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08:00:00
大约四十亿年后银河系有可能与仙女星系相撞,届时人类生存的宇宙天体也许会彻底无法生存,人类需要在四十亿年内逃出星系或找到新栖息地。
众所周知,星系的尺度极大,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提前很久发展逆天科技和积累巨量资源。
从今天开始,银河-仙女星系对撞事件人类求生工程正式启动。
同时,“左右逢源”基金会也已经成立,请关心宇宙大事和人类终极命运的有识之士积极打钱,所得款项将用于生成和运营“绝境逢生”加密货币,为子孙后代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我们也可以考虑纳入一些目光短浅的小项目,作为子项目做整体统筹规划,首先请这些小项目上缴筹措的项目资金,方便统一管理。
40亿年听上去漫长,实际上时间和资源非常紧张,后续会从自愿捐款转为强制贡献,请大家从全人类大局出发服从统一指挥,不要不识抬举。
预计五年内将成立专门组织,负责督促全人类勒紧裤腰带集中力量搞四十亿年工程,监督并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消费活动,如有反抗或暗中违反,将视为人奸当场击毙。
今天的项目进度是6.84931e-13。
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有任何进展,实属正常,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工程,一朝一夕之功难以体现。
但不要紧,只要所有人都坚定信念,相信项目必将成功,不要阴阳怪气说任何风凉话,持续为项目做出贡献——比如默默打钱,你必将成为人类的救世主。
2024-12-05 08:00:00
若干年后,人们如此评价乔布斯:
他开创了智能手机新时代,但未臻完美,因为智能手机作为当今主流随身电子设备的前身,冗余功能太多,如通话、短信、即时通信、邮件、打字、浏览网页、听音乐、安装第三方应用等。
后来消费者终于认识到,他们真正需要的功能只有三个:拍照录像、播放短视频和购物。
经过优化精简后的功能和交互逻辑是这样的:
2024-11-24 08:00:00
起了个这么大的标题,有些不自量力的感觉,但既然说了要写一篇关于我对“语文”理解的文章,含着泪也要写完…
最开始想写本文,是因为多年以前人们就为文学水平衡量标准争论过,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地球往事》)系列算不算优秀的文学作品,安·兰德的小说好不好等等;
后来又有推友提到“文笔的概念”是什么的问题,结构、情节、修辞与文学作品水平是什么关系,等等。
于是想着沿着“文笔”这个话题延伸下去可以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包括语言文字的作用、有没有客观标准、什么是好的文字和高级的审美。
我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写字水平属于养不活人的档次,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首先,狭义的“语文”在我看来包括“语言”和“文字”。
前者更多依靠听觉传播和接收,后者则依靠视觉。
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看作信息的传递,那么语言和文字就是:
信息编码、解码和通信方案
后来看到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也给出了“语言”的定义:
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信号。
但语言和文字其实未必是在生物同类之间沟通,不同类的生物,如人与宠物,或者非生物之间,如计算机与计算机,也可以用语言文字编码、传递和解码信息;也未必是不同个体之间沟通,同一个人留下信息,也许是为了与未来许多年的自己对话。
从这个定义出发,“语言文字”可以这样产生作用:
A. 编码的对象是描述外部世界现象的信息,文以通信
许多时候它是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现象的客观信息,比如一件物体的大小、颜色、重量、气味、声音、移动速度,等等,解码者无需亲身见闻也能感知原貌。主观的感受和抒情、华丽的修饰、丰富的想象只会妨碍准确传达关于现象的信息,因此一般的说明书、技术文档等都尽量客观,不带感情色彩。
如果被认为是本该只传递客观信息的文章,采用隐瞒、修饰、伪造等手段影响读者的思维或感情,这常常被称作“宣传(propaganda)”;如果表达了不允许表达的个人观点,则被称为“夹带私货”。
但实际上两者的界限很难区分,因为如何取舍“客观”信息,本身就是一种主观选择。
B. 编码的对象是思想逻辑,文以载道
编码者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和传递抽象的概念、逻辑和思维过程,解码者在头脑中还原和理解思维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数学也算是一种语言,数学可以将逻辑思维抽象为符号形式逻辑,精确表达。当然,数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表达,它还可以用于逻辑演绎、计算证明。
只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太复杂,存在太多难以用数学定义、认识和表达的概念和知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会使用不够精确但足够实用的自然语言。这时,如果概念界定不清晰、推导过程不严谨、堆砌现象描述、用比喻等迂回的手法,就容易导致理解偏差。
如果信息接收者没有足够的数学水平或兴趣还原思维逻辑,也会导致理解困难。
这也是许多人写科普作品的困境:如果想要精确表达,读者可能觉得困难、乏味——霍金写《时间简史》的时候就说过,每多一个数学公式,读者就会减半;想要通过故事、比喻等手段降低理解的门槛,读者的认知则可能谬以千里。因此,真正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又准确无误的作品,非常稀少。
C. 编码的对象是感受和情感,文以传情——最难理解,也是评价标准争议最多的点,所以我会花最多的篇幅详细说明
人类不是只考虑思想逻辑的纯粹理性生物,需要共情感受,传递情感,但正常的人类个体之间,神经元无法穿透颅骨直接相连发送和接收承载情感的信息,于是也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让其他个体实现共鸣。(在某种意义上,音乐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语言。)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写道:
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个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也是类似的意思。
但仅仅是抽象地表述自身的感受,比如写“我”是多么激动、害怕、热爱、高兴…,并不能引起他人同感与共鸣。
因为“我”对具体情境的感知,经过大脑认知理解,再转化、精炼为用于形容这种感受的语言文字,最终传递给其他个体的,是损失掉绝大多数信息的抽象“符号”。
对方永远无法从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言文字中,原原本本地还原为“我”最初的情境,也无法从情境循着独属于自己的感知路径,形成与“我”相同的情感,因此也永远也无法精确理解“我”的感受。
语言文字离抽象的符号越远,离具体的情境描述越近,编码携带的信息层次越丰富越生动,就越有助于对方还原、理解、共情。
举个例子,提到“美味”,你脑海中浮现的也许是高档餐厅中的某次大餐,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就是一顿路边烧烤,对第三个人来说也许是小时候母亲做的大杂烩。“美味”这个词只是符号,符号写下来可能相同,个人的感受却各不相同。
如果仅仅停留在符号的层次,只会成为陈词滥调。更好的写法,是描述食物的颜色、香气、味道、口感等各种细节,再加上制作和吃喝的姿态动作、声音等,和人物的表情举止、感受心情,每次都带给读者完全不一样的个人体验。
汪曾祺《人间至味》中的《贴秋膘》一文中写北京烤肉的一段: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蹬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
扶霞在《鱼翅与花椒》中描写食物口感:
有些口感是备受推崇的,比如“脆”,是特指某些新鲜脆嫩的蔬菜、焯过的猪肝以及鸭肠、鹅肠,当然还有做得很不错的海参。脆的食物一开始会“抵抗”你的牙齿,但最终会缴械投降,咬下去干脆地断掉,令唇齿愉悦。它和“酥”是有区别的。“酥”是一种干干的、更为易碎的、碎片一样的脆,可以形容烤鸭皮或荔茸芋饺。有些食物,比如烤乳猪的皮,可以被形容为“酥脆”,因为能同时拥有两种脆的口感。
说到鱿鱼丸子这种食物,那就是“有弹性”了。海参的口感里面也有这种弹牙的拉伸感。(台湾将这种口感说成“Q”;特别有弹性的食物,就是“QQ”了,这竟然是从罗马字母中生发来的形容词。)“嫩”就是烧得恰到好处的鱼或肉,或者新鲜柔软的豆苗;“滑”就是上了浆、过了油的鸡丝;还有种很棒的口感是“爽”,指的是嘴里清新、鲜明、顺滑、清凉的感觉:比如说蘸了醋和红油的凉粉。有时候,口感游走在非常模糊的边缘,经常和味道结合在一起形容。比如“麻”,就是花椒让你的嘴巴微微发痛又麻木的感觉;或者“味厚”,就是缠绵悠长、很多层次,回味久久萦绕在舌尖。
以及虾饺和肠粉:
点心师用菜刀的平面将洁白的澄粉面团压成完美的圆形,然后包上整只的虾和微微调味的脆竹笋;大火迅速蒸熟以后,澄粉皮闪烁着珍珠般的透明光泽,虾的淡粉色也透了出来,再加上压得整齐美观的饺子边,煞是好看。一口咬下去,虾既脆又嫩,澄粉皮柔韧软糯。还有肠粉,一张张滑溜溜的米浆面皮包裹着炸油条、叉烧或鲜虾,淋上甜酱油端上来:做的时候要把米浆薄薄地倒在细细的白棉布上,隔水蒸成粉皮,用小铲刀稍微脱模整形,包上选好的馅料即成。叉烧包柔软蓬松,咬开白白的包子皮,露出里面包裹着可口开胃酱汁的烧烤猪肉丁,如同一个美味的笑容。
如果只知道说“太棒了!牛屄!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对方大概率是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和产生浓厚兴趣的,只会显得你文化水平不高。
然而,信息也不是越多越好,冗余信息太多也会导致信息接收者超载而拒绝沟通,如何用最精简的语言文字编码和解码要传递的信息,就成了评价文笔的标准之一。
所谓文笔差,有的是冗词赘句,废话连篇,大量不相关的文字稀释了读者的注意力;有的是推敲打磨太少,始终无法找到精准的词句,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力;有的甚至和文字技巧无关,而与认知局限相关,比如将自己狭隘的理解,当作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符号”。
优秀的作家就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独一无二的,必须要浓墨重彩、事无巨细地描绘。详略简繁得当,才能达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境界。
绘画艺术领域也有类似的争论。
摄影技术的发展,让写实绘画特别是最赚钱的肖像画失去了主要市场,同时也让人思考,如果艺术就是逼真地还原人眼中的成像,那么绘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当下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也会让人问出类似的问题:人是否还需要亲自动手写作和绘画?
这一追问促使我们追求更能回归艺术本真、以人为本的答案。
在我看来,艺术是一门传递审美感知的语言,也是在创造过程中经历审美愉悦的活动。
现代绘画艺术从印象派开始已经从追求超越精确还原现象的手法,向更靠近直指人心的艺术语言发展。
缺点是频率没对上就更难理解。
同时,艺术创作也从养家糊口、追求名利,回归取悦自己的道路。
机器再高效,与亲自动手的乐趣也完全不同。
另一标准则是看能否用更加高级的天赋和技巧提升文字传递信息能力:
有的作家擅长讲故事的高级技巧。
因为人类有主动追求感人故事的先天本能,只要能用文字搭建出一个自洽、可信的世界及人物,讲清楚情节的来龙去脉,读者便能假装自己置身于其中,为故事矛盾的冲突与解决而激动、愤怒、悲伤和欢喜,最终代入故事角色,想象自己在体验他人的生活。在这样的故事中,我们人类可以实现高度共情。
而糟糕的故事,往往有干瘪的文字让人觉得味如嚼蜡,不合理的情节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脱离现实的背景环境描述让人瞬间出戏,扁平的人物形象让人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甚至让人一眼看穿作者拙劣地设计安排工具人的目的,这一切都和实现共情的目的背道而驰。
有的作家擅长诗歌的形式,不必讲故事也可以靠韵律、节奏和隐喻等手法唤起读者的情感,不必用长篇大论即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让读者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还有的作家擅长用语言文字操纵感受的时间。
人类可以同时看、听、闻、尝、触摸到外部世界,还可以加上加速度感应等其他感知方式,当它们同时涌入脑海中时,能够叠加形成一个综合、统一的感受。艺术家既可以创作受这种感受启发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尝试通过作品唤起没有相同经验的观众对此的感受,这在艺术领域称之为艺术联觉。然而,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人类都是按时间顺序接收线性序列的信息,不会在一瞬间听完或看完一整段话(除非你是特德·姜的科幻小说《降临》中,不被线性时间束缚、能并行阅读过去现在和未来笔划的外星生物七肢桶 Heptapods)。那些会操纵时间的作家则可以将语言文字与其带给读者的感受分离,将这些感受延迟到与后续的文字一起触发,形成同时冲击多种感官的刺激和顿悟体验。
在当代,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甚至“网络小说”,都在不断拓展文学艺术表达的边界,不管其形式和效果如何,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更精准高效地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再平实无奇的语言也算是大巧不工、大道至简,偏离这个目的,所有技巧都是舍本逐末、画蛇添足。
接下来先尝试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刘慈欣的小说,特别是《地球往事(三体)》系列、《流浪地球》、《球形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宏大叙事风格的科幻小说,有“文笔不好”的毛病。
在另一篇文章中有提到过,科幻小说是在科学观基础上幻想未知世界的故事,也就是说,“科学”是为了“小说”这一体裁服务的。而小说构建幻想故事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读者相信幻想世界和人物真实存在,进而沉浸和代入,最终为之触动情感,比如愉悦、悲伤、震撼和感动。
因此,哪怕幻想世界与现实差异再大,最终也仍要将未知的信息转换为便于读者可理解的信息,设想不要超出读者实际经验太远,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不那么抽象,才能架起读者的心灵与幻想世界之间的桥梁。不能作者自说自话自我感动,读者却看得一头雾水。
有人说,有的科幻小说胜在想象的设定,比如场面壮观宏大,时空尺度惊人,或者脑洞大开,前无古人,或者面面俱到,包罗万象,读者光看设定就精神高潮了,不需要说好故事。但这只是优秀小说的一部分成功因素。
有的读者在看到想象设定后,有能力脑补故事和衍生想象,感动和震撼自己。
然而绝大多数读者没有这个能力——否则的话,阅读复杂的操作手册和说明书就可以替代小说了。作者需要用文字引导普通读者逐步接受虚构的世界,慢慢融入和感受,这恰恰就是文笔能力的体现。
当我们评价电影时也是类似。电影因为使用了视听语言,观众本应更容易理解和消费。但有的电影各方面都很优秀,却偏偏拙于塑造人物和讲述故事,虽然凭借其开创性的长板可以名留影史,收获一批忠实观众,但免不了遭到另一部分观众的批评。
另一种说法则是,有的科幻小说(以及推理、政治类小说)只需要逻辑推演水平高超即可,剧情和人物描写部分无关紧要。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如果作者的目的是严谨的论证,那么他应该去写正经论文而不是小说。
小说的设定和推演不能代替严格论证,拥趸把小说中的结论当真理宣扬,用相对其他小说更加优秀的设定和推演来掩饰小说核心元素的拙劣,又以小说的身份来避免学术批评,这种好处两头占、批评全躲开的做法非常鸡贼。
我在阅读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球形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宏大叙事风格的科幻小说(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源泉》也有类似的毛病)等小说时,难免有下面这样的感受:
一方面,觉得小说的背景设定和思想实验引人入胜,能够启发、衍生出许多想法;
另一方面,觉得小说中的人物大多都是服务于观点论证,而非服务于真实可信的故事叙事。
因为要为论证服务,人物塑造的作用是抽象出一类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强大又傲慢的美国军人、坚韧智慧勇于牺牲的中国军人、表面彬彬有礼实际包藏祸心的日本人、朝闻道夕可死不惜为科学真理献身的科学家、不顾现实过于理想表面善良仁慈实际自私自利的“圣母”、心地纯朴但智商和能力有限的第三世界人民、无视道德极端偏执的圣徒英雄、无能短视的各种政府、自发组织和暴民(在安·兰德那里,则是心智坚韧毫不妥协的聪明理性龙傲天资本家和专业人士、懦弱虚荣腐败无能嫉贤妒能的知识分子和政客)。
因为要为论证服务,这些小车上的小木块、真空中的球形鸡,置身于作者的幻想世界,服从的是作者认知的个人行为逻辑和世界运作规律。
对认知相近的读者来说,作者的论证简洁优美、黑白分明、清晰明了,配合宏大深刻的想象,简直有窥探到宇宙终极法则的快感,那些批评作者的读者没有能力穿透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底层那个精确、简单的运作规律,或者即使作者揭示出来了也不愿意接受、认同这个残酷的道理。
但在我这种挑剔的读者看来,想象的大厦虽然高耸入云,作者的论证却建立在不够扎实的地基上:
那些牺牲无数人仍能一直执行的千年大计、恰到好处的智商掉线和机械降神而没有对等的挑战、永远被误解但总是正确的救世主、组织能力和文明水平永远止步不前的人类、道德虚无主义的胜利和对文明社会的犬儒式嘲讽…,作者的设定更多是为了验证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特定认知,因此刻意呈现出固定模板的人物和情节,极易让人联想到好莱坞二流电影的烂俗桥段,《读者》、《意林》等中国市民阶层休闲杂志对世界的想象,和中老年男性龙傲天爽文读物风格和思维。
在真实的世界中,代价巨大的计划能够执行超过十年不走样就已经是奇迹了,基本上不会有天文学奇迹适时发生狠狠打你论敌的脸,高瞻远瞩、永远正确的独断强人和智慧之士只存在于狂信者的崇拜美化和误解中,而人类的道德文明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一直在不断提升,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海市蜃楼,而是长期博弈的坚实成果。
“硬”科幻迷经常批评科幻小说中违背已知自然定律的低级硬伤,因为这会让整部作品轰然倒塌。而人与社会群体,一样也有其内在规律不可违背。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些规律在哪些方面足够“硬”。科幻小说当然可以在想象中挑战基础规律,就好像设想超光速瞬间移动、时间倒流、封闭体系下的熵减,但如果这样的想象不是小说讨论的主题,而只是支撑故事的基础和背景,也就是说,作者当它是现实的一部分,那么就难免一方面暴露出作者的认知局限,一方面让读者出戏。
作为对比,《大明王朝1566》的小说和电视剧是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改稻为桑”政策背景来讲故事,人物的行为与历史上不一致,但观众觉得真实可信,因为但凡有点实务经验的人都看得出来,大多数人物的主动行为和被动反应都合情合理,反映的问题症结也符合逻辑认知。
再比如,《水浒传》中描写杀人作案、牢狱刑名、市井烟火的场景那是细致入微,滴水不漏,读者会觉得作者就算没有亲身经历,至少也翻阅过犯罪档案。而写军队正面作战就落到和《三国演义》差不多的水平,仅仅比《封神演义》强点,暴露出作者真不熟悉军事,一到正规战争场面就显得像在唱戏。
当然,是否出戏的感受因人而异,我认为站不住脚的道理,在另一个人看来毫无毛病也很正常。但我们在评价时,还是尽量要避免先开枪再画靶子,陷入思维陷阱而不自知。
比如,知乎用户 invalid s 曾经提到,他和《三体》中黑暗森林理论的支持者在果壳设计了一个“死理性派生存战”(可惜现在链接已经失效了),利用博弈论做了定量分析,证明:
以偷袭者总能有99%的胜率为前提,只要参与者中有1/50以上的理性人,那么游戏就绝不会像黑暗森林理论一样发展;
而之所以会错误的推出黑暗森林,只是因为规则设定者自己相信黑暗森林,然后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回到上面所说的评价标准上来。
科幻小说的目的,是构建引人入胜的虚拟世界和人物,将奇思妙想的创意融入精彩的故事,让读者获得现实题材作品无法给予的阅读乐趣。
一切写作技巧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凡是有碍于这个目的的,其技巧都算不上高超。
当作者的野心超出了认知能力,混淆了有思辩乐趣的文学与严肃严谨的社会科学,就好像电影《剑雨》中转轮王对彩戏师说的:“你要练武功就武功,变戏法就变戏法,你总喜欢把它们混为一谈。”结果既让读者出戏影响了为思想实验服务的效果,又牺牲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叙事的体验,从文学艺术水平的角度评价不高就很正常了。
2024-11-19 08:00:00
马老师在 YouTube 节目和 blog 中发问:
“社会是一个整体吗?”
在我看来,周围大多数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的人,这句话的主要用处是牺牲其他个体。
期望个人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有责任感太奢侈了,和期望实现共产主义一样奢侈。个人能够关爱家人,照顾朋友,再扩展出去分一点共情给更远处的陌生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莱姆有个短篇《利他霉素——一个关于多善隐士想要为全宇宙带来幸福以及最终结果的真实故事》,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要么因为受不了随时共享的痛苦而互相斗殴,要么是像聚众吸毒一样无休止地集中制造快感。
现实中把社会看作整体的人,往往把自己看作大脑、心脏、眼睛一样重要或者被伤害就会剧痛的器官,而把自己漠不关心的人当作可以随便剪掉的头发和指甲,顶多是断了虽然会痛但存在的价值主要是保护内脏的肋骨。
马老师说,为他人/社会本来就是个高级的东西,只是过去权力者用这个来要求普通人,然后普通人学会了这个去要求其他人。但是如果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就很好,以及通过社会制度来实现也很好。为了抵抗“被要求”变成反对这个事情,又很奇怪。就是都变成向内尺度就好了。
我觉得要求太高了,自己可以追求这个境界,但普通人都能做到不现实。
残酷的事实是,大多数人只有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才有感觉,所以等级社会能够维持很久,是因为总有边缘、底层的人们被当作头发和指甲剪掉,然后更多人沦落到这个阶层,但会持续很久。
靠报复社会来革命也是天方夜谭。普通人的正常反应是容忍集中更大权力以求得安全,为此牺牲更多自己之下阶层的人也在所不惜。
也许参与多个领域和维度的社群活动,建立更多跨阶层的纽带,还能有点用。
2024-11-17 08:00:00
虽然说鼓励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但花钱消费的时候,最好都只买我这一家的产品,别老想着要那些偏离我们设计范围之外的个性需求和功能。
2024-11-14 08:00:00
美国总统大选如火如荼,网友们也关心(吃瓜)站在 Trump 一边的马一龙(Elon Musk),能否让美国政府的面貌焕然一新。
赤道𝔹𝕣𝕖𝕖𝕫𝕖:
那倒真要看看马一龙的手段了,期待
天朝可是跟官僚斗了两千年,大师老毛也是没有办法
Paul:
官僚有多强大,你看习大大的雄安到底把哪个中央部委迁过去了?一尊都搞不定了,马斯克能搞定?
我觉得吧,按照网友们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官僚太厉害了,还是得要一位全知全能、上天入地、令行禁止、如臂使指、统管一切的王者才行,最好是只有一个脑子,其他人是各种其他类型的细胞,想必一定会成为最理想的社会。老毛那种搞法得用三尸脑神丹才有办法玩。
多年前一塌糊涂 BBS 上有一篇文章《利用三尸脑神丹,加强党的凝聚力》,原文已经随着一塌糊涂消失,特转载如下:
发信人: microhard (bobby), 信区: triangle
标 题: 利用三尸脑神丹,加强党的凝聚力
发信站: 一塌糊涂站 (Wed Apr 18 12:58:37 2001) , 站内信件
前几天电视里演《笑傲江湖》,许多金庸fan们在骂,不过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倒想起了《笑傲江湖》中颇值得借鉴的几件事。
《笑傲江湖》中讲了许多正邪两派相互斗争的事情。其中正派的代表是五座山头上的五个剑派,邪派的代表是总部设在黑木崖的日月神教(被正派人士称为“魔
教”)。两派都拥有极其强大的武装力量(其成员中有许多人掌握了kongfu,这是人类在冷兵器时代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杀伤力了)。按理说,在江湖那样弱肉
强食的黑社会里,武力便是一切,想当然是kongfu最厉害的一方获胜。可是由于这是组织之间的斗争,所以个人kongfu的利害往往还不能决定事情最后
的结局,需要考察组织的整体力量。而在组织方式上,正邪两派是非常不同的。
五岳剑派大都采取师徒制,首先有一个创派的祖师,祖师繁殖一些弟子,弟子再繁殖一些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派的人数越来越
多,kongfu也在发展,派的气势大了起来,在江湖上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一派之内,根据辈分确立其尊卑,同时依靠师傅对弟子的威信和弟子从师傅那里学
习kongfu的需要建立控制网络,形成组织力量。但是,一旦弟子的kongfu超过了师傅或者同辈的师兄弟中有了争执,有效的内部纪律往往被打破,造成
内讧的局面(比如说华山派的气剑二宗之争),实力也会大大受损。
魔教的组织方式是十分不一样的。与五岳剑派相比,它更像一支军队,教内的高级人士类似军队中的将领,而普通的教众则类似士兵。这样的军队当然需要纪律。但
是,邪教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不仅仅靠师徒感情、个人威信、思想教育(以产生对于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信仰)、规诫和惩罚之类的东西来建立纪律,而主要靠一种神奇
的药丸——三尸脑神丹。
三尸脑神丹有如下的优良品质:
1一旦服下,效力是终身的。
2需要定期服食解药,否则,便会很痛苦的死去。
3采用了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很难破解其毒性,而解药及药方只由统治者掌握。
在这种神奇的药丸的帮助下,魔教教众自然会绝对效忠于他们的教主(也就是给他们三尸脑神丹的人物)。这样,全教团结在教主周围,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排除
万难,打退了正派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取得了“日月神教”发展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
我对这种小药丸和它的发明者,真是佩服死了。但是,可惜它失传了(金庸先生虽然告诉我们有这样一种东西,但估计他也没有这种药丸的分子式和制造方法)——
这真是一件可惋惜的事情。我认为这种药丸又极强的现实意义,需要国家投入重大科技攻关力量进行研究。
近几年来,我看到许多人在哀叹党的凝聚力不强了,战斗力减弱了,对于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于是许多人想出了许多办法,比如说,思想教育拉,组
织建设拉,聚在一个core周围拉……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如一颗三尸脑神丹来的爽快。在《笑傲江湖》这部政治寓言中,前者已经被证明作用不大(比如说,五
岳剑派搞思想教育搞出一拨伪君子,搞组织建设却吸引了一些别派的奸细,搞团结在嵩山派周围搞成了五岳火并etc.);而在使用三尸脑神丹的魔教中,尽管出
现了东方不败这样的路线错误,仍然很少有人叛教;任教主的正确路线重新成为主流之后,全教更是上下一心,欣欣向荣。孰优孰劣,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但是,一旦采用三尸脑神丹作为加强党的凝聚力的主要手段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它许多操作上的具体问题。在此,我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担忧的地方。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1服食三尸脑神丹的时机。对于新党员来说,在其进行入党宣誓之前,应当在红旗下服食一粒三尸脑神丹,以保证遵守党的纪律,忠诚为党做事,永不叛党;对于已
经入党的党员,应将其集中,举行“食丹仪式”,凡不食者,作脱党处理。全党要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2解药的发放工作。因为解药需要定期服食,所以也要定期发放,否则发放不及时会影响党的战斗力。这件事也要作为全党的一件大事来抓。
3相关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在党内建立三尸脑神丹及其解药管理部,作为纪检委的下属单位,并且将关于三尸脑神丹的事情写入党章。
但是这项有些薄弱的地方需要注意:
1如何防止发放机构腐败。发放机构可能借此机会敲诈勒索一般党员,这样反而会降低党的凝聚力。发放机构的人一般也是党员,也对三尸脑神丹有需要,如果他们
将他们掌管的三尸脑神丹贪污,留着自己慢慢享用,那么,不仅他们可以逃脱三尸脑神丹的控制,而且势必会造成有的党员吃不到三尸脑神丹的解药。无孔不入的腐
败极有可能破坏这项作用极大的制度。对此,我建议在技术上给以解决,即研制一种药性不断定期改变的三尸脑神丹,使囤积解药变得无意义,这样可以有效遏制贪
污解药的行为。
2如何克服广大党员对于三尸脑神丹的恐惧心理。一定要搞好党内的教育。
3三尸脑神丹的配方和解药的掌握与保密问题。我认为配方和解药应当由党的最高领导者掌握,同时由于此物是如此重要,关系着党生死存亡的命脉,一定会成为各
种政治势力窥测的对象。建议借鉴苏联对核密码箱的管理制度——由最高领导人掌握,严格保卫,只有在党更换领导人时方将其交接到接班人手中。
关于其他的漏洞和解决方法,我一时还没有想到。
这还只是一项设想,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