴纳基数很高,除了黄埔这边地方确实很偏,中午实在是没什么好吃的外卖不得不自己每天带饭之外,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既然已经来广州做广漂了,工作也找到了,那接下来…就好好打工吧,以后再怎样,也不会比我在非洲,尤其是前两年那样糟糕了——至少是心态上。毕竟,哪的黄土不埋人嘛~

碰巧,我新工作入职也是八月,正好是自己第一份工作的五年后。飞往马拉维之前、在埃塞俄比亚转机时,我在机场拍了一张自己带着的伊布毛绒做纪念,并把这张照片作为了自己群的头像。五年后,我换了新工作,于是我在新家里,换了地方、换了背景里的背包、换了另一只毛绒,又拍了一张新的照片,作为自己逃离非洲后的、新的开始的纪念——当然也就是新的群头像啦!

2018年,亚的斯亚贝巴2023年,广州

影像记录:美长小猫⌈毛毛⌋

2023-06-24 12:06: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影像记录:美长小猫⌈毛毛⌋

毛毛是一只美短,但是是长毛。不管是人类还是AI都经常把它当成缅因或者西森。它很乖,是相机在家里最好的模特儿。

逗猫棒~看起来不吃这套不如开个罐罐

毛毛和阿弗雷春天的尾巴镜中小猫

小眼神困喵!!

坐在硬盘盒旁边不觉得脑子嗡嗡的吗理线员小猫

盒子里面舒服吗猛虎咆哮

影像记录:2023年OUFC(Furry·兽展)

2023-06-21 11:06: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影像记录:2023年OUFC(Furry·兽展)

去年双十一,我入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全画幅微单 松下S5 的双镜头套装,如果到处拍拍都不发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所以我决定在我的博客上发一些我自己精挑细选的照片,并专门开了相册分类作为记录。那么相册里的第一篇就由OUFC兽聚开始吧。

今年年初OUFC在广州的洲际酒店办了一场,主题为《醒狮夺魁》,可能是因为上一次的酒店合作很糟糕,这次直接办在了洲际,大概是目前国内办Only的场地里最豪华的一次?因为洲际的客房单价很高,所以很难得地,这一次展子的酒店套票反而比较划算,毕竟最低档门票就需要300多。

这只原创的埃及猫与背景的网红果糖(买的设定)及其的粉丝们形成鲜明对比西装写实毛,非常的elegant!

今年开始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开始吐槽兽聚的门票越来越贵,但展子内容却很空洞,创作型摊位极少甚至几乎没有(是的,这些摊位绝大部分都是兽装工作室),不算这些兽聚兽展的正向发展方向,而是在变成纯纯的社交聚会。

不过转变也是有的,OUFC在4月底的这次展子开始转型成为更大众的Only展的形式,没有酒店套票且普通票定价只有90多、场地开在越秀会展、有更多种类的摊位甚至还有签售商摊,虽然还不尽完美,但有个这样的开头总归是极好的。

今年7月还会有一场绿洲展,从上一届的repo和这一届的安排来讲应该是很偏向于创作性的展子,应该可以期待一下!

尝试最清真的Android体验:Google Pixel 6A上手

2022-11-21 19:10:58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尝试最清真的Android体验:Google Pixel 6A上手

Pixel 6A,Pixel 6系列的廉价版机型,但今年一反往常地使用上了和普通机型一样的芯片,即Tensor G1,且价格降到了299美元,因此总体性价比还算是不错的,因为在海外市场里面这个价位连778G的机型都不一定买得到。加之最原生纯粹的Google生态体验和eSIM支持,我决定换掉中看不中用的三星S22之后,将它纳入手中。

开箱与外观

5000加纳赛地入手黑色款,折合人民币2100元,看了下包装背面,竟然还是台版的。

打开Pixel的包装盒,包装盒材质感觉很廉价,而且开盒没有什么阻尼,这一点务必注意,避免新手机开箱就摔了。虽然Google也相应环保号召不再赠送充电器,但是祖传的USB-C转USB-A OTG转接头竟然还在,用来给用户在新旧手机之间传输数据。

Pixel 6A

我本来想要一台绿色的,但可惜没有了,只有黑色款,6A的整体设计语言和普通Pixel 6保持一致,只不过背面全部换成了塑料,不过手感相当不错,而且重量比较轻,只有178g。需要一提的是,这台手机背面的黑色并不统一,摄像头模组上下的黑色灰度是不一样的,Google祖传逼死强迫症设计依旧保留。

耐用性上面,虽说Pixel 6A拥有IP67防护水平,但机身耐用性仍然需要注意:屏幕是使用康宁大猩猩3代,抗刮花性能非常一般,使用几天后我发现屏幕莫名就出现了几个浅划痕,不是钥匙划伤的…而是被另一台iPhone划伤的;另外背壳使用的是塑料后盖,虽然手感并没有因此打折,而且塑料后壳确实比较坚固,很难摔坏,但这也意味着它会非常容易被刮花——这是塑料材质不能避免的问题。使用了一周后,后盖就能看见各种细小划痕了。如果长期使用且想要保障观感的话,手机壳和贴膜一个都不能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背壳是塑料材质,但6A的中框使用的是铝合金而非塑料,且一定比iPhone的铝合金更坚固。

硬件与性能

Pixel 6A的硬件参数如下:

  • Body: 152.2 x 71.8 x 8.9 mm, 178g; Glass front (Gorilla Glass 3), plastic dual-tone back with horizontal camera bar, aluminum frame; IP67 water and dust resistant.
  • Display: 6.1" OLED, 60Hz, HDR, 1080x2400px resolution, 20:9 aspect ratio, 429 ppi.
  • Chipset: Google Tensor (5 nm): Octa-core (2x2.80 GHz Cortex-X1 & 2x2.25 GHz Cortex-A76 & 4x1.80 GHz Cortex-A55); Mali-G78 MP20.
  • Memory: 128GB 6GB RAM; UFS 3.1.
  • OS/Software: Android 12.
  • Rear camera: Wide (main): 12.2 MP, f/1.7, 27mm, (wide), 1/2.55", 1.4µm, dual pixel PDAF, OIS; Ultra wide angle: 12 MP, f/2.2, 17mm, 114˚ (ultrawide), 1.25µm .
  • Front camera: 8 MP, f/2.0, 24mm (wide), 1.12µm.
  • Video capture: Rear camera: 4K@30/60fps, 1080p@30/60/120/240fps; gyro-EIS, OIS; Front camera: 1080p@30fps.
  • Battery: 4410mAh; Fast charging 18W, 24 hour battery life (advertised), USB Power Delivery 3.0.
  • Misc: Fingerprint reader (under display, optical); NFC; stereo speakers; nanoSIM + eSIM;

6A和普通款Pixel 6系列使用的是相同的SoC:Google Tensor G1,或者说是换皮了的双大核心猎户座。理论性能不必赘述,就是标准的X1大核心性能,但是多核心性能却只和778G差不多,Google的旗舰机芯片就这个能力实在是有点令人唏嘘。而且更重要的是,Tensor G1的能耗比也非常糟糕,根据极客湾的测试,拜三星工艺和双X1大核心所赐,Tensor G1的能耗比甚至不如被万人踩的骁龙8Gen1.

虽然理论性能和能耗比非常糟糕,但实际体验下来并不算很差,待机续航还是比三星S22好一些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续航能力绝对不能算“良好”,而是只能算“及格”。同时,它的温控做的非常保守,加之我也不玩游戏,暂时没有发现严重的发热问题。如果6A能使用骁龙778G而非Tensor,没准体验还能上升几个档次(再次强调,Tensor的多核心性能和778G相差无几,但能耗比却差得相当大)。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60Hz屏幕和18w充电。是的,Pixel 6A使用的是一块60Hz屏幕,没有高刷。虽然我个不是很在乎(这就是一台备用机,Tensor能耗比本来就不行,使用60Hz至少能真正的省点电),而且必须承认的是原生Android的手势和动画算是比较跟手和流畅的,但没有高刷的话总还是会有不少人在乎的。同时,Tensor G1芯片能耗比糟糕,Pixel的续航并不亮眼,且和一种国外品牌一样,Google同样不会配置高瓦数快充,因此这台4300毫安时电池的手机充满电需要接近2个小时,没错,2个小时——虽然我续航糟糕,但是我充电也很慢呀!

唯一亮点:清真Android

要说Pixel唯一值得买的亮点,那当然就是最原生的Google和Android体验了,作为亲儿子,除了Pixel独占功能之外,Android大版更新也必须是第一个能享受到的,这也是我入手Pixel的唯一理由——毕竟从硬件角度来讲,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卷得不能再卷的情况下,Pixel不仅配置不好,价格也不便宜,那么就只能靠软件扳回一局了。

Android 13相较于12并无太多外观上的区别,不过Material You设计是真的非常好看,尤其是这种低饱和度配色,使用起来非常养眼。可惜绝大部分应用都没有去适配。

Google并没有对解锁Bootloader做出任何限制,只需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后,在开发者选项中开启OEM解锁权限,最后使用fastboot命令解锁即可,玩Android的话肯定少不了Magisk和LSPosed框架了,这也是解锁后第一时间要刷上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我之前考虑到Tensor芯片不可靠的能耗比,所以第一时间就下载刷入了yc调度模块(因为以前使用过MIUI,刷了yc调度后不论发热还是续航提升都不错),因为其Github页面也说明支持Tensor G1芯片。虽然刷入yc调度后发热有所改善,但实际耗电却不减反增,一晚上待机耗电量高达15%,续航大打折扣且Launcher的帧率会被限制到30帧。删掉模块后一切正常,我在酷安里面看了一圈发现也是相同的问题,其他使用者也建议不要使用第三方调度模块。因此对于Pixel设备来讲,还是不使用其他的模块修改调度为妙,毕竟它又不是连778G都能发烫的小米。

拍照

——虽说这种机器最多也就扫扫码。

Pixel 6A采用了从2代就开始在使用的祖传传感器,这套索尼传感器可以在其2、3、4、5代所有机型以及这款6A上面见到,苹果祖传1200万相机看了都直呼内行,用高情商的话来讲就是:采用了久经考验的成熟方案,带来最理想的拍照体验。

虽说传感器没变,但Pixel 6A的拍照效果还算是在同价位的情况下可圈可点的,毕竟GCam的算法有多优秀不必多说,而且这个价位的国产手机摄像头,无不例外地都是很强烈的涂抹感。Pixel相机的出片观感上还是稍好。

总结

总体来说,299美元的Pixel 6A在国外的环境下还算是有竞争力的手机:性能不差、配置中规中矩,还能享受Google无廉价款手机歧视的服务,即三流的硬件,一流的(在国外的)软件体验,总体而言还算可以。但在国内,这些优点都没有太多说服力,且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精力去折腾才能“正常地”使用这台手机。这个配置和价格在国内并不亮眼,尤其是目前代购多数都要2600甚至3000元人民币,非常不值,对于广大普通用户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果说非常喜欢且想要体验Google的生态而且有闲钱、能在2200元左右买到,那么Pixel 6A还是可以考虑的,否则的话就等它变成新一代洋垃圾吧,反正Pixel系列洋垃圾都不会少的,看看现在的3和3XL就知道了。

可能是最具性价比的Apple产品 - Mac Mini M1使用体验

2022-10-14 05:10:58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可能是最具性价比的Apple产品 - Mac Mini M1使用体验

作为西非比较富裕的国家,在加纳淘货比较方便,加之最近发现了一个叫做Jiji的类似于闲鱼的平台,许多当地人都会在里面刊登各种广告,不过这个网站不可以直接交易,只能留一个电话或者WhatsApp以供联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这个平台上发现,终于有人在加纳卖M1芯片的Mac Mini了,(因为绝大部分售卖的是2014年甚至2012年的老款洋垃圾,多数只要不到1000元人民币即可入手。)且开价非常便宜:3800加纳塞地(约合人民币2508元),虽然是官翻货且使用了几周,但价格依旧非常实惠。

于是我试着联系了这位卖家,首先要查验它是否真的是M1芯片款式,好在这个可以靠机器背面接口部分轻松辨识,对方也很配合地发来了照片,并附上了序列号照片。查验无误后我即刻买下,三小时后,闪送骑手把它安稳地送到了我的手中,到货验收付款,整个流程非常顺滑。 时隔两年,我又有Mac用啦!

开箱

由于是官翻机型,所以包装盒与普通零售版本不一样。拿到手后,除了机身底部有一些小磕碰之外就没任何问题了,一切正常,这次淘货非常成功!

我从来没有用过Mac Mini,这也是我第一次见Mini实物,包装里只有孤零零一台主机和一根电源线,没有其他任何配件,精简如淘宝工控机。到手后才发现它比我想象中的大一些,因为我总会把他和大号Apple TV联想到一起,但实物明显比Apple TV大多了。外观依旧是Mac Mini祖传设计:规规整整的20厘米长宽的圆角铝合金方盒子,体积虽小但背后IO接口还算丰富,除了电源外提供了2个USBC和2个USBA口以及1个HDMI、1个RJ45网口和一个3.5mm音频口。

立刻接电源开机使用,熟悉的Duang一下的开机声音差点没把我吓死——因为我是真没想到Mac Mini其实是有扬声器的。(虽然非常烂,可能还不如iPhone,以至于我认为这个扬声器就是专门拿来播放开机声音的)虽然有扬声器,但它是没有配置麦克风的,需要自行解决。

Mac Mini需要自备显示器和键鼠,键盘就直接使用我的罗技MX Keys即可,三设备一键切换非常好用,另外又花了1200赛地(约792元人民币)买了个Magic Trackpad,macOS日常使用的话还是触控板舒服啊!

Mac Mini桌面

使用

ARM与iOS App

因为M1芯片加持,除了macOS应用程序外,这台Mac也理所当然地支持iOS应用,乍一想还是很不错的,但实际上自己很少能用到,不然iPad早就化身真正的生产力工具了。而且现在已无法直接侧加载(Sideloading)IPA文件,想要通过正规渠道安装iOS应用必须依赖App Store且是否能在Mac上安装的选择权掌握在开发者而非使用者手里,例如完全阉割了网页端的闲鱼就有意阻止了在Mac上安装,除非利用PlayCover等工具加网上分享的处理过的IPA。而未签名的IPA(比如各种开源免费且未上架的应用)也无法直接安装,只能通过Sideloady等工具侧加载且若无苹果开发者账户,就必须每7天重新安装一次,非常麻烦。另外,如果电脑关闭了SIP,则从App Store安装的iOS应用都无法运行。

实际使用下来发现,其实安装iOS应用只能算作“还算可以用的附加产物”,因为没有正式上架Mac App Store的应用(即标注为iPhone/iPad应用的软件)几乎都不会对macOS有任何优化,以我常用的微信读书为例,由于PPI问题,且大概是模拟的iPad竖屏的样式,应用程序的字号都会比较小,既不美观也不方便使用。但回头一想,对于我们这些一般用户而言,除了一些手机游戏,其余iOS App在macOS上使用也没有多大用处和必要,不然iPad就真的成为生产力工具了。

bugOS现状

我的上一台Mac电脑是MacBook Pro 2018 13英寸,这台机器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非常噩梦:蝶形键盘使用一年多后开始卡键、双击;唤醒后触控板键盘随机无响应;使用一年电池寿命降到低于80%;原彩显示调整导致偶尔花屏;网络不好时电脑直接卡死……

总之,它留给我最后的印象就是稀烂的硬件和阿三级软件轮流折磨用户体验。而隔壁Windows真的好久都没有碰到什么bug了。

不过还好,因为Mac Mini要使用的其他Apple硬件仅仅只有显示器外加触控板,所以大概是不会出现多少软硬结合的bug的,现在使用的macOS Monterey感觉还行,暂时没有出现什么恶性bug,就是iCloud祖传的龟速同步依旧发挥稳定。

好用的新功能…?

macOS Monterey新增了Universal Control功能,用人话就是iPad可以直接使用macOS的鼠标键盘了,只需要在显示器设置里面设定好位置,就可以像操作多显示器一样使用,上手很简单且体验良好,感觉是Sidecar(随航)之后的又一个可圈可点的功能。

其余的嘛…好像就没有了…下一个版本Ventura引入的Stage Manger感觉很鸡肋,在iPad上使用体验一般,本来就有多虚拟桌面和窗口化环境了,加入这些花里胡哨我认为没什么用且更浪费空间。

接下来要做的

这台Mac Mini我是打算把它作为HTPC使用的(毕竟我总不可能把他真当作生产力工具不是,我又不是剪辑强国人士),M1处理器功耗很低性能也说得过去,非常适合当作HTPC。而且我在Apple TV上面买的Infuse播放器也可以直接在macOS上面使用,体验良好,而且对于HTPC来讲比起需要一定移动空间且对桌子表面有一定需求的鼠标,即拿即用的触控板更加合适方便。加之qBittorrent已经原生支持ARM了,而流媒体内容更不必担心,因此不论是下载还是播放都非常合适,买一块西部数据的大容量桌面移动硬盘接入Mac即可。

总结

Mac Mini一定算是苹果产品里最具性价比的一个,尤其是现在二手闲鱼可能只需3000元人民币即可入手,我也只用了不到3000淘到了一台官翻,这个价格还是非常能打的,不论是自己日常娱乐还是做HTPC都非常合适,如果还顺带做做视频剪辑,画画图,写写代码那就更值了,3000块钱给这样一个体验真的超值,真的很超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