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CodingNow | 云风修改

coder ( c , lua , open source ),不用微信和QQ的大佬。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CodingNow | 云风的 RSS 预览

卡牌构筑类游戏小结

2024-12-24 20:00:20

这个月玩了许多游戏,有电子游戏也有桌游。主要是想更好的理解卡牌构筑类游戏的设计点,回答我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疑问。今天写一篇关于卡牌构筑类游戏的总结。

卡牌构筑类的电子游戏引爆于 2017 年的 Slay the Spire 杀戮尖塔(它或许受到了 2014 年 iOS 上 Dream Quest 的启发),启发了数以千计的类似游戏诞生。追其源头,是从更早的桌游开始。所以,我对这个类型的桌游做了一些研究。对于有兴趣的同学,我推荐 Youtube 上的 How to design a DECK BUILDING board game ,它做了非常不错的总结。我也是在看完这个视频后了解到一些过去没玩过的桌游。

桌游中的卡牌构筑机制,始于 2007 年的星际争霸。这是当年我最喜欢的桌游之一,曾经几个周末都和朋友玩它。它的缺点是需要特别大的桌面空间,还有几个肯花一下午时间玩上一盘游戏的朋友聚在一起。如今,大场地易得,玩友却几乎无法筹齐了。当时在玩的时候,尚未意识到其中的战斗卡牌玩法开创了一个新机制,只是觉得有趣:在游戏中,随着科技升级,可以从卡池中购买一些新的高级的战斗卡放到自己的牌库中,增加或增强自己战斗获胜的几率。这似乎是一个比扔骰子更好的随机方案,在此之前,同样需要花一整天玩的桌游 Axis & Allies ,就需要反复在骰子塔中哗啦啦的扔骰子。

真正第一个围绕这个游戏机制设计的桌游是 2008 年的 Dominion 领土。在领土之前,也有诸多用不同卡牌构筑成一个玩家自己的牌库的游戏。例如经典的万智牌和游戏王。但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万智牌这样的玩家牌堆构筑过程是在游戏开始之前,而领土这样的游戏是以固定几张基础牌组成的牌库开始,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牌库。这给了玩家全新的体验:不仅需要用精心组合的卡牌击败对手,还要选择合理的成长线路。在 BoardGameGeek 网站上,把万智牌的组卡机制称为 Deck Construction ,而将领土的机制归为 Deck, Bag, and Pool Building 。本文讨论的是后者,在这个机制分类中,构筑的是卡堆中的卡片还是黑布包里的指示物并不重要。它们都是把玩家每次选择的可能性放在一个黑箱中抽取,玩家可以自主的在游戏过程中改变这些选择的可能性:购买新的卡片、升级、销毁已有的卡片。btw, 玩万智牌的同学跟我说,万智牌玩家也不总是提前组好自己的牌去和别人玩,临时开包轮抽组卡也是一个特别流行的玩法。这个轮抽机制在 BGG 上被列为 Closed Drafting ,和它差不多的机制还有把卡片公开摆放在桌面上,玩家轮流选择,被称为 Open Drafting 。

Dominion 于桌游就像 Slay the Spire 于电子游戏一样,卡牌构筑机制迅速的启发了大量的新游戏,各种细节被不断的打磨、和其它游戏机制整合在一起。现在打着这个标签的桌游超过了 4000 个。为什么这个机制如此吸引玩家?我觉得卡牌构筑机制就像 RPG 游戏的升级过程,不同的是,成长的不是玩家操作的角色的各项数值,而是一组卡牌。玩家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能享受到这种成长过程。卡片又是一个极好的游戏规则载体:它可以把不同新奇的游戏元素写在卡片上,减少了玩家一次性学习全部游戏规则的成本。同时,抽取卡牌的机制让玩家同一时间面对的选择变少:玩家只能从手牌中的行动中做选择,而游戏本身却可以设计更多的玩法,却不需要一下全扔给玩家。相比传统的扔骰子制造的随机性,牌堆的管理给了玩家更好的掌控感:概率是不断变化的,可以随游戏进程被玩家操控控制。


卡牌构筑游戏发展的这十多年,围绕游戏过程中,玩家卡组如何升级,不断有游戏做出不同的尝试。

市场,就是玩家在游戏进程中可以获得更强力卡片的地方。最早的领土采用静态市场,游戏一开始就把 10 叠王国卡放在桌面,每叠都是完全相同的卡片。游戏的核心玩法之一就是每个玩家从这个市场购买卡片完善自己的卡组。静态市场的优点是增强了策略性。玩家在游戏一开始就可以考虑如何构建自己的得分引擎,每盘游戏都是在贯彻这个策略。这同样也可能是缺点:单局游戏内的变化不足。

马上就有很多游戏尝试使用完全动态的卡组:洗混一组各不相同的卡片,在桌上拍成一列,玩家可以自由选择购买。一旦一张卡片被买下来,就会从卡堆中再翻出一张新卡进入市场。通常,这个设计还会伴随着市场上卡片的动态成本:一般会让新翻出来的卡片成本较高,随着卡片被买走,大家不要的卡片会移动到低价区,甚至放上一些游戏内的资源在卡片上作为购买额外奖励。

完全随机的市场提升了游戏的多样性,也降低了策略性。尤其是单人模式下,很容易让赢得游戏变成看脸。所以,又有游戏尝试改进,混合静态市场和动态市场的设计:部分卡片是固定出现在市场上的,部分随机;或者把卡片分级分到不同牌堆里洗混;还有把市场上的卡片变成若干小组,只有一小组买空,才从未来市场由玩家自主选择新的一组卡片,等等。

购买卡片,从市场上摆放的明牌选择,也有游戏尝试变成在一个小范围暗抽。对于多人游戏,还可以设计为竞拍;或是针对不同玩家安排完全独立而不同的商店,这会强制玩家在同一局游戏中有不同的发展路线。每个玩家拥有独立的商店,也让玩家对战时,攻击对方商店中的卡牌成为一种玩法。

购买新的卡片在传统上会进入玩家的弃牌堆,需要玩家在用完当前的抽牌堆后才有可能使用。但也有游戏尝试购买卡后直接放在抽牌堆顶部,下个回合就可以使用,甚至直接进入手牌。为卡牌设计一个购买时触发一次性能力也是一个选项。由于桌游不同于电子游戏,需要玩家在完全熟悉规则后手动做所有的操作,所以设计更复杂的机制并不常见。在电子游戏中常见卡牌升级桌游中比较少见。但也有桌游会使用替换手牌的形式升级卡牌。

在卡牌构筑游戏中通常会设计一种货币用于购买新卡。领土采用的形式是金币卡,这种卡片除了购买新卡没有别的功能。金币不可跨回合累积,玩家可以购买单张面额更大的金币卡提升自己的购买力。也有游戏把货币变成 token ,允许玩家累积。在这种设计下,常见的是设计多种货币,并辅以某种兑换规则。规则一般不会让玩家累积太多 token ,策略点会设计在玩家需要更有效的积攒不同的 token 达成目标,兑换很多时候是低效的方案,让玩家不至于卡死。货币可以视为游戏中的不同维度的可以积攒的数值点。多种货币也可以让不同的牌组发展方向分散在不同点上,例如,买新卡使用一种货币、升级卡片用另一种、把弱卡移除游戏又是一种、战斗力、生命值都可以是不同的货币。在单人游戏 Legacy of Yu 大禹治水以及同一作者的 Shipwrights of the North Sea: Redux 中都有不错的设计。

也有不使用额外货币用于买牌的游戏。买牌的费用可以使用行动点或多余的手牌支付。这样,玩家在每个回合行动时就需要权衡是否需要减少本回合的行动去购买更强的卡为未来计划;或是需要扔掉未来机会和可能用到的卡片来支付购牌成本。

也有不通过商店购卡来改变卡组的游戏。比如 Coffee Roaster 咖啡烘培师,每个回合不断的从袋子里抽出 token ,可以合成、分解、保留代表咖啡豆的 token ,并在每轮结束时对本轮的 token 统一升值。当玩家自己决定结束这个过程后,再在最后一轮依次抽出 token 组成最终的组合计算得分。btw, 这种赌下一次抽牌会保持好运气的游戏机制被称为 press your luck ,过去在骰子游戏中用的较多,咖啡烘培师把它用在构筑类游戏中非常成功。同样成功的以 press your luck 为核心机制的电子游戏当属今年的最佳独立游戏小丑牌了,玩家需要通过有限次的弃牌出牌,尽可能的让牌型组成基础高分。


打牌环节也并非千篇一律。

典型的游戏会选择一张张卡片打出,每张卡片对应一个行动。多张卡牌及它们的次序往往会形成一个 combo ,获得比单张卡片效果更大的收益。但也有不少游戏设计成直接把一把手牌一次全部打出,根据其组合兑现效果。小丑牌就是典型。桌游中这两年评价很高的沙丘,也是会在回合结束时一次结算未打出的卡片上的整体效果。

对于单张牌的效果上,除了设计打出产生效果外,还可以把弃牌也设计一个效果。即,每张牌都可以有两个不同的效果(同时列在卡片上),玩家可以选择弃掉这张卡(不效果行动点)获得其中一效果,或是打出这张卡(消耗行动点或其它费用)获得另一个效果。这种多效果的设计,比较多见于有多种货币/资源设定的游戏中。玩家通常可以弃掉一些打不出的卡牌来换取一些不同的资源。

有些游戏还会设计超过两种使用卡片的方式:例如,打出并同时销毁卡片可以相比普通打出后回到弃牌堆的方式,多获得一些收益,可以让玩家杀鸡取卵来应对眼下的危机;支付一些费用把卡片打到桌面,让这张卡片在以后的游戏进程中持续发挥功能,或是在未来回合再使用它的一次性功能。

把卡片先打在桌面,之后再发挥卡片作用,这个点子比卡牌构筑游戏出现的更早。像万智牌和炉石传说等游戏,都需要玩家把随从牌先打在场上,再发挥作用。一些卡牌构筑类游戏继承了这个机制,但通常会做一些简化。这是因为,卡牌构筑类游戏,卡组是在单局游戏过程中进化的,把卡片一直留在桌面不太合适。Core worlds 就是典型,战斗部队卡需要消耗费用打在战区(桌面),之后在占领星球卡时可做一次性使用。但玩家不必在当回合使用,而可以选择保留在未来任意时机。在 Aeon's End 中,这个规则增加了变化。打在桌面的法术卡,可以选择放在 open 区一直保留到需要时使用,也可以用较小成本使用专注能力施法,但强制在下个回合结算,无法保留。

对于打出发生效果的卡片,传统的规则处理方式是暂留在桌面,待整个回合结束后同所有手牌一起置入弃牌堆,然后从抽牌堆补充固定数量的手牌。如果抽牌堆抽空,则重洗弃牌堆,形成新的抽牌堆。这里的每个细节都可以改变,尝试新的规则变体。例如:打出的卡片可以立刻回到抽牌堆,这样就让玩家在小牌组的基础上尝试更长的 combo ,同一个回合把牌组里的单张卡使用多次。还有许多游戏并不把抽牌堆重置为新的抽牌堆,而是把抽牌堆抽空作为推进游戏进程的一种方式,或是让玩家在抽空牌堆时直接失败。

还有像 Aeon's End 这样的游戏,完全不洗牌,需要完整决定每张弃牌的次序,待抽牌堆抽空时,直接把弃牌堆翻过来形成新抽牌堆使用。这虽然减少了洗牌带来的随机变化,但增加了玩家的策略深度:玩家需要一边打当回合的牌,一边为未来回合的手牌做规划。

传统游戏规则倾向于让每个回合相对独立,所以回合结束会弃掉所有手牌,下个回合再抽新卡。但也有许多游戏选择保留手牌,玩家需要做手牌管理。亦或是两者混用:玩家可以选择花掉一些费用保留部分手牌。有些卡片打出会有延迟效应,其效果是在下一回合发生。影响下回合的行动点、购买新卡的能力、抽牌数量等等。这样让回合之间构成更多的联系,玩家需要做较为长期的规划。


卡牌构筑游戏中,通常会设计一些对游戏进程没有好处,甚至是有负面作用的卡片,塞入玩家的卡组。以领土为例,得分卡只在终局积分时才有意义,打牌过程抽到卡组里的积分卡,纯粹是占据手牌位置,降低当回合玩家的能力。但得分又是游戏目的,玩家不得不购入计分卡。这种对游戏目标有高价值,但游戏功能为零或是很弱甚至负面效果的卡片,对游戏领先玩家有制衡作用。玩家可以是主动购入的,也会因为玩家间的交互行为被动加入(如领土中的诅咒卡)。在单人游戏中,也常见系统规则为玩家牌组添加许多这种负面卡片。

围绕这种负面卡片机制,很多后续游戏也设计出新花样。Heat: Pedal to the Metal 热力狂飙中的热量卡设计就非常有趣。这里推荐作者的设计笔记 ,值得一读。Heat 中的热量卡在回合结束后是不可弃掉的,需要特定的冷却行动才可以主动弃掉。所以,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累积了太多热量卡在手牌中,有可能面临整手牌没有行动卡可打(赛车过热),造成失控。同时,热量卡又是其它一些行动的费用,完全没有热量卡也无法让赛车跑得更快。这个设计真的是非常巧妙。


玩炉石传说的玩家都知道,并不是组足够多的强力卡片在卡组里就更强。反而强力卡组往往是牌的总数越少越好。所以炉石这类游戏会限制构成牌组的卡牌总数下限,而不对上限做限制。这是因为,卡组数量越少,手牌抽到计划内组合的概率就越大。但卡牌构筑游戏的单局游戏中,玩家卡组是不断变化的,通常以很少量的恒定基础卡组开始(传统上是 10 张),玩家需要不断的加入效能更高的卡牌,但又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卡组瘦身 Deck thinning 是需要设计的玩法。大部分卡牌构筑游戏,玩家裁剪自己的卡组都是提升卡组质量的总要途径。

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用购买新卡相同的资源去掉初期的弱卡,例如杀戮尖塔的核心规则里,就可以在商店花钱去掉不要的卡。把删除卡片的功能放在中后期的强力卡片功能上也是一种方法,或者放在游戏进程的阶段性奖励上。另一种方式是把裁剪牌组和得分结合起来,Dale of Merchants 商人谷里面玩家可以通过把一套组合集齐在手中 (Set Collection)然后移出游戏的过程即得了分,又对卡组瘦身。

并不是所有游戏都把 deck thinning 当作增强卡组的手段而鼓励玩家不断删除自己卡组里的卡片。比如在大禹治水中,更快的抽空牌堆意味着游戏进程加快,导致玩家没有足够多的行动次数来完成游戏。即使用不上商店中新卡片的功能,玩家也不得不持续购买新卡保持自己的卡组大小。同时,游戏规则也让玩家更轻易的永久移除卡片(获得临时的收益加成)。

毁掉卡片获得一次性收益这点,在单局时间较短的游戏中比较常见。这种游戏玩家往往洗不了几次牌,比如 Star Realms 中,每张卡片打出是选择进入弃牌堆还是移出游戏就是非常重要的决策点。


因为卡牌构筑这种机制非常受欢迎,所以慢慢的,出现了许多并非单纯围绕卡牌构筑机制的游戏。对于桌游来说,引入版图、棋子、这种混合机制的游戏就越来越多。基于版图的区域控制、走格子的竞速、工人放置都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于传统的领土类游戏,游戏目标通常是获得更多积分。但结合其它游戏机制后,游戏目标就多种多样了。

对于单人游戏(或多人协作)以及双人对战游戏,一种更常见的游戏目标是通过战斗击败对手。而战斗计量值是用 HP 衡量的。尤其是电子化以后,卡牌构筑类电子游戏大多数以战斗为主。使用不断成长的卡组,不断的击败一个又一个的 boss ,最终抵达终点,俗称爬塔。但也不乏星际孤儿和小丑牌这样桌游向规则的电子游戏。

同样是卡牌构筑机制,桌游和电子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因为载体不同有很大区别。

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差异是,玩桌游需要玩家先明白完整的游戏规则才可以开始玩,而电子游戏是逐步将游戏规则铺开的。这会带来很多设计上的不同。电子游戏会倾向于设计更多变化的规则,可以包含许多特例,因为它不必一次向玩家交代清楚。这些多半是为了增加玩家的沉浸感而设,也为了增加游戏时间。电子游戏玩家会更早更快的接触到游戏的核心规则,而主动忽略枝节问题,留待体验核心玩法的的过程种,同时慢慢学习新内容(如果游戏能持续吸引他)。过于简单缺少足够变化的游戏机制会让玩家提前流失。

桌游和电子游戏在交互上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电子游戏容易实现得比桌游对玩家更友好。程序会阻止玩家做不符合规则的行动,可以在玩家操作的过程中时刻给予反馈和提示。玩家能通过电脑的反馈来学习游戏规则(而不需要啃说明书)。但有些方面电子游戏也相对较弱,导致一些桌游电子化后反而体验下降。

例如,当同一时刻,玩家可以有多种选择时,玩实体桌游时,选择仅仅是玩家脑子里的一个念头,玩家很快就能决定哪一种生效。而电子化后,这些选择过程会变得非常繁琐。又比如,对于对战类卡牌,卡牌经常需要指定作用对象,在桌面玩的时候,选择过程非常自然,但在电脑上就会相当麻烦。对比炉石传说和万智牌,就能察觉到两个本质上相似的游戏,在规则细节的不同。

电子游戏的强项在于可以用程序辅助记录更多游戏信息。大多数细节玩家并不需要时刻关心,但需要时又可以随时关注。这些游戏状态信息背后的机制可以很复杂,但展现出来可以非常简洁。而在桌游中,任何游戏状态的变化都需要玩家主动跟踪。过于复杂的状态变化会极大增加游戏成本,还非常容易出错。

电子游戏还能非常自然的做单局游戏间的玩家成长,让玩家持续玩同一个游戏有不断的新体验。早期的桌游是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难度来适应玩家的成长,而近年来传承类桌游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桌游会额外提供一个剧本和若干传承道具。玩家每进行一局游戏,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通过剧本推进游戏进度,逐个取出道具改变游戏规则,升级自己的角色。

一个卡牌构筑游戏的构想

2024-12-11 17:17:57

这个月我一直在做具体的游戏设计。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真正独立设计过游戏,比我预想的难很多。

上次提到 ,我想做一个基于卡牌构筑( deck building )玩法的 Roguelike 游戏,但并非杀戮尖塔这样的卡牌战斗 (card battler )游戏,而更接近缺氧这种生存建造为主的玩法。游戏的题材还是 之前的构想 :维护一艘太空飞船在银河中探索。

经过一长段时间的思考,在扔掉了成打的点子,本子上涂写了半本手稿后,我感觉在这个游戏的设计上又推进了一点,现在有了一些更具体的玩法设计。今天总结记录一下:

这是一份核心玩法的草稿:

在有限回合内,通过组合手牌中的配方卡和物资卡,进行物资转换,最终获取需要的推进点通关。同时需要生成食物点维持游戏不败(生存元素),并获取科技点升级卡组(卡牌构筑)。

游戏里有如下概念使用数字而不是卡片表示:

  • 食物:每天扣除,一旦归零,游戏失败。
  • 热量:控制一天(一个大回合)能执行的行动次序。超过这个次数会导致飞船过热,强制结束一天。
  • 能量:控制一天能执行的弃牌次数。
  • 推进:一个关卡需要的进度指数。
  • 科技:用来完善卡组,获得更高的效能。

游戏进程以关卡形式进行。每个关卡分为大轮(天),每天分为若干小轮。游戏过程比较接近小丑牌,大轮相当于小丑牌中的一小局,小轮相当于小丑牌中的一次出牌或弃牌行动。

在每个关卡开始时,系统会产生一些事件卡放入环境。事件卡是一种特殊的配方卡(后面会介绍),在使用掉之前,不会自动销毁。事件卡是游戏随机性和可重玩性的主要来源,玩家需要每局游戏面对的事件卡来做不同的决策。

进入关卡后,游戏进程为细分为天,每天会按以下步骤依次执行:

  1. 发电和冷却(后面会涉及电力和热量概念)。

  2. 生成玩家卡堆:

    • 依据飞船上已经安装的设施,生成若干配方卡。每台机器对应一张或多张配方卡。
    • 飞船上仓库中的物资提取为物资卡。
    • 讲配方卡、物资卡以及当前环境的事件卡放在一起洗混,生成这一天玩家可用的抽牌堆。
  3. 玩家以小轮打牌,每个小轮可做下列事情,不断重复,直到无法行动或主动结束一天。

    • 自动补牌到手牌上限。
    • 玩家选择若干张卡片。
    • 玩家可以选择弃掉这些卡片,同时补足手牌。所弃掉的配方卡销毁;物资卡回到仓库;事件卡回到环境。
    • 如果选出的卡片组合形成一个合理的配方(通常由一张配方卡和若干物资卡组合而成),则执行一次配方转换。事件卡、配方卡和物资卡销毁,配方结果对应的物资进入仓库。有些配方不产生物资,但产生推进点、科技点或食物,这些累加进数值条。
    • 对于每个弃牌操作,扣除一点电力;对于配方操作,增加一点热量。当电力为零时,玩家不可再执行弃牌操作,当热量达到上限,飞船过热,结束这一天。玩家也会有手段提前结束一天。
  4. 当一天结束,系统做一次结算:

    • 所有没用完的配方卡销毁,没用掉的物资卡回到仓库,但超过仓储上限,额外的物资会被销毁。
    • 扣除食物点,当食物到零时会输掉游戏。
    • 如果累计的推进点达到要求,进入下一关。
    • 玩家可以利用科技点制造新的设施。

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是资源转换。资源的原始来源是环境的事件卡提供的。执行事件卡上的配方(往往不需要原料),就可以获得一些原始资源矿石。飞船的设施提供了不同的资源转换能力。根据抽到的手牌,玩家可以选择和筛选要执行的转换公式。但因为原料是有限的,所以无法无限生产。

在默认规则下,一次物资转换的结果需要第二天生效(生成的新卡片不会立刻进入抽牌堆),所以玩家必须通过几个回合才能达到阶段目标。

玩家的转换目标分为三个方向:其一、维持游戏不输的食物点;其二、推进游戏进程的推进点;其三、用来更迭升级能力的科技点。玩家应该妥善分配这些原料,在不输掉游戏的前提下,尽快提高自己的转换效率,最近得到足够的推进点赢得游戏。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基于卡牌玩法的资源转换游戏。游戏过程有点接近小丑牌(打牌,弃牌,寻找合适组合的部分);但目标并不是积分,而是通过高效的资源转换达成游戏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又有点类似香料这个桌游游戏。

玩家在短期行为上,和小丑牌一样,有累积卡牌获得更好的牌组和兑现现在的手牌,稳定当下的收益,这两个选择;在长期行为上,要决定是把资源分配在生存、还是发展、又或是推进游戏进程三个方面上。

我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核心规则是成立的,它符合席德梅尔所述:游戏是一系列有意义的选择。当然,是不是有趣,还需要做出来看看。


在这个核心规则下,有可能扩展一些周边系统,丰富游戏的玩法。例如:

  • 增加船员的设定,每个船员对应一些能力,矿工可以做更高效的矿石转换,机械师可以让不同原料相互替换,飞行员可以更高效的获得推进点,等等。船组的构成决定了食物的消耗。
  • 每张配方卡上有多组配方,玩家可以用单张配方卡搭配不同的物资卡组合,产生不同的转换效果。
  • 关卡条件更为丰富,不仅仅计算单一推进点数,而是需要更多生产出来的物资组合。
  • 事件卡兼顾战斗玩法。例如消除一张事件卡需要对应的弹药和武器;不消除的事件卡会对飞船造成破坏。

卡片的设计围绕配方设计来做。初期可能会参考异星工厂新资料片的太空设定,只有三种基础矿石:金属质矿石、碳质矿石、冰质矿石;从三种矿石中可以产生非常丰富的物资卡。矿石之间也可以通过配方相互转换。但受飞船设施槽位的限制以及仓库的容量限制,每天玩家的抽牌堆不可能太多,但是不同天之间的抽牌堆是不同的。玩家在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冶炼矿石、直接中间件等等)。继而完成关卡的大目标。最终赢得游戏。

这会是一个有重玩价值的 Roguelike 游戏。一局游戏时长希望不超过 2 小时,最好可以在 40 分钟完成。反过来估算的话,大约是 100 个小回合左右。玩家在局内发展轨迹除了受随机的事件卡影响(事件卡可能会带来一些新奇的设施),还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科技树。每局游戏玩家不能爬完整个科技树,但可以自主选择科技树的一部分设施发展路线。如何选择是由当局玩家碰到的事件及事件带来的不同收益决定的。


我知道设计好玩的游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个游戏做下去很可能和上述玩法截然不同。不过没关系,就当是个开始吧。基于卡牌的游戏好处是不需要写复杂的程序实现,可以先动手做一张真正的卡片玩一下试试。

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桌游设计的文章和讲桌游设计的视频,非常有启发。下一篇 blog 会谈谈它们。

痛风

2024-11-29 12:52:13

十月底的周末带娃去岩馆抱石时就觉得不太对。左脚的大拇指根部隐隐作痛,爬了几条线就歇着了。第二天自己去爬高墙,好像更严重了点,干脆回家休息。

这几年体检查出来尿酸过高(500+)。医嘱是注意饮食,已经没再喝酒,也不吃海鲜和动物内脏这些高嘌呤食物了,虽然我挺喜欢吃的。这次不算是第一次疼,去年疼过一天就好了。但这次比较严重。感觉和那几天有朋友从江苏快递了几只大闸蟹有点关系。接下来几天左脚明显肿了,几乎无法走路。脚很疼,不过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比不了那次尿道结石 的痛苦。我乐得在家打游戏,反正出门是不用想了。

果然和网上说的一样,大约 3 天就消肿,5 天左右就不是很疼了。走路时还能感觉到没完全好,但不影响出门散步。中间去岩馆了两次,爬些不太难的线路问题不大,但如果动作过于依赖左脚时,一发力还是有点疼。

上周末赵青约我去英西野攀,我估计问题不大。这周二出发。英西今年三月出了一起安全事故,一个商业团体阻止小孩攀岩时,落石砸死了下面的一个小孩。在餐馆吃饭时听老板八卦,事后带团的、学校、以及当地政府等几方一起一共赔偿了三百万,然后政府便禁止了野攀活动。最著名的大庙岩场被封了起来,运动攀线路上的挂片也拆掉。这事过了快一年,据说现在政策有所松动,明年或许能恢复。现在一些过去不常去的岩场也逐步恢复了。

我们依旧住在纹图石。周二只有我们两个住客,原计划上燕子岩的,老板 BoBo 推荐我们去小庙,她最近修复了那里的线路。小庙有五条线,5.9 到 5.12 ,线路比较简单比较适合我。下午她和我们一同去的。依稀记得十多年前来过一次,那时云豆还没出生,老婆还是女朋友,便在这里爬过。那天太阳很晒,我仰着头看着岩友磕那条 12 的线。而这次天气很好,没有太阳直射,甚至有点冷。我先爬了那条最简单的 5.9 线路,手指都是僵硬的,摸着石头完全没有知觉。下来后感觉身体热起来了,便试着右边难一点的。再爬之时,左脚一发力就感觉坏事,突然又感觉到那种钻心般的疼,左腿小腿一下就软了。线路没完成,下来就瘸了。

原以为休息一晚就能好。晚上九点就睡了,三点醒了喝了口水一觉睡到八点半。好消息是这次脚没肿,坏消息是脚趾似乎更疼了。周三我们上了燕子岩,Bobo 带的路,还借了把登山杖给我。我过去有一根,但不太喜欢用。这次发现有把登山杖真的能轻松很多。上燕子岩的山路颇有几分野趣,比上六盘山的牛鼻洞轻松很多,大约只有 5 分钟的山路。但不少地方需要手脚并用,爬起来兴致盎然。这天有珠海的四个岩友,两男两女,是岩馆的教练。带队的比赵青水平略高,这次来磕一条 13 的线;另外两人比我的水平好一些,他们头一天在磕那条 5.11b 的狼人,快挂都还挂在岩壁上。我试了一下,起步颇有难度,差不多是抱石馆里 V3+ 的线路动作。我左脚完全废掉,一点都吃不上力。只有这个时候才发现,平时虽然脚法不行,都没感觉到攀岩用到多少脚趾的力气,但真的少了个脚步支点,差别真的巨大。靠拉快挂,一步步几乎全程引体的方式顶绳分完了线路。琢磨了许多奇怪的动作,只用到右脚发力,或是用左脚挂脚。Bobo 在下面笑谈,如果我这样能爬完这条狼人,这条线可以考虑换个名字叫通风。

后来又试了一下右边略微简单一点(5.11a)的千里走单骑,少了左脚尖发力还是不太行。不过试了许多动作,很有启发。想起 2005 年在杭州时,岩友小 D 脚受伤了两个月,结果反而指力大涨。不少动态跳跃的动作都改为锁定完成。

一共在英西爬了三天。在左脚无法使用的状态下,还是顶绳摸了不少线路,完全超出了预期。希望下个月能康复,再去一次吧。

异星工厂太空时代游戏总结

2024-11-20 14:16:26

在马山攀岩的最后一天,异星工厂的太空时代扩展包发售了。回到家中就开始玩,肝了 300 个小时,前天晚上终于通关了。准确说是系统告诉我赢得了游戏,但我知道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和原版一样,虽然发火箭名义上赢得了游戏,但白瓶科技是在火箭之后才有的;这次抵达了星系边缘就告诉我赢得了游戏,但钷素科技包(黑瓶)的原料都没见到。不过,我得暂时放一放,最近在这个游戏上花掉了所有时间,都没做别的事情。先写一篇总结,最近的体验太多,需要记录一下。不然热乎劲过了就忘了。

虽然太空时代最精彩的部分在五个风格迥异的星球,让玩家体验不同的方式玩这个游戏。但我想先谈谈 2.0 在基础系统上所做的工作。


去年我们做 Red Frontier 时,我就想去掉玩家操控的角色,以上帝视角来玩游戏。

虽然过去异星工厂也有 Brave New World 这样的 Mod ,去掉了玩家角色,但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无人机完成的。我试过一下,相比有玩家角色,它的操作并不舒服。虽然在游戏初期,操作一个 Player 在地图上跑来跑去有点烦,但真去掉了这个 Player 反而不知道游戏该怎么玩了。我觉得是因为通过无人机下达指令,反馈不够即时,这有点像 RimWorld 或缺氧那样控制工人间接完成任务,玩起来总有点别扭。而操控 Player 虽然有跑路的烦恼,但同时也限制了同一地点能做的事情。在同一时间,玩家的选择变少了,精力可以聚焦在有限的选择上。

其实在原版异星工厂中,通过雷达(开启远程地图上的视野)、布置无人机平台和维修无人机(用来代替玩家的建造操作),再放几个黄箱(用来做物流中转),玩家几乎可以做任何远程操作。再有只机器蜘蛛,几乎不需要 Player 到场。但实际上我玩的时候,还是需要指挥小人去到每个场地(尤其是在太空探索 Mod 中)工作。这次的 Space Age 这个扩展包专门为太空平台设计了专门的远程操作模式,很好的回答了该如何设计无角色模式该怎么交互。

我觉得这个模式的创新玩法在于禁用了无人机,同时没有了箱子作为物流中转,整个基地(太空平台)只有一个大的枢纽(唯一储物箱)。这个枢纽就像是 Player 的背包,在手操时,玩家有且只有它做中转地。这就极大的减少了手动控制上的选择:

  • 枢纽(以及所有箱子)中的物品都是自动合并,自动排序,不再支持手动指定每个格子。
  • 点击有物品的物品格,就可以把物品转移到枢纽中。
  • 选择面板上的物品图标,再点击目标格,就可以把对应物品从枢纽移到对应位置。
  • 拆掉建筑时,建筑及其建筑的附属物品回到枢纽中。
  • 如果操作会向枢纽转移物品,这时若枢纽空间满,这个操作会被挂起(界面显示一个红叉),直到有足够空间才会继续。
  • 某些物品,例如矿石,设定了间接转移时直接销毁属性。即,如果一个操作本应间接导致这个物品应该回到枢纽,就销毁它。这防止了拆除一条装满矿石的传送带因为枢纽空间不够而拆不掉。

一开始玩的时候可能还不太适应,但熟悉了以后还是挺方便的。或许这个模式还不够好,但我看来(尤其是自己设计过一版)已经尽最大可能把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我曾经想在我的游戏中设计一个类似的东西,改了三四版都不太满意。


液体在原版中我觉得有缺憾,尤其是太空探索这样的 Mod 大大增加了液体的总类数量,在太空平台上经常报告因为会连接不同液体而禁止修建一节管道或带液口的机器,烦不胜烦。而实际上因为有多种液口的机器在修建后是允许旋转的,事实上又可以把多种液体管道混接在一起,一不小心就让水管中充满了油。我在自己的游戏中也尝试改良过几版液体管道的交互,最终也不算满意。

我对异星工厂 1.0 的流体系统有过深入研究 ,自己实现过一次,知道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

这次太空时代给出的答卷是,去掉修建时检查不同液体连接的限制,让玩家自己处理液体混道的问题。同时在水泵上增加了过滤器,帮助玩家处理这个问题。我试了一下在太空平台上利用两条主管道(一进一出)联通平台东西两区的三种液体,加了很少的信号控制就可以完美工作。这让人感觉,2.0 简化了流体规则 是有意义的。我认为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把 1.0 中难以预测(但看起来更真实)的流体行为变得更加确定,玩家可以在确定性上自己解决复杂的流体混道,实际上扩展了玩法。这次的混道控制其实在 1.0 中也是可以通过信号控制完成的,但不够确定(尤其是用水泵抽干管道中的液体方便引入新液体无法准确控制)所以事实上没人会如此操作。


2.0 这次极大的增强了信号控制。作为老玩家,迟早会用信号控制来实现复杂的自动化。我一开始就按 1.0 的思路去做信号控制,玩着玩着才发现 2.0 提供了更多便捷。

信号线以及电线不再需要消耗实体物品,这在搭建信号网络时少了很多烦心事。

新增了选择运算器可以直接对信号排序,筛选出指定信号,这个在实现回转寿司带时简直是神器,再也不用连一大堆比较运算器了。原本有蓝图支持,设计好一些控制模块也不是难事,但在太空平台上寸土寸金,能用一个原件就解决问题简直是太棒了。而传送带也可以以整条为单位读取信号,再也不用一节节的连接信号线。过去要摆上一大摊才能把多种物品混装在同一条传送带上,现在只需要两三个元件,简洁了很多。

回转寿司带的要点在于不用装满、每种物品都有一点,这样才能让不同机器都可以共享物流。多用于制造效率要求不高,但种类很多的场合。太空平台上使用它可以让布局紧凑美观。因为太空平台上禁用了无人机,而箱子只有唯一枢纽,最多就 32 个口。如果想扩展储存空间还需要占用 2 个。做个复杂工厂需要仔细计算枢纽的每个出入口的使用。过去用两个长抓可以从一个出口分出两种物品,而 2.0 中可以直接通过信号控制爪子的筛选器,方便了很多。理论上可以通过信号控制从一个出口拉出任意种类的物品,用过信号后,我在游戏中几乎不再直接设置爪子的信号条件了(直接把条件放在外面,控制爪子的过滤器更有弹性)。

这次可以从机器读到更多信号:包括爪子的抓取物、机器的储存箱、核电站的温度等等,大大简化了过去需要通过间接控制去构造的复杂机构。例如以前想节约使用核燃料棒(不烧过头)何其麻烦,现在直接读取核电站的温度和储备燃料数量就够了。

同时,2.0 又可以用信号控制更多事情,而不仅仅是开启和禁用机器。生产机器甚至可以用信号去换配方,可以实现在太空平台上用几个机器生产多种类物品。由于更换配方也变成了自动化的一部分,这次的机器的基础设定也完善了。过去每个机器只有燃料箱、输入箱和输出箱,分别储存燃料、原料和产品。这次增加了第四个回收箱,用来保存由于更换配方导致的多余不用的物品。回收箱我在设计自己的游戏中也有类似设定,但没有异星工厂 2.0 中的规则完善。


以上是我对 2.0 核心系统的改进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其实还有很多交互上的小细节(QOL),大大提升了游戏体验。例如物流在视觉上的呈现,地下管、液管的连接都可以一目了然;蓝图提供了参数化控制;火车可以远程驾驶;无人机建造过程增加了强制替换指令等等。数不胜数,无法尽数列出。

下面再谈谈太空时代增加的新玩法。


品质系统准确说并不是 2.0 的核心系统,准确说是作为一个 Mod 的形式引入的。品质系统有人爱也有人恨,总的来说我是很喜欢的。

  • 通过品质插件,有概率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 全部用同一品质的原料可以制造出相同品质的产品。但配方必须准确指定品质。
  • 液体没有品质。
  • 高品质物品能扩展某种特有属性,比较有用的有电线杆,可以通过提高品质增加覆盖范围与连接距离。在太空探索 Mod 中,远距离大范围电线杆深得我的钟爱,这次通过提高品质实现了。个人装备的品质提升增加了我的不少游戏时间:武器可以提升射程、无人机平台可以增加直接控制的无人机数量等等。

和大多数游戏的相同物品升阶系统不同。很多游戏可以通过巨量低阶物品合成相同的高阶物品,但品质系统的品质提升是在生产环节中进行的。对喜欢大规模自动化产线的爱好者来说,品质插件就是毒药。因为原本生产线最难处理的就是副产品,而品质插件的引入相当于给每个环节都增加了相当多种类的副产品:虽然手动操作时,低概率产出的高阶产品是个欣喜,但高阶原料是不能在低阶配方中使用的,掺进一个就会堵住产线。这是自动化线最不想要的。

而稳定生产特定品质的产品需要一致品质的原料。由于高品质原料的产出不确定(概率决定),所以规模化下难以计算。

流体无品质的设定是神来之笔。因为在生产链上只要有一个纯流体原料的产品,就无法靠输入稳定品质的原料得到稳定产出。例如钬板只靠钬溶液生产,而钬溶液通过钬矿石熔炼。这就导致了高品质钬矿石其实对生产高品质钬板毫无作用,反而需要大批化工厂分门别类的熔炼钬矿石(每种品质矿石处理需要针对品质的配方)。

品质系统很好的为游戏提供了“多种有意义的选择”。

玩家可以通过漫长的生产链,在每个环节上增加品质插件,各个环节都有机会提升下一级产品的品质,但增加了产线的不确定性导致设计产线的难度;也可以先批量生产固定品质的原料,再用稳定的方式合成同品质的下一级物品。

加入回收机的设计,即可以逆转大多数配方,以 1/4 的概率返还原料,为玩家设计超长产线提供了可能。玩家可以无限次的生产、分解物品,在这个过程中缓慢提高品质,同时不产生太多低品质副产品;也可以通过扩大低品质产品的生产规模,精选出其中高品质产品,这个过程需要的产能小得多,但需要额外考虑低品质产品如何消耗以适应自动化生产。

在游戏过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获得不同物品的高品质版本的方法不同。不是简单的想办法得到一批高品质原料、如传说级铁板、铜板、石料就可以加工出一切传说级物品的。前面提高用钬溶液阻断钬矿石和钬板之间的品质生产链就是一种手段。

而像制造生物实验室的异虫卵、制造蜘蛛的鲜鱼、制造装甲的核燃料,获得这些原料的高品质版本都非常困难。以至于有个成就是“吃下一条传说级的鱼”目前几乎没看到有人达成。


太空时代本质上是建立在核心系统上的官方 Mod ,这和玩家 Mod 并无区别。让核心系统围绕 Mod API 进化而不是不断在核心上增加新的游戏内容,是异星工厂最为独特的地方。

玩家一砖一瓦搭飞船去不同星球探险,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太空探索这个 Mod 把这点实现的相当好。迷上异星工厂,我就是从太空探索 Mod 开始的。但这次官方的太空时代并不是太空探索的重复。太空时代想提供给玩家的,我认为是:对于不同的基础条件的环境,应该如何建立起可以加入太空物流的自动化产线,把这个环境下的独特产品输送出去。

相比太空探索,太空时代完善了飞船运力设定。没有太空探索中的轨道物流,一切只能靠火箭。计算太空物流成本贯穿游戏始终。这也为不同星球不同环境的经营奠定了基础。如果物流太廉价,不同环境就没有了区别。

太空时代提供了五个截然不同的环境。

新地星就是原版的环境,有无限的水,无限的地盘,生产会导致污染引来虫子的进攻。玩家需要以铁、铜、石、油四种原料为基础建立起产线。但为了加快玩家融入核心玩法的速度,太空时代大幅度的简化了新地的科技树。现在只需要研究到第三种科技瓶蓝瓶,即开采了原油后就可以发火箭上天了。配方上也大大的简化。但同时把高效的防御手段(重炮),改造地形的能力(悬崖炸弹)从前火箭时期去掉,移到了太空时期。

原本的 1.0 里,不加 Mod ,不做千瓶工厂,原版的生产线就不难搭建。而这次太空时代中,初期在新地游戏,更是轻松了许多。

新地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电是怎样来的,怎么平衡污染导致的虫子进攻强度。电的问题大体上有两个方案:用大量地皮铺设太阳能板和开发核电站。玩家在这里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占地面积大导致需要防守区域更大;核电站的设计有很多乐趣和变化,但不如太阳能农场易维护。尤其在太空时代里,太阳能版和电池的生产配方简化了不少,量产非常容易。而发展核电的难度则相比 1.0 并没有简单太多。

雷神星、祝融星、句芒星三者是并行开放的,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次序。先开发哪一个,都可以对另外两个的开荒有额外帮助。这比线性选择好得多。从这点上,看得出来受太空探索的设计思路影响很深。但太空时代为不同星球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游戏环境。

在雷神星,电力几乎是无限的,而水变成了珍惜资源。取代水的是无限的重油。这让游玩思路发生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生产线倒了过来。在这里引入和回收机,用来逆向所有的生产配方,当铁板是从齿轮逆向出来、铜板来自于铜丝、蓝片和红片变得廉价,绿片变成了生产链的末端,一切都不一样了。

雷神星的游戏主题是副产品处理。矿产原料一下就给了 12 种,如果在生产链的前端加入品质插件,那是海量种类的原料。处理多种原始矿产这个主题,我在太空探索的地核钻机中玩过。如何消耗干净所有的矿产是个很有挑战的玩法。

祝融星也缺水,但铁铜石这些原料变成了几乎无限。从岩浆提取出铁水和铜水,同时副产品产出石头。基于流体原料搭建产线很不一样。这个思路可以一路延申到太空平台上:太空平台只有枢纽一个储物空间(但后期增加了传送带的堆叠上限后,也可以看成是箱子的等价物),但液体可以分门别类用不同的管子储藏。而锻造机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型容器使用,在太空平台上,使用铁板的产线可以围绕一个生产铁板的锻造机建设,而铁板锻造机之间则可以用管道联通。

祝融星开荒最大的挑战是撼地虫。这个概念明显来源于沙丘。在开荒初期,玩家开着车跑去矿区,蓝图一铺开始采矿;人得照看着,虫子一来,赶紧拆掉矿机跑路。这个时候,连背景音都是咚咚咚的沙锤声。

干掉掘地虫同样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它的电击抗性比较低,如果先完成了句芒开荒造出特斯拉武器会简单一点。但我的选择是从新地运来铀矿石合成原子弹,一发致命。在原版游戏中,我几乎没有制造过核武器,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

句芒星加入的变质系统是三个星球中(我认为)最有趣的。简单说就是句芒的大部分本地原料和产品都是有时效的,过期不用就会变成另一种东西。这带来的产线设计思路上很大的不同。过去简单的把原料往传送带上一堵,只考虑带子和爪子这些物流元素的带宽已经行不通了。需要仔细计算物流时间。

大多数东西是越新鲜越好,需要防止变质。不新鲜的东西制造出来的东西也不新鲜,生产链一长,最终的产品科技瓶的保质期就会大有不同。再加上太空物流时间,抵达新地科研时的效能会大打折扣。像虫卵这样的东西,变质后变成虫子会更加麻烦。句芒和新地不同,虫子几乎是不会主动骚扰你的,变质产生的威胁才是主要需解决的问题。而另一些东西又需要变质产物,比如铜矿和铁矿,就是细菌变质来的,还需要专门用一个容器等待它变质。

从空间到时间的产线搭建思路是个巨大的转换,带来的游戏体验非常不一样。在游戏的中后期,跨星系工厂的整体自动化运转,最需要玩家关心,不断检查的就是句芒星这个环节。

另外,在句芒星开荒时,电力非常有限。农业产能却是无限,不需要考虑其它环境中矿采光了需要开新矿的问题。大部分的机器都是靠额外的营养素而不是电力驱动的。这有点像原版中前电力时期的燃烧机。这种不依赖电网的玩法过去在一些 Mod 中很流行。著名的工业时代就是用管道蒸汽驱动蒸汽时代的。而用传送带输送营养质,同时考虑营养质变质问题比管道蒸汽更有挑战也更有趣。

最后的玄冥星开荒,我玩的时候最为容易。主要是有先玩的玩家告诉我很难,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反而很轻松的渡过了开荒期。

前几个星球开荒,如果飞船从外部做一些补充可以跳过很多难的部分;但什么都不带,从降落开始从零开始建设也是可以挑战一下的。但玄冥星必须从飞船上空投资源。尤其是轨道上不自产石头,基建必须的混凝土只能通过星际物流补充。

玄冥星的主题是热能处理。在原版中,只有研究核电站建设时才会好好研究热能传导的机制。或者像我这样像做一个类似的游戏,动手实现一次才知道热传导和液体物流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热管没有地下管道,必须在地面格连接起来,其它物流系统都需要为它让路。玩过玄冥星后,相比前段时间玩过的 Frost Punk 2 ,这才是真冰气时代嘛。一切机器都需要挨着热管,否则就会冻结而停工。

热管要需要发热塔保温,温度随着时间流失,所以热管面积越大流失越快。而发热塔要填燃料,本地燃料来自于炼油,但炼油需要电。发热塔需要把温度升到 500 度才能开始发电。整个循环依赖链条一不小心就断了。带一个核电站和足够的核燃料以及一套火箭发射平台去开荒会容易很多。但我自己玩的时候忘记了,等到空投到玄冥星已经回不去了。就此体验了一把基地冷启动的过程。靠太空船上空投的一点点碳(还需要留一些造炸药防御轨道上的陨石)把发热塔烧到 500 度是很有技巧的,必须让燃烧速度大于热量散失速度。先烧 165 度用普通锅炉蒸汽发电或许是一个选择,但制造锅炉用的石料很难记得带上。

玄冥星的体验很奇妙。在开荒期,电用起来要精打细算。运营个无人机平台都是奢侈之举。因为机器和传送带管道都必须紧挨热管保温的设定,平时很少用的长抓一下子就变得有用起来。物流布局方案也变得很大的不同:一切都围绕着保温(更少的热管面积)来设计。而到了核聚变科技出现,电又变得异常廉价,整个基地都值得重新设计。


总的来说,这次太空时代给我的体验就是官方主导着往精巧的小工厂设计上发展,而非不断扩大规模在不同层面实现自动化。这恰巧对上了我的胃口,所以 300 小时的通关过程一直充满了乐趣。

太空时代很好的解答了在太空探索中提出的问题:

玩家为什么要在多个地方经营多个工厂?因为每个地方都又独特的产品,高昂的星际物流成本导致基础产品必须本地生产。

怎样避免建立多个工厂的体验重复?提供截然不同的环境和独立的规则,给出不同的挑战。

随着不同地点的数量增多,不断增加玩家的心智负担如何解决?每个环境最终都可以达成完全自动化,只要不需扩大生产规模,就可以稳定运营下去。任何自动化工厂都会有纰漏,玩家只需要低频率维护,每次找到影响自动化的点即可。像新地控制污染防守虫子这样的玩法就不必扩展到其它星球,污染不需要是核心玩法规则的一部分,它只是一个特有环境玩法。

完善远程控制的交互,这样玩家就不需要在游戏世界里不断奔波。


虽然太空时代只是原版的一个 Mod ,它是官方出品,其实和一众玩家 Mod 地位并无太大区别。但不愧是做了几年,最终带给我太多乐趣。非常期待玩家社区受它的启发制作出更多好玩的 Mod 。

一些进展

2024-10-25 15:57:44

最近去了一趟南宁马山县。攀岩一周,身体很累,心里很舒服。这周除了爬石头,什么都没想,脑子全部放空了。

“一款好游戏,胜过两款伟大游戏”…… 这世上最容易做的就是“多”,如果我们不小心,就可能会把三四款游戏都塞进一个游戏里。有时候,决定什么内容不该加到游戏里,比决定什么内容该加进入更加总要。—— 《席德梅尔的回忆录》

这几天,读了本书《席德梅尔的回忆录》:《文明》是在陪产假中诞生的,它一开始更像是《铁路大亨》的延续,一个全球规模的《模拟城市》,一个实时模拟游戏。它开发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一度项目被搁置。而重新继续这个项目后,经过了搁置期的思考,才试着将其改为回合制游戏。

席德还有款失败的作品《恐龙游戏》,他从 1991 年开始鼓捣这款游戏的原型,到 2000 年第 6 届 E3 展后彻底放弃。一开始几个版本像是恐龙版文明,核心玩法是基因衍化,但随机基因突变并不好玩;其后简化了复杂的规则,却变得很无聊。“好像不是你在玩计算机,而是计算机在玩你。如果游戏要一下子表达太多东西,那简化游戏设计会有帮助;但如果你在一款回合制游戏上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你就会希望能够控制所有有趣的决策”。

回合制走不通,游戏原型转为了即时制。席德之前就有一款成功的即时制游戏《葛底斯堡战役》。但这个《恐龙争霸》却因为恐龙题材难以嫁接足够多的远程武器以至于无法平衡。

然后,这款恐龙游戏又演化成了口袋妖怪,或是更接近恐龙万智牌。平平无奇的“借鉴”让这款游戏毫无新意。卡牌形式很好玩,但是“这些卡牌的互动方式与《万智牌》太像了。如果你能加入自己的想法,那借鉴一点创意是可以的,但我从来不觉得恐龙游戏有足够多的新元素可自证清白。”席德忍受不了这一点,最终彻底放弃了这个项目。


当我重新拾起自己项目的思路,我觉得我希望它还是一款以策略(而非成长)为主的游戏。我希望单局游戏时间不长,而玩家会面对多种有意义的选择,没有最优解,而是在风险收益间权衡,为长期做规划,同时应对短期挑战(控制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游戏会有很多随机元素,随机意味着不确定行,玩家一定程度上是在做风险管理。这让想到《Rogue's Tale》,虽然从 steam 评价上看是毁誉参半,但我非常喜欢它。

如果投骰子产生的随机数难以把握,靠自己构筑卡组,以抽卡形式来控制随机性或许更容易接受一些。我很喜欢桌面游戏《Dominion》,所以第一次看到卡牌构筑形式的《杀戮尖塔》时就立刻爱不释手。我想可以考虑一下这种形式的策略游戏。在 steam 上用关键词搜索时,看见了《星际孤儿》。正好,它也是一款以太空船为主题的生存游戏。玩了一百多个小时后,我觉得非常对我的胃口。它也是一款卡牌构筑游戏。steam 评价不算太好,但我不赞同多数差评的意见:它其实不是一款看脸的游戏,虽然看起来系统会刷出一些难解的事件、商店里买不到需要的牌,但这恰恰是玩家需要做“风险管理”的部分。会玩之后,默认难度其实非常简单。真正的难度是从第四级难度开始,需要精心策划每张出牌。

它绝对不是又一个“杀戮尖塔”,其创新点在于“需要玩家持续规划几个回合出牌次序和组合”。而把规划周期拖长看,随机性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玩家要做的是留足备用方案应对不同的可能,并用各种手段消除随机性增加确定性。同时,某个时候不打某一张牌这个决策的重要性就提升了。这在杀戮尖塔类游戏中是比较少见的。

我很喜欢这个游戏策略性带来的感觉,当然,我也不想换个皮再做一个,更不是再来一个杀戮尖塔。只是想到用卡牌形式来玩游戏比较有趣。


初步的想法是设计一些足够简单的卡片,用卡片组合的方式来触发游戏中的行动。把卡片分成几类:房间卡、行动卡、物品卡、船员卡。大致对应地点、行动主体、行动对象和动作。打出一串卡片来完成各种操作。例如,在空房间安装一台机器,需要指定位置的房间卡,安装这个行动,需要的机器卡;而机器则是通过(装有生产机器的)房间卡,操作行动,蓝图和材料卡片可以创造出机器卡放入卡组……

而系统扮演的是一个不对称规则的对手,由设计者实现设计好一个个情景的卡组,洗乱后以机械规则一次打出。玩家就可以看到系统发出的陨石、磁暴等等危机以卡片形式打出。

在游玩过程中,玩家还是在指挥着船员在太空船上进行建造、科研、制造、休整、战斗这些工作,只不过以打牌的形式表达。因为行动被拆解为简单元素,类似 RTS 那样点选一个单位,选择行动及其目标被拆解为多张卡片;每张卡片只有一些基本元素,但组合能表达的行动会很丰富,这样卡组不用太大,避免了巨量卡片组成的卡组不可控,而抽卡机制又保留了一些随机因素。多张卡片的组合使得玩家需要规则几个回合的操作:保留哪张,丢掉哪些,筹齐想要做的事情。

卡牌形式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先做一套实体卡来试试玩法。现在有《Tabletop Simulator 》这样的神器,根本不需要剪刀和画笔。

btw, 似乎卡牌游戏用不到 3d 场景。接下来我还想找个时间好好为 Ant 实现一套 2D 管线,或者直接从里面抽出需要的代码来,重新做一个简单的 2D 引擎。

我对电子游戏的分类

2024-10-11 14:03:42

“首先,设计师创建了一些游戏机制。然后,他们把这些游戏机制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虚构元素包装起来。在游戏过程中,这些机制之间会产生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会触动玩家潜意识中的触发器,从而激发出情感。最后,这些情感交织到一起,变成了一种综合的体验。” —— Tynan Sylvester 《Designing Games: A Guide to Enginerring Experiences》

我非常认同 Rimworld 作者 Tynan 对电子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种制造体验的人工系统。游戏用一种工程手段制造体验,目的是激发人类的情感。在《体验引擎》的书中论述,追踪情感的真正源头非常困难,因为情感的触发由大脑的潜意识处理,自动表达的。即使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感,我们的理性还是会想当然的为之安排一个原因。这些想当然的原因往往是错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情感错位,因为情感错位的存在,想要了解游戏如何影响我们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我最近把游戏开发工作中的具体实现停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游戏核心固然是设计一些机制,程序实现可以把这些机制做出来并加以测试,但游戏机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对游戏设计的理解还不够,所以还需要继续以设计游戏的角度去挖掘游戏深层次的东西。以游戏爱好者的角度去玩那些好评如潮的游戏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是不够的,还需要多玩一些毁誉参半但制作者有自己想法的作品。当然,还需要回避一些仅仅是把已有游戏换一个虚构层做出来的仿冒品。

成为好的 Designer 之前,必须做一个更好的 Gamer 。我相信自己比之前是一个更好游戏玩家。因为相比之前,我可以更快的学习游戏规则,忽略游戏的表象,直接去感知作者想表达的东西。玩一些 steam 上只有几个评价且好评率不高的游戏,即使是半成品,对我来说也不算是太难的事了。具体游戏的评价,我大多直接写在 steam 上,而这里,我想记录一些最近想到的比较形而上的总结。

对于非社交属性的单人游戏,我认为有三个设计方向:目标、挑战、沙盒。

第一,设计者设计了一件步骤繁多的事情,让玩家在游戏规则(机制)内,一步一步的完成这件事。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长期体验,很大程度来源于有一个预设的目标,一步步抵达终点。

我过去非常喜爱的 JPRG 类型就是典型。近两年玩的比较多的 Factorio ,尤其是星际探索 Mod 也是如此。完成游戏目标这个过程,虽然主干是设计者设计的,但整个路线则可以让出一些不确定的部分让玩家自己填充。另外,我花的时间很多的(数值成长)放置类游戏更是如此。在游戏过程中,游戏者在意的是我在推进游戏进程,最终有一个完结。往这条路线设计的游戏,通常不具备重玩价值,但可以把单次游戏时间设计的很长。例如异星工厂的星际探索 Mod ,我就玩了 1000 小时以上。虽然像 JRPG 几乎都设计了二周目,甚至多周目玩法,但并非真正的重玩,而是为喜欢这个游戏过程的玩家额外设计的延长线。

在这个思路下,是否有战斗系统,战斗系统偏重策略性还是操作性;是基于故事线的角色扮演,还是上帝视角的基地建设,或是自动化工厂…… 这些不同的游戏机制都是为其(玩家一步步推进游戏进程直到完结)服务的。所以,在游戏机制设计的同时,同时设计好在这个机制下玩什么同等重要。后者就是所谓的关卡设计工作。

我在很多年前制作过一款(网络)卡牌对战游戏。游戏规则几乎照搬的卡片召唤师(CULDCEPT)。一开始的想法是,卡片召唤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卡牌对战游戏,如果我们搬到网络上让玩家有一个平台玩应该是很有趣的。为了方便玩家学习复杂的游戏规则,我们制作了对规则逐步深入的多场和系统对战的教学关。当时让我费解的是,大部分(70%)注册用户在玩完长达几个小时的教学关后就离开了游戏,甚至没有尝试和人对战过一次。如果说游戏不好玩吧,这些玩家大多又没有在教学关之间流失。这些教学关设计得并没有太大挑战,在我看来只是体验流畅,并不生硬的传达了教学任务,但并不好玩。花上几个小时,好不容易学会了一个不算太简单的卡牌游戏规则,为什么不想和人玩上一盘呢?我现在的回答是:这个教学任务本身就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游戏,哪怕它不好玩,但完成目标这件事都足以驱使玩家完成它。至于后面的人和人的对战,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游戏体验了。

第二,设计者设计了一套规则,并辅以随机性元素生产关卡,让玩家完成一个个挑战。因为随机性元素的存在,玩家需要根据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每次都需要重新判断如何应对。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以学习和能力成长为主。获得信息,有所领悟。应对挑战,由失败而激发斗志。

最近几年流行的 Roguelike 元素游戏都可以归为此类。也包括各种生存类游戏。这类游戏的单局时间不会太长,玩家把单局游戏看成是一次短期的挑战任务,随机性元素或精心设计的关卡让玩家检验自己对游戏机制的理解。如果可以引导玩家进入心流状态,单局时间拉得很长也没关系。例如著名的再来一回合文明系列。

这类游戏通常更注重重玩价值。随机性在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这里的随机性指的是游戏机制中的变量,它其实未必是用随机算法任意组合出的东西。只是表示游戏机制中有许多变量参数可供组合变化,玩家需要充分理解机制,才能应对挑战。所以像 baba is you 这样的 puzzle game ,我也把它归为此类。它的关卡并不是随机产生,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我花大量时间玩这种 puzzle game ,并不是为了通关,而是想尝试不同的挑战。

这种游戏对玩家的终点是彻底理解了游戏机制。但设计者如果长期开发的话,可以通过不断扩展和完善游戏机制让玩家一直保持游戏乐趣。

第三,游戏只是一个沙盒,在一套自洽规则下的模拟。在过去,我无法理解像 Townscape 这样仅仅只是随便搭几个房子的模拟器为啥能被称为游戏,且好评如潮。而像 minecraft 这样火爆全球的游戏,很多玩家仅仅只是在里面搭搭积木。玩家自己随意的规划目标,然后自己完成这些目标。游戏本身仅仅充当了一个沙盒模拟装置。

我对此类游戏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但似乎又无法将其归于上面两类之中。但想想我在异星工厂中曾花掉几十小时就是为了设计一个全自动生产并方便扩建的工厂,似乎也很符合这类游戏提供给玩家的体验。


这三类游戏的设计方向并非互斥。好的游戏往往可以同时提供不同方向上的体验,只是有所偏重。我现在分析游戏设计时,倾向于把它作为最高层次的分类标准,然后再给游戏贴上诸如银河城、平台跳跃、基地建设、自动化、RPG 等等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