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腾讯新闻潜望修改

专注于商业领域的深度观察与分析,由RSSHub生成。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腾讯新闻潜望的 RSS 预览

香港IPO回暖:打新的人赚到钱了,“肉都不够分的”

2024-12-18 07:34:04

腾讯新闻《潜望》

作者 谢照青

编辑 杨布丁

编者按:以变革应对变局,以远见超越未见。大象新闻、大象财富联合腾讯新闻、腾讯财经、腾讯科技、腾讯汽车推出2024年终策划《变局之下》,回望2024、展望2025,让洞见穿越时间,向未来寻求确定。

12月10日一早,香港中环交易广场底座的金融大堂内,投资人、投行中介、律师济济一堂。当天,来自内地的美妆品牌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毛戈平,1318.HK. )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涨幅一度超过80%,大堂内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是香港IPO市场2024年内为数不多的沸腾时刻。

“香港市场确实热闹起来了,愿意在IPO市场下单做基石的机构也多了起来。”一位在港从事IPO多年的券商人士表示。

安永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安永年底的报告显示,预计到12月底,港股IPO市场募资额将超过107亿美元(折合约834亿港元),仅次于印度交易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港股IPO募资额增长了80%;新股首日平均回报为8%,高于去年的3%,其中首日回报超过50%的比例达10%,远高于去年的4%。

此次参与毛戈平IPO的基石机构共有6家,认购额度1亿美金,其中有两家头部机构是今年第一次下单做基石。(注:基石投资者是指在认购新股时至少锁定半年以上的机构投资者)

一位了解该项目基石分配的人士表示,想要做此次IPO基石的机构远超过6家,由于该项目总募资额23亿港元左右,其中散户10%,机构90%,但散户认购远超900倍,机构部分必须回拨散户至50%——这就使得包括基石在内的机构部分只有50%份额。“参与认购的机构比较多,公司团队希望留给基石的部分不多,最后每家基石可分配的额度也有限。”

“市场氛围好,这个股票很大机会可以赚钱,所以机构才涌来下单。”一位参与了基石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表示。

和他一样想法的机构投资者不少。此次参与毛戈平项目国际配售的机构投资者约200家——几乎囊括了绝大多数仍活跃于香港且愿意参与IPO认购的基金,同时吸引超过1700亿港元参与认购,截至目前,这是港股IPO市场2024年冻资额最高的一次。该股票挂牌首日涨幅超过70%。

“这是一个现象级的标的,市场一直都有钱,只是需要好的标的出现。”在前述基石投资者看来,毛戈平满足这些要求:中等融资规模,公司自身条件好,估值合理,“即使市场不热闹,也卖得出去,钱会自己进来”。

大机构、外资陆续回归中:赚钱的氛围有了

“IPO市场的氛围确实起来了。”艾德金融旗下投资银行主管余晓涛表示。他和团队今年共参与了6个香港IPO项目,还保荐了年初挂牌的经纬天地(2477.HK)。艾德金融旗下除了证券牌照外,还有资管牌照,也有券商自营APP,用户超40万人。

“自10月以来,现在不管是高净值客户还是普通散户,打新的热情都起来了。”余晓涛以艾德金融后台看到的数据为基础表示,“IPO热闹,核心是让参与打新的人赚到钱。”

公开数据显示,最近2个多月,港股IPO共挂牌了19家公司,其中10只股票挂牌首日确实都让打新的人“赚到了钱”,其中6只股票挂牌首日涨幅超过20%——卡罗特(2549.HK)涨幅超过58%,晶科电子(2551.HK)涨幅超过47%,最夸张的则属毛戈平,涨幅超过76%。

一位基金规模近100亿港元的负责人曾透露,926政治局会议(注: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等措施)后,第一个在港敲钟的项目是卡罗特,其所在的基金参与打新时,仅分配到了极少的额度,最后赚了不到100万港元。这可能是他们在香港做的盈利项目中,赚得最少的一次。“参与的人实在太多了,市场热闹的时候,肉不够分的。”

经过过去几年的洗牌后,香港现在仍活跃且参与IPO认购的基金约300家。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执行负责人施琦表示,近期中金公司主导的毛戈平、美的以及顺丰等项目,约200家机构参与认购,这些机构的参与热情明显比上半年活跃了。

中金公司是今年参与港股IPO项目保荐数目最多的投行,截至12月15日,达17个,包括今年募资额最大的美的,其中独家保荐项目8个,包括今年认购最火热的毛戈平项目,与此同时,承销了22个项目。

“大机构陆续在回归,这是确定的事情。”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副主席李镇国表示。瑞银在国庆后第二周做了华润饮料(2460.HK)在港的招股,并获得热捧,其超额认购230倍,冻资额达1310亿港元,也是2024年首个冻资超千亿的项目。华润饮料于2024年10月23日在港上市,融资额6.47亿美元。

李镇国回忆称,彼时,机构投资者的热情超出团队的预期。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共有9个基石投资者,认购额度3.3亿美元,其中超过58%是外资机构投资者,如橡树资本认购了3000万美金,UBS资管认购了1.1亿美金等。

“这个项目外资的参与度非常高。”李镇国透露称,约60%为外资,其中欧洲和美资分别约占40%和10%。他表示,除了华润饮料外,就他当前手中的项目来看,外资大机构正陆续回港中,不过,“他们依旧有些谨慎”。

一些参与IPO认购的基金负责人也透露,包括富达基金在内的部分头部美资基金也参与了不少近期的IPO认购,比如美的项目,但具体金额暂不清楚。

李镇国在路演过程中发现,相较于之前青睐的一些高科技非盈利公司,现在认购IPO的外资机构投资者,更看重招股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以及增长率等,更在意赚钱效应了。

他认为,港股IPO市场外资的认购额度仍还未回到之前的高峰期,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外资对于包括港股在内的中国市场的兴趣在增加。 “外资看中的是赚钱效应,真正看到赚钱的氛围来了,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李镇国表示,现在香港资本市场已进入转折时期,正在慢慢回暖中——这个趋势正在加强,预计最快再有3年,可走出低谷。

香港IPO市场拐点:美的和高瓴来了

“美的项目的成功是香港IPO市场的转折点。”李镇国评价说。

他认为,香港市场向来喜欢大的项目,“因为大的项目流动性才充足”。在香港,一般大项目都是明星公司项目。中金公司的施琦也表示,明星项目可带动市场情绪。美的的保荐人为中金和美林。

“美的自身条件很好,市场买账,发行成功不意外。”这是多位在港券商人士一致的看法。

施琦表示,美的作为A股已经上市的公司,赴港上市定价时,其当时A股市值超过40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其营收、现金流以及增速都非常好,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40%。不少外资机构对于美的很熟悉,美的A股股东中也有不少外资机构。

作者获悉,机构投资者蜂拥而至是在部分知名机构确定下单后,尤其是高瓴资本等确认参与后。用余晓涛的话来说,大项目和大机构的下场让市场看到赚钱的希望。

最后,高瓴通过机构认购通道认购了10亿美金——这是市场没有料到的。高瓴之前曾参与了美的友商格力的投资。截至发稿,暂未获高瓴置评。

“更让市场意料之外的惊喜,则是926会议,这让大家很兴奋。”余晓涛表示,926会议之后,港股和A股都一路暴涨,其中港股恒指重回20000点,更于10月7日一度达到23000点。

某中资头部券商的人士表示,926政治局会议后,二级市场先涨起来,其流动性外溢带动了IPO市场氛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12月15日,港股IPO市场募资额超过1亿美金共13个,其中926至今一个半月时间内就有4个,包括华润饮料募资额超57亿港元,顺丰募资额超58亿港元。

与此同时,李镇国也认为,美国9月降息的确定性让市场上一些“聪明钱”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洼地。自年初以来,除了美股暴涨之外,唱多日本的声音也未断,如今,投资者不愿意再持续高成本持有美股和日本资产,转头开始看包括港股在内的中国市场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包括李镇国在内的外资金融人士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利好消息,包括不限于深圳上海等成交量上升、部分区域的房价开始抬头,“这些都是企稳的信号,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是利好”。

地方国资积极参与,A股龙头或成港股IPO新势力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提供的数据显示,国资背景的基金在香港IPO基石认购比例持续增加。2024年,约66%的港股IPO项目有基石参与,其中内地赴港上市的IPO中,约70%的基石投资者为国资,同比增加了10%,更早之前的2022年则仅有45%。

蔡伟荣表示,有国资参与基石投资的IPO项目,相对来说表现不错。安永数据显示,国资参与的IPO中,超过70%在挂牌首日股价超过发行价。

蔡伟荣进一步表示,这些国资基金参与的IPO主要涉及科技和医药健康等行业。

作者统计发现,国资基金中最为活跃的为国调基金。除了国调基金和中邮理财等大机构外,地方平台也非常积极。据作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有超过15家内地地方政府基金参与港股IPO的基石认购,大多数为地方高新区或融资平台,认购金额总计超过30亿元。甚至有些县政府也参与了港股IPO认购,比如浙江长兴县人民政府,其参与了同源康医药的IPO基石认购,额度为2630万美元。

对于国资积极参与IPO的现象,蔡伟荣认为,除了对上市公司的股价有支撑外,国资基金在外部不确定的环境下,也需要找到合适和熟悉的标的进行投资。而国资对于南下的内地赴港公司更为熟悉,更容易决定是否认购。

在他看来,国资的参与有助于市场回暖,IPO涨幅不错,国资也可通过市场获得不少盈利,属于互利互惠。

他认为,未来A股南下香港上市可能会成为港股IPO市场的重要势力。“若是今年没有A股南下的美的和顺丰,港股今年IPO募资额绝不可能排至现在的全球第四名,可能要靠后很多。”

美的和顺丰募资额分别为356.66亿港元、58.31亿港元,其中美的募资额是A股和港股市场中,今年唯一进入全球募资额前十的项目。

“美的和顺丰如此大募资额,且在港股发售顺利,这会吸引更多的A股龙头公司南下。”蔡伟荣表示,现在确实有不少A股公司开始找投行问询南下的机会,甚至有些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出海正成为趋势,它们都有境外融资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若是在港股上市的话,企业相对更容易进行发债等再融资。蔡伟荣表示,“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相当于有一个境外融资平台,他们也希望抓住窗口南下,获得一个这样的平台。”

不过,他也表示,A股南下最主要的关口还是监管放行的速度。据他称,内地监管近期正在积极加快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安排,尤其是对行业龙头公司、科技企业等的放行,包括近期在港上市的美的、顺丰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与监管有接触的券商人士也透露,过去几个月,部分监管机构多次进行市场问询和调研,旨在落实加快赴港上市公司的审批。他们认为,可预见的未来,港股市场IPO项目可能会增多。尤其是对A股南下港股上市的公司,最快可能在几个月有相应的结果。它们相当于新股挂牌来说,需要报备和监管审核的内容少一些。

与此同时,香港的证监会和港交所也曾表示,市值100亿元或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可获快速审批来港上市,最多30个营业日内完成监管评估。这相较于普通公司赴港上市约3个月甚至更长来说,已经缩短了不少。

“香港版雄安”来了:解决房屋、科创用地不足等难题 投资达千亿港元

2024-11-29 20:14:39

腾讯新闻《潜望》

作者 谢照青

编辑 杨布丁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项目终于正式启动。11月29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在政府大楼举行了“企业参与发展北部都会区发展“大会。中联办主任郑雁雄、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会议并致辞。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出席了该会议。

86家企业代表签署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的意向书,其中包括招商局、华润、光大集团等多家内地头部企业,及长实集团、恒基地产等四大地产家族和港铁等多家企业。除此之外,还有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以及国开行等10家金融机构出席了会议。

这些企业中,有32家企业现场签署了“项目参与书”,涉及投资金额达1000亿港元。

该活动是香港特区政府为北部都会区项目启动造势的一部分。11月29日早上,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带队在北部都会区进行实地考察。据香港当地媒体报道,香港本地地产公司信和集团副主席黄永光及远东发展集团主席邱达昌等出现在考察团名单中。

李家超在会上表示,北部都会区与深圳一河之隔,拥有七个口岸的地利,是大湾区最强的都市核心区和科创产业基地,希望该区可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并成为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合作的重要平台,将以三个试点区先行发展,最早将于2025年进行招标。

香港版“雄安计划”: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

“就规模来说,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可称之为香港版本‘雄安计划’。” 香港特区政府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委员叶文祺对作者表示。他同时也是香港团结基金会研究部主管,后者是香港特区政府关于地产研究的重要智囊团。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1年首次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在过去的三年中,逐步细化该策略,并于《2023年施政报告》中确定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的发展主轴。

该报告指出,北部都会区的面积达3万公顷,约占香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覆盖了元朗区及北区,包括元朗、天水围、粉岭、上水等现有新市镇、多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以及其相邻地区,现人口约98万。

北部都会区新发展的土地可提供超过50万套新房,将成为香港未来房屋主要供应来源。最终建成后,北部都会区预计可以容纳250万人,约占香港现有人口的三分之一。

叶文祺表示,相较于雄安来说,香港北部都会区可能规模上要小很多,但相较于香港本地来说,堪称历史最大发展规模了。

特区政府在报告中称,政府会推动适合的部门和办事处迁入北部都会区,以间接释放政府在市区的土地。

“最重要的是,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政府主导发展的项目。“叶文祺表示,这是和之前香港本地其他的产业园发展逻辑非常不一样的地方。他透露称,之前香港的产业园发展以“纯市场为主,比如卖地等”。

香港较为知名的片区发展是占地24公顷的数码港。早年该区由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拓展开发,当时旨在将此区发展成类似于美国硅谷的科技中心,但是后来该区却演变为资本运作的地产项目,新建了不少海景房豪宅。现在香港特区政府全资持有的香港数码港有限公司在此主要运营的资产包括,4座写字楼、1家酒店和1个商场,这些写字楼中聚集上千家港府扶持的科创企业。

 “这一次,政府参与度更高。”叶文祺表示,这也是香港当下积极推进改革的重要部分,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学习内地模式。

11月25日,李家超率团考察大湾区,也是为此次北部都会区发展的活动造势。此次签署意向协议的大多数本地企业都有出席,包括霍英东集团的霍震霆、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以及信和地产等家族的二代和三代们。

香港“希望之城”:解决房屋供应、科创用地不足等难题

北部都会区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叶文祺对作者表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会集中在高科技、物流及生物医药等方向。

作者在11月29日的企业意向签署会现场发现,约90家的参会企业中,除了基建公司、银行等,还有思谋集团、商汤科技等科创公司及中国生物等医药有关企业的身影。

叶文祺表示,参与意向签署的企业,主要在表态参与该区建设,而非具体的项目落地,因为具体项目落地需要进行招标。

李家超在11月29日透露,将于洪水桥、粉岭北和新田科技城三地试行片区开发模式。这三个试点片区,将提供一定规模的土地招标,包括一些私人住宅用地、基础设施或政府设施等。

他透露称,这三个试点在规模和组成上各有不同,希望可以以此种创新模式发展。与此同时,鉴于北部都会区发展规模庞大,他也呼吁工商界积极参与,包括土地投标等。

公开信息显示,每个试点片区均涉及私人住宅、产业和公共设施三类用地。

和内地早些年的产业园发展模式类似,香港政府此次也需要开发商就所有用地进行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随后才可保留住宅用地进行开发。

具体的操作模式暂未公布,香港特区政府将于下个月就此进行市场意向调研,为期3个月。

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表示,这三个试点片区会对产业用地有不同发展要求,比如洪水桥片区政府建议发展金融、法律等高端专业服务及跨境物流,部份土地平整后要交还于政府,还要负责建休闲区及设施,最快于2025年招标。

而粉岭北片区则是北部都会区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也是香港未来10年最重要的房屋供应地,可提供超过3万套公私房——这也是被不少人称之为可解决香港当前房屋问题的“希望之城”。

香港特区政府希望开发商在此建一座楼面面积5万平方米的现代产业大楼,且需要为政府做一些土地平整工作,最早将于2025年招标。

备受关注的新田科技城片区,包括现在的河套区在内,未来将提供300公顷创科用地,主要用于科创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以解决香港当前科创用地不足的难题。新天科技城第一期第一阶段的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项目将于2024年底启动,预计2026年底完成首批科创用地的平整,预计首批居民搬迁至该片区的时间为2031年。

医保谈判对天价药说“不”:国产创新药比例上升,罕见病特效药降身价

2024-11-29 13:35:39

腾讯新闻《潜望》

特约作者 陈方

编辑 杨布丁

“医保部门有很大的意愿支持创新,支持更多患者用上好的药物。但前提是要能进医保。”医保谈判专家、浙江省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李旭日在今年医保谈判现场对药企的一番表态,可以说是今年医保谈判最好的注脚。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年医保谈判结果。今年进入谈判的共117个品种,谈成89个,谈判成功率90%,大大超过了往年的80%左右。

今年是国家医保局组织的第七次医保谈判,经过几年的摸索,医保谈判模式、底价基准、降价空间,这些最核心的信息早就不是秘密,而且创新的“价码”已经非常明确:2024年的医保谈判平均降价幅度为63%,和往年60%左右的降幅没有太大差异。

医保谈判越来越变成“明牌”,没有了从70万元砍到3万元的“灵魂一刀”,几次三番讨价还价的场景今年很少见到。药企只能选择进与不进医保,基本没可能在价格上讨到便宜。

很明显,国内创新药企业更适应这种变化。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新进入医保的国内企业品种达到65个,占比超过70%,这个比例近几年逐年上升。”

医保谈判正在强力改变中国医药市场格局,这种变化在未来两年会更明显。

自降身价,国产新药医保身份“饥渴”

11月28日发布会现场,与会的除了媒体记者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券商机构的医药研究员坐在后排。据参会人士称,他们一言不发,全程也没有与医保部门交流,更像是来观摩见证。

这是国家医保局近期第二次与投资机构互动。前不久,国家医保局组织了一场内部交流会,召集了近10家券商的医药研究人员,探讨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问题。可见医保部门已经关注到医保对医药行业“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作用。

同样是一线创新药,外资品种和国产品种对医保的态度已经完全分野:国内企业紧紧抓住医保的机会;而几款被极度看好的进口新药都没谈判成功。

国内企业很明确知道一点:“没有医保身份,进医院太难了。”人福医药的氯巴占片,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罕见病特效药,全国仅此一家生产,而且价格不贵,每年治疗费用只有2000元左右。

就是这样一款“独一份”的药,谈判时企业开价就先自降两成。当医保专家给出原价打七折的建议后,人福医药的代表还是爽快接受了。人福药业总裁杜文涛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不进医保,在医院里根本推广不动。

目前,中国的公立医院体系已很少有非医保药的生存空间,尤其是越往基层去,这一趋势越明显。各医院选择哪些医保新药进院都很费时间,更不要提非医保药物了。

为了争夺难得的进院资格,医保成了国内中小型药企的必选项。今年迪哲医药的两款“全球新”药品都进入了医保,按惯例,全球都没有可替代品的新药,不必着急自降身价。迪哲的操作能让人感受到,药企对医保支持的饥渴程度。

医保能给出多少报销额度,直接决定药企的营收,乃至企业的资本估值。自从2021年以来,医药行业在整体销售没有大幅滑坡的前提下,融资能力和估值大幅缩水,核心原因正是医保的支持态度不明确。过往,外界部分观点认为医保只追求砍价,忽视药企内在的发展和盈利需求,才导致医药估值一轮又一轮下跌。

因此,最近国家医保局频繁与主流证券机构互动,正是希望向资本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医保一直支持中国创新药行业。

不愿放弃定价权,进口药依然“矜持”

与国内企业的热情似火不同,外资企业态度依然“矜持”。

被誉为“降脂神药”的诺华小核酸药物英克司兰钠,是今年医保大热门。这种药一年只需打两针就能很好的控制血脂,而信达生物等生产的同类创新药都要每隔一两月注射一次,方便程度上远逊于诺华的产品。

在去年上市时候,诺华直接开出了每针英克司兰钠9988元的全球最低价,比英美市场要便宜一半以上。

高血脂和高血压一样是常见的“三高”症状,《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指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率超过35%。业界都认为,诺华在新药定价上已经尽显诚意,借医保之势横扫对手必然不在话下。没想到的是,英克司兰钠这次没谈成。

医保局并非不算便利账。黄心宇在发布会上举例:有一款重型精神病药物,一针可以维持半年疗效,比以往需要每月注射的药品方便了很多。关键是,谈判后疗程费用比传统月制剂还低30%,提质不提价,医保自然欢迎。

很显然,英克司兰钠没有降到医保局的预期价位。

同样没进医保的还有吉利德的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戈沙妥珠单抗。这是一款全球热销的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近年肿瘤药物研发热门领域),也是国内大批创新药企竞逐的热门品种,科伦博泰的同类竞品恰巧在11月27日获批上市。吉利德没进医保,不仅放弃了明年的进院优先权,还要与科伦博泰等企业直接竞争。

这两个进口药其实很有代表性。和一直扛着不进医保的进口PD-1抗癌药不同,这两款药都有很直接的竞争对手。尤其是英克司兰钠,医保内的同类药物有四五款,前者除了打针间隔比医保品种略长之外,优势并不明显。选择不进医保,等于选中市场开发的“困难模式”。

外资新药通过医保谈判的占比逐年降低,一方面表现出跨国药企对药品全球价格体系的坚持,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医院内国产药品渐成主流的大趋势。

天价药无缘医保,集采为创新支付提供空间

今年的医保谈判,给外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医保基金的使用方向有了明确的规划。

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国栋明确表示:“一些昂贵的新药,比如说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的药物,仅仅依靠基本医保难以支撑。”

这番表态表明,几款价格百万元的国产CAR-T药品几乎不可能进入医保,其他类似的高价药品也无法医保报销。

“天价药”不符合中国医保“保基本”的原则,但王国栋也公开承认,“过去几年医药技术进步飞快”,新出现的高成本药物必然会越来越多,但在医保面前,支付困局无解。而且目前医保和商业保险没有可打通的路径,医保部门倡导的“1+3+N”多层次支付体系缺了重要一层。

尽管“天价药”医保无力支付,但对普通创新药,医保是不遗余力的。

医保谈判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组长陈文给出了两个数字:一是“过去5年国家推行药品和耗材的集采,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造了5000亿元的医保基金空间”;二是“截至今年十月,医保基金对谈判药品累计支付超过3500亿元”。

“集采”改变了中国医药市场的格局,但“省钱”的目的是将更多医保基金转到创新药支付上去。

美国仿制药的销售额仅占总药费的10%,大部分医疗经费用于创新药;中国则正相反。仿制药技术成熟,但国产品种却竞争不过高价的“进口药”,甚至不少医生都认为“进口药”疗效比国产集采药好,“医院买不到进口药”的话题一度引发社会热议。

医保基金总量有限,新药每年都层出不穷,过去7年医保部门最鲜明的态度就是压减仿制药的支付比例,支持医药创新发展。为此开展的各省医保目录统一、医院药店“双通道”销售、打击骗保乃至医疗反腐,核心目的都是改变过去的支付格局。

今年的医保谈判看似谈成率、价格降幅都很平稳,但从形式审查到最后谈成,成功率实际上是大大低于往年的,表明中外药企创新意愿仍很强烈,医保部门的筛选却更严格了。

这一矛盾在未来会越来越突出,医保只向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敞开大门,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中国创新药行业今后的研发,是有导向性意义的。

对话以太坊Vitalik:世界不该落入AI只手遮天的权力王国

2024-11-25 06:50:00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

两股技术力量背后,是两种互搏的技术哲学观。

主笔作者 | 张小珺

编辑 | 杨布丁

出品 | 腾讯新闻《潜望》

我们的世界正受到多股新型技术力量的冲击。

第一股是以Open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力量,它正演变成支配世界技术思潮的主流。第二股是Web3、加密技术和区块链。过去两年,这两股力量变得悬殊。

2024年11月,我们见到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他站在加密技术(Crypto)的彼岸远眺人工智能。在他眼中,人工智能在以一种看似平等、亲密无害的姿态介入人类情感、思想甚至潜意识中,而它将可能经由此,构建史无前例的强大权力中枢。一场技术革命将推动关乎全人类命运的“权力游戏”。

布特林是Web3的精神领袖,他所创立的以太坊在行业位列第二,仅次于比特币。由于比特币的创始者中本聪从未露面,这让布特林成了该领域代言人。他的经历也为他增添了传奇色彩。

布特林出生于1994年,儿时父母离异,从俄罗斯移民加拿大。他19岁大学辍学创立以太坊,20多岁成了最年轻的加密亿万富翁。在中国,人们称他“V神”。他今年刚过30岁生日。

布特林总在试图阐述一种技术哲学观。在他的认知中,AI和Crypto代表的是两种底层哲学。AI技术更中心化、富有权力,它意图让人类文明和科技更强大;而Crypto相反,它倡导的是一种去中心、平等的生存主义哲学。与AI在全球少数要塞占据一席之地不同,Crypto的据点分散全球,甚至更适配边缘地区。用硅谷投资人Peter Thiel的话说:“加密技术是自由主义,人工智能是共产主义。”(Crypto is libertarian and AI is communist." )

“现在大家用ChatGPT,就像跟一个朋友聊天。但10年后,大家会把所有思想告诉ChatGPT。如果你的人工智能没有隐私,你这个人就完全没有隐私,包括没有思想的隐私。”布特林说,“如果是中心化,这意味着,一个大公司就可以读你的思想——这很危险。”

布特林的生活状态与其倡导的技术思想,似乎相吻合。我们的会面在一个简易办公场所进行,约定时间是清晨8点,他7点40就来了。他独身一人,腋下夹着印有猫咪花纹的卡其色帆布袋,袋中是一台戴尔电脑,他买来做分布式人工智能。手腕上是也有小猫图案的塑料手表。他总是这副行头穿梭在离散的Web3社区之间。

布特林会6门语言,说的最好的是英文、俄语和中文。本次对话以中文进行。

他看起来还有一丝青涩和nerd(书呆子气),很用力地从脑海中搜刮合适的中文字符来表达艰涩的技术语汇。工作人员给他倒了一杯茶,他用手反复揉搓茶包上那个小标签,把它折起来放下,又拿起来展开,再折起来……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的终极势力抑或是“老大哥”要毁灭人类,你所代表的Crypto王国会来解救人类吗?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布特林说。

以下为对话全文。(为方便阅读,作者做了一些文本优化)

作者摄于现场,图为Vitalik Buterin

“LLM是非常有权力的”

《潜望》:你在纪念自己30岁的那篇博文《The end of my childhood》(我童年的终结)中说:“现代人工智能让我着迷的一件事是,它让我们在数学和哲学上以不同方式参与指导人类互动的隐藏变量:人工智能可以使‘共鸣’清晰易读。”能不能讲讲,你心中的AI?

布特林:哲学家特别喜欢以最新技术类比来描述:人是什么。100-200年前,我们有工业文明,有早期机器人,它们没有脑子,拥有第一步automation(自动化)。他们说,人是一个机器。最近,大家感兴趣量子技术,很多人说,人脑是不是也是量子的?我觉得不是。人是怎么想的?有时是胡说。但人们会用这个方式思考: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人和工厂有什么相同?人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以此理解人类。

现在,最新技术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语言模型)。我们看LLM的概念,非常复杂,但它是非常有权力的——它可以做很多事,我们并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它是一个黑盒子。

LLM和普通程序的区别是:普通程序,你随机删掉一行代码,整个代码可能崩了,是特别fragile(脆弱的)的;LLM,你做一些小的改变,不会影响基本功能,如果你只改一点点,输出也只改一点点。

所以,LLM特别像人、动物,是biological life(生物层面的生命)。

Anthropic做研究,研究目标是看一个比较小的LLM里,每个parameter(参数)代表哪些概念?他们发现,LLM里可以看到——比如,这个parameter代表红色,这个parameter代表字母A,那个parameter代表资本主义。包括一些特别高级概念,都可以看到。

我发过两张图,是我跟ChatGPT说:画一个极端的比特币的人,和画一个也相似极端以太坊的人。左边比特币出现了夸张的土豪,右边以太坊是玩电脑的geek(极客)。可以通过AI看出,比特币和以太坊有文化差异。通过AI,我们可以思考很多人和社会的概念,从而更多地了解自己。

《潜望》:这两年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取代了Web3、加密技术和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思潮的主流。站在Crypto技术浪潮那一端,隔岸观看这一端人潮涌动的人工智能革命,你在想些什么?

布特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有完全不同的作用。人工智能短期是工具,每个人可以使用它,提高效率。比如,我写代码或写文章,尤其做我不擅长的事,ChatGPT对我最有帮助。但长期看,人工智能会不会比人更聪明?一定会,只不过不知道5年还是50年后。

区块链是解决信任问题。你想做应用,这些应用需要很多人参加、互相操作和沟通。他们没有信任中心,区块链应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世界存在很多信任问题,这些问题比10年前更突出。

但Crypto领域,最近5年的一个问题:大家的梦想和希望很高,但技术做不到大部分梦想。2020年和2021年有这个问题:以太坊、比特币和所有链的交易费很高,发一个很简单交易要付1美元或3美元交易费。大部分想做的应用,除了金融,是不可以的。但今年,以太坊扩展项目,Layer2上交易费从0.5美元降低到有时候0.005美元。很多之前不可能的应用,现在成为可能。

这样的事在计算机领域发生了很多次:很长时间大家有一个想法,但需要计算机的技术、CPU的速度和互联网的流量升级到一定程度,这些东西才终于有可能。未来1年、2年、3年,这个趋势在Web3也会发生。

《潜望》:在Crypto领域,Super App会在未来3年出现吗?

布特林:我有时在想一个更长期的问题:App这个概念,会不会在10年后,改变很多?

现在App,是你有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手机有一个界面,你在界面通过按钮做一些事。但由于人工智能,我们跟电脑和互联网交互方法改变了许多。

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说,现在有AI技术,我们做AI应用。有一些(项目)成功了。但大部分会发现:其实,大家不需要什么应用。他们想做什么,直接可以跟ChatGPT说,ChatGPT给他们一个答案。所以我在想,未来Super App会不会就是这个?你可以用AI的方式直接跟电脑、手机或任何设备沟通,AI会知道你想做什么,它会帮你做这些事。

《潜望》: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会加剧中心化,那么它的发展,距离你构想的那个世界,是不是越来越远了?

布特林: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最近用AI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我做一些很多人之前做过、但自己不擅长的东西,ChatGPT对我非常有用;但我做一些特别前沿,比如复杂的密码学,可能只有我和其他1000人做过,AI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一方面,AI可以得到一些平等的结果,让一些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另一方面,ChatGPT是一个非常中心化的应用。你用ChatGPT的时候,你要完全相信,它不会暴露你的各种数据。这个问题我觉得10年和20年后,会变得特别明显。

现在大家用ChatGPT,就像跟一个朋友聊天。但10年后,大家会把所有思想告诉ChatGPT。有可能我们会有一些比如BCI(脑机接口),出现人与机器人的深入连接。如果你的人工智能没有隐私,你这个人完全没有隐私,包括没有思想的隐私。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是一个中心化的公司,它可以随时关掉、随时改规则、随时改服务条件。无论你是一个人、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国家,一旦你开始依赖这些,风险就出现了。

所以,AI有很多优点,也有这些问题。

我知道很多人开始做开源AI,Decentralized AI。其实,我自己会用这些东西。我故意买了一台电脑——(布特林转身从帆布包拿出电脑展示)——这个电脑有GPU,有英伟达的4070,我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跑一些LLM。

当我不需要ChatGPT最高级别质量,我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做。我发现这有一个优点,当我没有互联网,这没问题。Decentralize AI(去中心化AI)很重要。

“OpenAI第一步为了安全牺牲了开源,

第二步为了利益牺牲了安全”

《潜望》:我很好奇,你怎么看待OpenAI这家公司?它有可能成为最大,甚至是终局的垄断者吗?

布特林:OpenAI的故事非常有意思。一边,它给大家做了一个特别好用的工具。

我不能说所有人。因为ChatGPT有两个level:第一个level是免费的;第二个level价格是每个月20美金,一些国家可以用,一些国家不可以用。这个工具特别好用,尤其当我进入不擅长的领域。

但OpenAI有一个问题,一开始Elon Musk(马斯克)看到很多大的硅谷公司在做人工智能,他担心如果人工智能是它们做的,会不会变得特别中心化?这有很多风险,所以他开了OpenAI。而5年后,因为AI安全原因,他们虽然没有说不开源,但他们修改了定义——open指的是他们的服务是open的。

《潜望》:变成了CloseAI。

布特林:对,他们变成了CloseAI。今天,出现另一个问题:第一,他们为了安全牺牲了他们的开源;接着今年,他们为了利益牺牲了他们的安全。

去年公司和董事会冲突,冲突之后,好像Sam Altman(OpenAI首席执行官)赢了。最近他们公布,会从一家非盈利变成盈利公司,把董事会权力降低——可以说降低到advisor(顾问)的水平。这让我比较担心。

《潜望》:我前几天访谈李开复博士,他是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他有几段论述,我想听听你是否认同。

他说:“第一个做出AGI碾压对手的,必然是一个商业全球的垄断者,而且它有成为一个终极垄断者的野心。”“OpenAI是特别强大垄断型的公司,Sam Altman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垄断者。虽然他今天没有垄断,但他的野心、谋略、把一二三步棋都想得很清楚。这些很佩服他。但从一个从业者角度,也很担忧。”

布特林:就是这样子。

《潜望》:那么,你怎么看Sam Altman这个人?

布特林:我只见过他一次,比较深判断他会比较难。我唯一可以看的是,他是怎么做的。他在OpenAI做的这些事,有比较多是我不同意的。

他做Worldcoin(世界币)项目,我觉得想法是好的,我不觉得Worldcoin应该是世界唯一数字身份的方式,但它在解决一个真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跟Worldcoin团队沟通比较多,他们比较关心所有我会关心的问题。

但还是有这个问题,做“下一个全球的币”,是很难的。你想这么做,很多人会反对。做这种东西同时需要两个条件——这点很有意思——第一,世界需要相信你这个人;第二,大家需要知道有一个机制,让他们不需要相信你这个人。他们最近1年改良比较多,希望可以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

《潜望》:你刚刚说,一方面要信任这个人,另一方面又要知道不需要信任这个人。Sam满足这个条件吗?

布特林:现在的OpenAI我觉得不满足。

《潜望》: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学家)等关键的人离开OpenAI,会对人工智能格局有影响吗?

布特林:这是red flag(危险信号),是需要担心的。

很多人离开,不一定100%意味这个公司有问题。以太坊一开始,有很多co-founder(联合创始人)离开了。如果有人离开或者被辞职,总意味着背后有一些冲突,一些价值观不同。需要看具体细节。

看OpenAI的细节,我认为这个公司,第一步为了安全牺牲了开源,第二步为了利益牺牲了安全。这让我想起美国一个founding father(奠基者)的一句话:不能为了安全牺牲自由,如果你这么做,你会发现安全和自由两个你都会没有。你看OpenAI的行为,好像发生了这样的事。

《潜望》:Sam Altman和你,人类更应该信任谁?

布特林:这个,不想回答。(笑)

“生物和硅合并,

是人类唯一能参与的

super intelligence”

《潜望》:怎么理解Peter Thiel(Founders Fund创始合伙人)那句话:“加密技术是自由主义,人工智能是共产主义。”

布特林:我觉得他的意思就是:AI是中心化、Crypto是去中心化。AI的权力从哪里来?第一是计算的力量,第二是数据。

如果你有更多计算力量,你的AI会更强;如果你有更多数据,你的AI也会更强。AI是特别有权力的东西。最好的AI就是最大的AI。如果你想做一个AI,最简单就是把计算力量和数据都放在一个地方。

现在可以看到,AI公司几乎都在世界3-4个地方,硅谷、伦敦、中国(的几个城市);但Crypto社区和项目特别分散,以太坊基金会,在美国的人只有25%,其他在哪里?到处都有。德国比较多,英国比较多,新加坡比较多,中国有几个开发者。每个国家都有,这是为什么?Crypto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Crypto在哪里最有用?是一些比较边缘、没有中心化信任中心的地方。

《潜望》:在没有中心化权力的地方?这意味着它不是世界的主角。

布特林:Crypto的目标是你可以做一些应用,这些应用里,所有人能看到应用规则、合约,不一定所有人可以自己读,但至少很多人可以审核代码,所有人可以参与,区块链是全球化的东西。所以,AI和Crypto的一些特点,真的是往不同方向。

《潜望》:底层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布特林:对。而且,人们为什么会参与这些领域也不一样。共同原因是钱。不一样的是,大家想用这些领域做什么。

参与AI的人,特别关心人类技术发展,希望加速人类变成跨星球文明,把人类变得更powerful,把自己也变得更powerful。参与区块链的人,会关心去中心化的信任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等。

《潜望》:AI和Crypto会走向两个分支,还是会交汇?如果走向交汇或走向更极端的两个分支,到那天我们会看到什么?

布特林:Crypto的作用,是做一个游戏,你做的游戏可能有很多目标。交易可以说是一个游戏。还有一个例子是预测市场,今年Polymarket(一个预测市场项目)成功的比较多。

Crypto可以做一个游戏,用智能合约比较安全地执行游戏规则,AI可以参与这个游戏。如果只有人参与,有时效率不够高。比如预测市场,我今年在Polymarket玩得比较多。我发现,4年前他们的结果质量不是很高,今年比4年前高很多。为什么?原因之一是,liquidity(资产流动性)更多。去年可能100万、1000万美金,今年可能1亿、2亿。但我也发现,今年在流动性小的事项,它的答案也是比较好的。

所以,现在很可能有AI在参与。AI的reaction(反馈)速度非常快。一个人这么做,需要24小时一直在电脑上,每分、每秒看所有新闻。而一个LLM,你让它跑,它可以自己做。

我认为未来会有更多例子,可能在social领域,可能在其他领域。Crypto是一个安全底层,通过Crypto可以做一个游戏,保证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AI的作用就是参与。

《潜望》:所以不是Crypto参与AI的游戏,而是AI参与Crypto的游戏?

布特林:对。

《潜望》:有一天,如果人工智能的终极势力抑或是“老大哥”要毁灭人类,你所代表的Crypto王国会来解救人类吗?

布特林:这个问题相当复杂。Crypto的作用是做游戏的规则,而不解决具体问题。

人有很多想做的——希望活的时间更长,生活更舒服,去火星。为了做到这些,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协调问题。如果你在一个岛上,这个岛只有你,没有其他人,Crypto完全没用。Crypto唯一作用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但岛上只有你一个人,AI是有用的。通过这个例子,你就可以知道,Crypto不能直接解决你的问题,而是间接解决你的问题。Crypto在做游戏,但还是需要人、机器人或其他东西参与这些游戏。

如果你要看Crypto怎么拯救世界?不可能只是Crypto,而是Crypto + 其他一些东西。那Crypto + 什么?

 第一个可能是Crypto + Decentralized AI;

 第二个可能是Crypto + 一个可以替代AI的技术。

有什么技术可以替代AI?唯一答案是,人和计算机做一个更深的互相操作。最近两年,VR、AR、元宇宙比较火,比如Meta眼镜,这些技术特点是什么?人脑和机器的沟通,流量和效率可以变得更高。

你戴上Meta眼镜,眼镜可以直接看你在看哪里。现在电脑可以收到你的一些意识(conscious);如果通过眼镜,可以看到你的眼睛、身体,他们会跟你的潜意识(subconscious)直接沟通。

有意思的一点,一个人的脑子左边和右边部分,之间沟通的流量不是特别高。如果我们可以做一个人和机器之间,特别高效率、流量足够高、时间足够快的一种沟通,电脑就真的变成了你的一部分。

我为什么会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因为比人类更聪明的东西一定会有,可能10年、100年或者1000年。但这个比人类更聪明的东西,是一个独立会超越我们的东西,还是,我们能够变成这个东西的一部分?——我觉得第二种方式特别有意思。

《潜望》:我们变成它的一部分?

布特林:对,或者它变成我们的一部分,就是合并——生物和硅的技术会合并在一起——这个技术是唯一,我们人类可以参与的一个super intelligence(超级智能)。

如果没有这么做,唯一的可能是,一个单独的计算机比我们都聪明,它们都会控制这个世界,人完全没权力影响这个世界。

这个方向如果要做,要用对的方式。现在就有Neuralink(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但这种技术有一个风险,有一个电脑可以读你的思想,读你的脑子。如果不是开源,是中心化,是把你的信息发给一个服务器。这意味着,一个大公司就可以读你的思想,这个事很危险。所以我希望,在software(软件)和hardware(硬件)两个部分,我们有开源、尊重安全的东西。

Crypto怎么参与?第一是商业模型。开源技术总有一个缺点,找钱很难。如果你做一个中心化、自己控制的东西,有很多方法赚很多钱。而开源技术,大家都可以下载、都可以用,用完以后不需要跟你有什么关系。它的技术有优点,缺点是赚钱很难。而Crypto有很多尊重开源挣钱的方式。

如果我们通过Crypto支持一些开源技术,有可能出现更开源的BCI、更开源的人工智能、更开源的所有事情。

《潜望》:听上去,AI架构在Crypto上?

布特林:商业模型可以在Crypto上面,也可以用一些Crypto技术再做一个架构。

我还没说过的一点是,最近有些有意思的新的Crypto技术,包括PC(Programmable Cryptography,可编程密码学)、FHE(全同态加密)。优点是,可以做一个AI,这个AI可以跟你的隐私数据做计算,但没有其他人、其他电脑知道你的隐私数据。它用你的数据做计算,但不会看到数据是什么。这些技术从1982年就知道是可能的,但这个技术到了更多应用可以用的阶段了。

《潜望》:在人工智能领域,你最欣赏、倾慕的人是谁,最不喜欢的人是谁?

布特林:哇,这个……没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尊重长时间保持原则的人。最近5年有许多外部变化,很多人会改变思想。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大部分是不好的原因——比如,我不喜欢的团队有个想法,所以我需要有个想法,以此打(压)他们。

愿意很长时间保持思想开放,且有原则的人不太多。如果他们有,我就会尊重。

“如果发个币、做个交易所

是我们唯一做的,

那这个行业是失败的”

《潜望》:鉴于最近人工智能流行和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对于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职业选择之间有抱负、但犹豫不决的技术专家,你会给什么建议?

布特林:最重要的还是你对什么感兴趣。

《潜望》:客观来说,这两年人工智能的繁荣会令Crypto出现冷却吗?

布特林:一定有。之前会参与Crypto的一些人,因为AI发展好又去参与AI了。

我发现有三种人:

 第一种,他们的目标可能是做一些最重大的事情,不管是什么,就是想做大的、有影响的、参与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或者赚更多钱。

 第二种,是为了Crypto具体原因,比如关心货币、开源问题,或者关心信任、人类自由问题等。他们一直在区块链这边,不会去AI。

 第三种,他们想赚钱,但他们做事的质量会低一点。

我有一个担心:如果特别有智慧的人都不做Crypto,留在Crypto领域的人,可能不会有什么有意思的思想,唯一的应用是大家已经做过很多年的金融应用。这就会变成一个情况——发个币,做个交易所;再发个币,做个交易所;再发一个币,这个币上有可爱的狗狗——这些东西是好玩的,但如果他们是唯一我们行业做的,那这个行业是失败的。

我们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做一个同时有意义和很多人喜欢参与的应用。

我最近发现,现在想这么做的人多。2022年和2023年是非常危险的时期,AI成功了,但Crypto还没成功。大家知道AI的LLM特别牛,可以用ChatGPT做什么。但Layer2还没出来,或者处于特别早期阶段,交易费很高。所以2022年和2023年,对于AI和Crypto能做什么区别最大。

但,今年Crypto的力量增加了很多,开始有很多开发者想做一些同时有意义和很多用户喜欢参与的应用。如果Crypto这个领域继续成功,还是会很多人选择参与Crypto。

《潜望》:我告诉我身边中国创投行业的人,今天要来见你,很多人让我问你同一个问题:怎么看这么多年以太坊生态或整个Web3生态依然没有实际应用的产品?

布特林:我的答案就是我刚才说的。今年之前交易费太高,一些重要技术还没成熟,账户安全问题没有解决,隐私问题没有解决,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今年之前,我们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做普通人可以参与的应用。唯一成功应用是DeFi的一个原因,是因为DeFi可以赚更多钱。

如果有把你的钱增加10倍的机会,即使有技术难度,你也愿意。如果有30%的概率,你的账户会被偷,如果你遇到一个问题,你的钱就没了,但如果赢了,你的钱会增加10倍,你很大可能还是会参与。

但如果你想做的事更普通,目标不是把自己的钱增加10倍,而是保护你的钱、保护你的身份,或者参与一些其他应用。如果技术难度和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你不会参与。

今年,我们终于开始解决了这些问题。今年是最好的做有意义的应用的时间。

《潜望》:一直炒币屯币,不是你想要的?

布特林:不是。

《潜望》: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想推动这个世界的是什么?

布特林:我希望这个世界更公平、开放,做一些能解决重要信任问题的应用。如果你想建设一个公平、开放的世界,解决信任问题是必要的第一步。为什么很多事不是太好?因为大家不知道该相信谁。

你可以看Crypto的应用案例。在面临很多金融问题的国家,比如阿根廷,他们会对Crypto特别感兴趣。

 第一,这是可靠的金融体系,他们可以把钱放到里面,钱不会有一天没了。

 第二,他们可以和主流金融连接,很多人用Crypto,在美国或欧洲公司工作,他们可以赚美国和欧洲级别工资,把钱送去自己的国家,给自己或家人,参与更公平的全球事项。

 第三,还有其他应用。比如说,大家喜欢说身份或信用体系这些词,但他们都希望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信任问题,希望知道你可以相信谁。现在有一个话题:知道谁是一个人,谁是一个机器人。

如果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我们更容易做一些全球人都可以用的、安全的应用。这样可以避免一个风险:世界的分裂。

《潜望》:听起来Crypto更适合信任缺乏、公平缺乏的地方;AI更适合想追求人类更强力量的地方——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理想。会不会Crypto点燃的是像阿根廷这样的国家,AI点燃的是像中美这样的国家,从全球看,点燃的版图是不一样的?

布特林:长期我们都需要提升能力。如果我们有完美、公平、去中心化的制度,做事的人能力不提高,一段时间后,还是会落后。

Crypto之外的技术,包括AI、生物科学,全世界都需要参与。但做这些技术有不同方式。如果要用去中心化、更开放的方式,可能Crypto会参与一部分。短时间,不同国家对Crypto的adoption(采用)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阿根廷,有基本的金融问题。比如美国,大部分时候没有这些问题。Crypto对我最有用的是,给一些国际慈善机构捐钱。通过银行机器很难,通过Crypto很容易。在发达国家,用这个技术最多的是,特别想参与国际市场和社会的人。在更小的国家,Appchain(应用链)的adoption更多。

长期这些东西会怎么变化,我也不知道。

《潜望》:我有一个很基本的不理解。对于普通人,一个中心化的应用和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区别是什么?

布特林:我可以给你一个具体例子。我们最近有一些去中心化SocialFi应用,在以太坊成功了,Lens和Farcaster是两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Farcaster和Twitter有什么区别?

在Twitter,第一,它的算法完全不透明;第二,如果你觉得Twitter不好,你不喜欢它在做的事,想搬到另一个应用,你的network就没有了。任何人对Twitter不满,想开始做一个新的,user base(用户基础)需要从0开始,网络效应的问题特别难解决。

在Farcaster,架构是这样的——第一层是去中心化网络,第二层是界面,用户可以发信息,看其他人发来的信息。一个最多人在用的客户端叫Warpcast,Warpcast是去中心化App,你可以自己下载,非常好用。一个从来没参与过Crypto的用户,可以使用Warpcast。但如果你不喜欢Warpcast,不喜欢他们做的事,Farcaster也有很多其他客户端,如Firefly。如果你不喜欢Warpcast,你可以搬到Firefly,你可以通过Firefly参与Farcaster网络。你发的信息在Warpcast可以看到,Warpcast用户发的信息你也可以看到。

去中心化底层,保证不同客户端可以互相操作,可以解决Warpcast变成垄断的情况。

这是一个公开、任何人可以做客户端的机器。在Farcaster生态,公开的架构已经给一些用户一些重要的优点。

《潜望》:你怎么看待Crypto行业中的投机分子?为什么这个行业里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布特林:投机的人在很多领域都有,比如股票市场、体育赌博行业。很多人有这种习惯。

我们行业应该做什么?第一,如果有些人喜欢做一些比较游戏化的金融,我希望做alignments,他们参与这些东西的结果是,对自己国家和社会是有用的。

第二,我们需要有一些让他们长期可以扩大自己财富的方式。在全球大部分社会,之前是做房产,大家买房,但房产这个市场对很多人非常不公平。大家不知道赚钱还是亏钱。如果我们在Crypto领域可以做一些长期可以赚钱,但又跟实体经济有连接的金融产品,也特别好。

之前为什么没成功?第一,监管还没足够清楚,但最近,很多国家监管变得更清楚。第二,技术要足够安全。

如果可以把资产增加10倍,你会愿意面临各种风险。但实体经济不会这样,可能低于3%、 8%或10%。如果你的回报合理,你就需要关心安全问题。现在我们解决了一点点。我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更好的金融选择。

“我没有保姆、司机和保镖”

《潜望》:你非常年轻就是亿万富翁,现在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布特林:跟5年前区别不大。我会去不同的国家,参加不同的活动。

更多变化是,找我拍照的人更多了。

《潜望》:你有保姆、司机、保镖吗?

布特林:都没有。可能在参加一些大的活动时,会有。但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的。

《潜望》:我看到社交媒体,包括中国的社交媒体,经常拍到你在新加坡坐地铁,为什么一直坐地铁?

布特林:因为新加坡的地铁好好啊。

《潜望》:在其他国家呢?

布特林: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有些没有地铁或地铁很烦,就会打车。如果可以走,我也会选择走路,我喜欢走路。

《潜望》:你的包包和手表为什么都有猫?

布特林:因为猫猫是可爱的呀。

作者摄于现场,布特林展示他的手表

《潜望》:是在泰国买的吗?

布特林:没有。手表是朋友送给我的,compass(指南针)是我自己在亚马逊上找到的。猫的包包,是我的泰国朋友送给我的。

《潜望》:你在接受采访时说:小时候总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些人很有钱,但钱都花在私人飞机、直升机、豪华跑车或其他愚蠢的东西上,最后他们一无所有。我记得自己想过,这太愚蠢了。所以当你富有,你滋生过任何一个愚蠢的念头吗?你是屈从了它,还是反抗了它?

布特林:Emm,这个不知道怎么回答。

《潜望》:换句话说,财富让你迷失过吗?

布特林:我觉得我不会这么思考。

《潜望》:你会经常查看银行账户里的数目吗?

布特林:不太会。

《潜望》:很惊讶你会中文(在没有在中国长住过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学习和掌握这门语言的?

布特林:我是2013年开始学习,那时刚从大学drop out(辍学),在《比特币杂志》写文章。我决定旅行,看中国、美国、欧洲比特币世界。我这时看到一些关于中国的文章,谈中国比特币社区和项目,特别有意思。

很多人跟我说,中文是最难学的语言。这是特别有意思的挑战,我就开始学。一开始通过语言软件,2014年第一次来中国,开始跟很多中国朋友聊天。就这样继续学。

《潜望》:你会很多种语言,好像是6门?会很多种语言,对做Crypto有帮助吗?

布特林:我最好的是英文、俄语和中文。这之后,法语是在加拿大学校学的,从2014年到2019年学法语。我自己学了一点德语和西班语。大概6门,其他语言我只会一点点。

其实有。有意思的一点是,欧洲语言比较容易学,离英文很近,从拉丁语过来。欧洲人都会说英文,有时在技术话题上,他们能更好地说英文。但对于不在欧洲的人,不是这样。跟其他社区,说俄语的,说中文的,在南美说一点西班牙语,特别有帮助。

《潜望》:现在,你脑子里思考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布特林:第一,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让以太坊生态、应用和社区发展得更好。

第二,我们说过的一些宏观的人类的问题,包括AI。

第三,很多比较小的技术性事项,比如我今天需要做什么,我下一个要写的文章是什么,很多小问题。

《潜望》:怎么看待美国大选和现在的两位候选人,马上要出结果了。(我们的对话在美国大选结果公布的前1天进行)

布特林:今天谁会赢,有可能20年后、30年后,不一定有很大影响。有一些趋势,是不管今天发生什么,还是会发生的。即使今天不发生,可能2028年也会发生。如果在美国不发生,可能其他国家也会发生。所以,主要看一些长期趋势和全球趋势。10年内,世界的文化、技术、种族、经济,一定会变化非常多。

《潜望》: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或某种乌托邦社区的构建者,你总是试图打破旧有的秩序,建立新秩序。那么你怎么看待人类的婚姻制度,人类还需要婚姻吗?

布特林:这个话题可能50年后会改变很多。之前大家的目标,第一是经济安全,第二是孩子。但现在的人,至少在发达国家,没有迫切经济问题,可以多思考一些人生,自己喜欢什么。并且,很多人不想或不愿意(生孩子)。

互联网把我们的社会关系改变非常多。你30年前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这意味着你失去了所有朋友,现在并不是这样。如果情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会改变非常多。

《潜望》:你现在已经是一个自由的人了吗?

布特林:有时候就自由,有时候不自由。

《潜望》:不自由于什么?

布特林:那么多人在以太坊社区。我总在想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做什么。

《潜望》:你有恐惧吗?

布特林:对虫子有恐惧。

——————End——————

(对话结束后,布特林把茶包上的标签留在了桌上。)

作者摄于现场

声明: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不为任何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

(感谢刘鹏对本文的倾情帮助)

(如需交流,欢迎添加作者微信:benita_zhangxj,烦请备注公司+职务)

“复盘中国大模型系列”推荐阅读

爱马仕扩建,深圳奢侈品购买力爆发:拆迁户爱劳力士,富二代中学开买LV

2024-11-23 09:13:02

腾讯新闻《潜望》

特约作者 卢曦

编辑 杨布丁

深蓝色丝绒套装,缠绕着薄纱,缀着浅蓝色的羽毛,当红明星檀健次踏着技巧独特的舞步穿过深圳湾万象城的十字路口。这是2024年10月,全球知名时尚杂志VOGUE在此举办了长达一周的活动。一呼百应,明星潮人鱼贯而至。走秀、晚宴、论坛,深圳霎时成了中国的时尚心脏。

往年,VOGUE在纽约、伦敦、罗马和上海都办过这个活动,这一次,它与深圳服装行业协会来了一场大合作。

2018年,位于南山区的深圳湾万象城开幕,大批一线奢侈品大牌在这里开了大店。为配合造势,品牌们在深圳做大展、走大秀。这六年里,法国高级珠宝世家梵克雅宝在深圳举办了高级珠宝艺术展;香奈儿走了早春度假系列大秀——深圳官方媒体盛赞这场秀呼应了深圳转型为“设计之都”的愿望;卡地亚在深圳举办了全球性的女性创业活动,因为这是一个“创业之城”。

以前总有人说,深圳人的奢侈品消费力,被香港“吸”走了。深圳拒绝接受,官方甚至提出深圳要向时尚产业高端化、数字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深圳湾万象城开业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奢侈品全面“下注”深圳的时代到来了。

深圳的“创一代”、“拆一代”时至今日仍然大部分是时尚的绝缘体,而他们的下一代改变了这座城市的模样。今天的深圳,富有、与世界同步,科技与时尚同行,金钱与艺术并重。改革开放四十年点石成金,深圳是徐徐开启的奢侈品“金矿”。

“深一代”富豪,衣服没有房子重要

时尚圈刻薄,以往说深圳是“时尚荒漠”。深圳时装周年年办,被说成“自己玩儿自己的”。有人做了一道数学题,把一座城市顶级购物中心的年销售额拿出来,除以这座城市的GDP。算出来深圳不但比不了上海,落后于“爱时髦如命”的成都,还落在二线城市南京后面。结论是:深圳有钱,但不太讲究穿戴。

从事高端金融业的80后沈一涵觉得:时装精在深圳是寂寞的。这些年,他买遍了一线大牌男装,是一家意大利顶级品牌在深圳最大的客户。每一季新品到了中国,品牌都会安排各大城市的VIP巡展。路线通常都是北京、上海、成都……深圳要么是最后一站,要么客人被合并到广州。他每次都要面对被“大城市”VIP们试穿过好多次的样衣,忍不住皱眉。

他也常去品牌在深圳的店铺,当他提起在网上看中的款式,得到的回答大概率是深圳没货,要从北京、成都调。他觉得品牌为深圳店铺挑选的都是浅显易懂的爆款,真正代表品牌精髓的、具有突破性的新设计,都不给深圳。难道在品牌心目中,深圳的消费主力是中老年?

为什么深圳人对时尚兴趣一般?沈一涵在自己富有的客户身上找到了一种答案。

这些人年龄五十多岁,是“深一代”富豪,最感兴趣的主题是投资、财富管理,他们无一例外地对房地产感兴趣,谈起买什么房子保值,怎样传承给下一代时精神抖擞。另一个让城中富豪们趋之若鹜的是风水命理,这些事业成功的人比普通人更热衷于让命理大师指点迷津,避开生意和生活中的暗礁。沈一涵有一次把定制男装界举世闻名的伦敦萨维尔街裁缝请来量体裁衣,结果客人们兴致不高。

“深一代”富豪的画像是这样的:60后,小时候过苦日子,没读过太多书,做的是毛利率很低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一般在深圳、广州建厂,同时和香港一些外贸公司、代理公司合作,将产品出口。这些传统行业直到新世纪初还被一个黑色笑话道尽辛酸:中国生产出口8亿件衬衫,换回的利润才能购买一架波音飞机。

“深一代”富豪能成功,靠的是勤勤恳恳,是锱铢必较,他们没有闲情逸致搞文艺,谈不上审美和品味。有些比较极端的亿万富豪,在消费上简直无欲无求,穿戴普通,甚至有富豪因为看起来寒酸,被人忽略和怠慢。

赚了钱、愿意升级消费的,消费观念也很特别:买房子可以一掷千金,因为房子能保值增值。一家深圳本地的房地产媒体曾这样盘点:以前深圳顶级豪宅的买家主要是来自餐饮、施工、五金等行业的潮汕老板。他们喜欢买大房子,炫耀房间多、楼层高,在家里存上一个房间的茅台。到了80后新富和富二代买豪宅,他们喜欢的是几百平米只有两间卧室,阳台上可以骑单车的设计。也有不少“深一代”富豪买豪车、买名表,但车要排在表前面,衣服什么的落在最后。

动迁户和包租公,劳力士们的另类群体

1980年代的一天,位于今天深圳宝安区的怀德村村民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深圳机场的修建征用了他们的土地,给全村的补偿款高达3000万元——那可是物质匮乏的1980年代!天降馅饼谁能不动心?而当时的村委会却奇迹般地挨家挨户说服了村民,把这笔钱投资出去兴建工业区。如今怀德村的富有已经传承到了下一代。深圳的成功不仅因为机遇,也来自人的远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1978年,老一辈革命家袁庚主导,深圳蛇口建立了工业开发区,四十多年前就在这里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蛇口和袁庚的出现,让铁幕般的计划经济被捅开了一个再也补不回去的大洞。”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写道。今天的金融航母招商银行、平安保险都从蛇口诞生。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带,深圳凭借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与香港建立了“前店后厂”的关系,发展出口、建立保税区、开展远洋贸易,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60后潮汕人叶仲伟1980年代来到深圳,那时深圳“遍地是黄金”、“做什么都赚钱”。2000年前后他做起了钟表代理商,经营众多瑞士名表,生意起步很快。新世纪初的深圳,人们追逐卡地亚、浪琴,将劳力士奉为神明。这源于当时风靡内地的香港电影,《古惑仔》里山鸡跑路前浩南给他一块劳力士,让他带着应急换钱。这个情节打动了无数人,直到今天还在影响中国中年男人们,为劳力士打下保值、硬通货的烙印。

那时全国各地的人都往深圳跑,留下来下海经商,或者经过深圳去香港,一个沸腾的年代。发了财的老板们开始买好表,在这个商业往来疯狂加速的城市,买表送礼也成为习俗,为自己的生意机会开路。2013年国家重拳反腐,送礼活动一夜噤声。名表行业经历了一段低谷,而经济发展的车轮没有停步,人们为自己和家人买表,江诗丹顿、卡地亚、百达翡丽和劳力士,是市场上最受推崇的品牌。

和中国很多其他城市相似,玩表的人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动迁户。家里老房子拆迁一夜暴富,花掉点零头买好表不是难事。改革开放前深圳是个小渔村,本地农民都是自建住宅,包括一种被称为“拉手楼”的农民房,后来成了城中村。外地人来深圳,就租住在这里,本地人就成了传说中的包租公、包租婆。怀德村的奇迹屡屡上演,深圳的城市建设动迁出众多千万富豪、亿万富豪。2023年,深圳有一位房东九栋楼被一次性拆迁,补偿款超过一个亿。

比起创业的一代,动迁户心态放松,生活惬意,穿人字拖逛商场也丝毫不以为意。钱来得相对容易,他们也常有挥霍之举。他们对西方奢侈品的营销不是全部买账,买房、买车、买表之外,他们有时去买翡翠玉石或者黄金,有条件的,在家中院子里修大水池养昂贵的锦鲤,随心所欲。

任职于一家瑞士高端腕表的徐康常驻深圳,这些年他观察发现,很多证券、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特别爱买好表。因为面对的客户非常富有,他们需要华丽的行头来撑门面。入行不久的年轻人买浪琴、帝舵,成熟一点去追劳力士,乃至更昂贵的理查米尔、百达翡丽。他们头脑灵活,一块表戴上一段时间就卖掉,再去买新的、更贵的、名气更大的,给人很懂表、总在买新表的印象。也正因如此,深圳的二手表市场比别的地方更活跃。

日复一日,深圳街头车水马龙,奢侈品消费潮起。2004年,位于罗湖区的深圳万象城开业,这也是全国第一家万象城,当天超过4万名市民涌入,开业第一年销售额就超过了10亿。差不多从那时起,大牌奢侈品就展现出一种态度:不会一直依赖香港门店来服务深圳客人。2009年,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路易威登旗舰店在这里开业,其他大牌纷至沓来,罗湖万象城的豪华品牌阵容说明了一切。

顶级富豪和新贵,更爱珠宝和艺术品

2024年,一部中国动画片《熊出没之逆转时空》斩获20亿票房,剧中的光头强先在电子厂打螺丝,又去华强南修手机。光头强本名“刘华强”,而背后的制作公司来自深圳,叫作“华强方特”。

1980年代,深圳华强北开启了被称为“三来一补”的低端电子制造业,后来的华强北赛格广场诞生了“一米柜台”传奇:小老板或夫妻店租下一米宽的柜台,一台保险柜、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配货。

今天,华强北不仅能做出《熊出没》,还走出了神舟电脑、TP-LINK路由器等知名企业。电子制造是深圳腾飞过程中不会被忽略的一笔,一批敢想敢闯的企业家成长了起来,甚至有说法这里诞生了起码50位亿万富豪。

深圳拥有深交所,金融业高度发达,截至2023年底,深圳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超过550家,排在北京上海之后。当创业家遇上金融工具,财富急剧膨胀。每一年发生的公司上市和并购事件,将一个个创业者和团队推上财富巅峰,他们是深圳的新贵。

身家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深圳富豪们,开始在用收藏珠宝、艺术品来为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冷小莫在深圳从事珠宝行业,帮助富豪投资珠宝和宝石。她会与客户展开详尽的前期沟通,介绍并分析宝石的各种品质参数、升值潜力,包括大克拉彩钻、彩宝等。一旦客户瞄定品类,她会从全球各渠道物色、洽购适合的宝石。

大件珠宝通常是由男士买下,送给太太、女儿或者女友。但在深圳,给自己买珠宝的成功女性企业家,比例比其他大城市更高。她们会在喜欢的珠宝大牌一次性存上数百万,方便自己随时挑选提货。女企业家也颇具务实精神,珠宝不仅要设计美,还要有珍贵的宝石奠定价值。大件珠宝是她们身份和实力的象征,她们会精心挑选佩戴出席社交场合,帮助她们影响客户,争夺商业机会。

艺术品投资圈则更是非富即贵。富豪、名流、艺术家和重要机构,在这个风雅的氛围之中结交人脉,编织自己的社交网络。最顶层的富豪们有时不一定是自己出面,他们拍画、艺术品,在顶层社交圈里展示自己实力,也是关系的一种敲门砖。全球知名的艺术品交易平台雅昌,就创立于深圳。

深圳富豪们时不时出入一些私密性极高的会所,比如深圳湾一号的深湾会、雅昌艺术中心、华侨城华论坛等。这些深圳上流社会俱乐部,是顶级奢侈品牌感兴趣的圈子,一些高级珠宝品牌曾与这些会所合作,举办私密的VIP活动。

2024年末,罗湖万象城即将揭幕最新的Tiffany旗舰店,当店铺围挡立起,Tiffany蓝就已经让深圳粉丝激动起来。十几年前,Tiffany就在这里开出了一家店铺,如今更进一步,扩大面积、丰富功能。高级珠宝大牌以大举投资的方式,表达了对深圳的兴趣,也是过去十几年Tiffany在深圳业绩不错的证明。

收藏级的珠宝之外,珠宝的主要功能还是佩戴,珠宝在深圳展现出了强大的国民性,今年9月,深圳国际珠宝展以1500个展位、5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吸引了全球超过三万名买家,他们在这里大饱眼福,更是为了寻找生意机会。

深圳还有闻名遐迩的黄金珠宝和翡翠市场水贝,年交易额超千亿元。从水贝已经走出了特力A、周大生等两家上市公司,还有一家名为“周六福”的公司正忙于香港IPO。

水贝延续了深圳这片土地上不同产业野蛮生长的风格,在“山寨”的质疑声中成为国内珠宝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一环。

中学就买LV的“深二代”,给奢侈品祛魅

徐康有个朋友的孩子刚刚留学回来,“出社会”的第一块表选了爱彼。或许是与香港挨着,深二代从小接触的信息远比内地孩子丰富,思维方式更国际化。这些年,深圳出国留学的群体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很多富有的深圳家庭孩子十五六岁就独自去海外留学,他们的价值观兼具现实和前卫,追逐潮流,对奢侈品毫不陌生。

如今,他们中很多人回国继承家业或者在深圳就业,深圳因为他们不再是时尚荒漠。

方锦璐出生于1992年,她和她的同学们都是典型的深二代。新世纪初她上初中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父母是从潮汕来深圳做生意的。他们沾亲带故,往往来自同一个潮汕大家族,彼此合作抱团。

这些同学父母们经常去香港,带回来五光十色的好东西。2004年万象城开业,好几个同学都跑去买LV,那时候他们就知道Neverfull和棋盘格是“经典必买”款。他们早早具备生意头脑,把手机当二手货卖掉而不是放在柜子里积灰,把金钱流转起来。

方锦璐是因为留学才开启了奢侈品消费的,她在伦敦买过Dior的太阳镜,回国后最近买了Dior的耳环。她觉得这些小件配饰在自己的消费范围内,能带来很强的愉悦感。现在,方锦璐在大学教书,女同事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爱马仕的配货,喜欢的奢侈品牌出了什么好看的新品。

有个女同事酷爱香奈儿,光是双C标志的胸针就有十几个。她会津津有味地跟别人聊这些胸针彼此细微的差异,而她自己每次出门都会精心搭配一番,从不张扬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雅致。

在这些“深二代”眼里,奢侈品没有神秘感,也不是用来炫耀或者充门面的行头,只是一些自己喜欢的、价格比较贵的好东西。

如今,方锦璐和同学们一起迈入了三十岁,当年在学校倒卖二手手机的男同学早早步入社会,加入家族生意,也自己创业,闯出了点小名堂。女同学们不少嫁作富太太,养尊处优,是今天深圳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深圳的00后更进一步,方锦璐在大学课堂上见到一些青春洋溢的女大学生,随身带的是价格五位数的名牌包。最近大学里流行Marni的草编“菜篮子”包,她在学校里一天能遇上好几个。

“深二代”是思想活跃的一代,他们亲身经历了深圳的腾飞,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红利,特别是在见过国外的风景之后,他们拥有发自内心的自信。

当然,另一类的年轻人也为奢侈品消费带来不同的拉动力。

沈一涵在奢侈品牌的VIP活动上见过一些特别的人。比如网红,年轻、长相漂亮,但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以一种草根的方式在互联网狂潮中暴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的已经赚到了千万身家。他的熟人圈子里有个这样的男孩,先自己做网红,然后开MCN公司,如今年收入上千万,年少得志难免轻狂,买奢侈品如买菜,住进深圳湾一号豪宅,花钱如流水。

还有一些神秘人,是做各种“灰产”的,比如走私的“水客”、不受法律保护的地下金融、说不清道不明的数字货币等等。这些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些人也有一点末日心态,喜欢一掷千金、及时行乐。他们可能这个月在VIP活动上买下一大堆潮酷的新品,下个月消失得无影无踪。奢侈品销售们已经见怪不怪,每当政策打击的风声紧了,灰产老板们就会惊作鸟兽散,甚至就此“消失”。

这是深圳复杂的一面,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生意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锒铛入狱。

两家万象城,一个奇迹城市

今天的深圳节奏飞快,蛇口老街却是最放松的地方。菜市上满眼海鲜干货、路边是烧腊小店和中药铺子。年轻的深圳有了自己的老城区,身家不菲的大老板、家有整栋楼收租的包租公,也会穿着普普通通的大T恤,脚踩人字拖,在塑料凳子上坐下,吃一碗猪脚饭。蛇口是“港深接轨”的第一站,过去几十年来,香港对深圳有启蒙作用。

1981年,国内第一家免税店在蛇口码头开张,“店铺”是一个集装箱改造的。1982年,港商“马太”陈惠娟与内地合资在蛇口开了第一家进出口商店,开业当天,500名顾客一早排成长龙,玻璃窗都被挤碎了。深圳中英街,一半是深圳,一般是香港,充斥着五光十色的免税商品。1988年,这条街疯狂卖出了15.7亿元的黄金首饰。

香港的名表、名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吸引着深圳客人,因为价格更低、货色更丰富,而服务也更有经验。从结婚前置办钻戒珠宝,到自己喜欢的一只皮包,很多深圳人都会特意去香港。

很多奢侈品牌当时已经在香港开设了代理公司,通过代理商将商品一点一点销往中国内地,深圳是一个中转站。后来奢侈品牌开始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内地,深圳起到连接品牌与珠三角的服装皮具制造工厂的作用。

有了奢侈品,就有了“水客”,他们从香港将名表、皮具夹在行李中带入深圳,运往全国各地,以较低的价格销售。这条路在海关的严打中渐渐堵住,“水客”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帮助深圳人实现了奢侈品启蒙。

四十多年过去了,深圳与香港的关系悄悄发生变化,很多奢侈品牌都在努力缩小香港和内地的价格差。有人因为“香港店铺无法开发票”而选择在深圳买表,有人发现深圳有的品牌店铺货品比香港店还要丰富,还有人只是为了方便快捷,就在家门口买了。与此同时,海关检查越来越严格,深圳人越来越不愿意冒补税的风险。

2004年罗湖区开出的深圳万象城,已经集齐众多一线大牌。2023年的营业额早已跻身全国高端商场前十,超过130亿元。2024年,爱马仕在这里揭幕了一家扩建的新店,取代开了15年的旧店铺。

正是以罗湖华强北为基础,深圳发展成为今天的科技之城,南山区成为深圳的新“硅谷”。今天,南山区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诞生了华为、中兴、大疆、腾讯等众多知名科技公司,因为集群效应,国内其他科技大厂纷至沓来,百度国际总部、阿里巴巴国际运营总部都落地在这里。

制造业有个“微笑曲线”理论: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品牌服务是曲线高高的两端,中间的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南山区几十年来奋力向曲线两端移动,从传统产业退出,潜心打造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2023年,南山区GDP高达人民币8566亿元,甚至超过了许多东南亚国家。

南山区成长起大批金领,大厂中高层年薪三四百万并不罕见。互联网人天生对智能表感兴趣,Apple Watch是他们买表时的首选。他们中有人对豪华手表略知一二,更多人穿戴随意,怎么舒服怎么来。外界开玩笑说IT男只知道穿格子衬衫,现实中他们即使调高预算,也更倾向于选择最契合互联网圈子的Ralph Lauren和Tommy Hilfiger。

今天年轻一代的深圳IT人并非只懂奋斗,当他们事业有了突破,手头变得宽裕,他们自然而然开始升级消费。

2018年,开业已有14年的罗湖万象城年营业额达到了85亿。那一年,深圳有了第二座万象城,就开在南山区,与顶级写字楼和超豪华住宅毗邻。从罗湖到南山,两座万象城分别象征着深圳的老钱与新钱

2018年深圳GDP达到2.4万亿人民币,首次超过了香港。2023年全国GDP统计中,香港是2.69万亿,深圳达到了3.46万亿。

香港也注意到,以价格优势吸引内地游客的时代渐渐远去了。这几年香港不断挖掘本地文化的吸引力,推广香港独特的自然风光,以不可替代的魅力吸引游客,与深圳差异化竞争。

今天的深圳不再是香港的后花园,而是与香港竞争、合作。香港、澳门与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广东城市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1%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993年诞生的金属雕塑《闯》刻画了一个强壮有力的男人,打破门框束缚向前走,雕塑如今被安放在深圳深南中路的老博物馆门前。一个“闯”字代表的深圳精神,预示着深圳不可限量的未来。深圳的经济奇迹还在延续,深圳在逐步成熟,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艺术,诗意、精致的生活方式。

(文中沈一涵、叶仲伟、徐康、冷小莫、方锦璐均为化名)

比特币突破9万美元:一场特朗普与资本共谋下的盛宴,25万散户爆仓

2024-11-18 09:24:28

腾讯新闻《潜望》

特约作者|纪振宇

编辑|刘鹏

随着新一届美国总统人选出炉,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的加密货币成为了近期表现最为亮眼的资产类别之一。比特币在总统选举结果揭晓的当夜,便冲破7.4万美元的历史高位,随后势如破竹般连续突破8万、9万美元整数关口,资金蜂拥而至,比特币牛市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由于总统胜选人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利好比特币和加密货币行业的公开言论和承诺,使得总统选举结果成为了这一轮价格暴涨最直接的催化剂。

在这一轮暴涨之前,许多迹象已经表明,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资本盛宴”。2023年,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发起非盈利政治游说团体,正式“由守转攻”,施加政治影响力,意图让美国未来政策朝着利好行业的方向发展。据《纽约时报》统计,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动用了1.3亿美元,通过各种渠道投入到这一届美国政治选举中,总统胜选人特朗普对于比特币及加密货行业的态度,也经历了180度转变。与此同时,机构资金大举涌入,仅今年第三季度,也就是总统大选之前,包括Millennium在内的多家规模百亿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都在积极建仓加密货币资产,毫无疑问,他们正是这一轮加密货币资产暴涨的最大受益者。

一位长期从事加密货币行业的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加密货币行业真正的牛市到来了,从短期来看,这一轮的暴涨只是弥补过去被不利的监管环境和不确定性所抑制的价值。从长期来看,相比过去(对加密货币)的“不入流”的偏见,随着机构长期资金的深度参与,比特币已经成为和股票、大宗商品等一样被机构和大众所认可的主流配置资产。

但对于散户而言,比特币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就在比特币创下新高的11月13日,Coinglass数据显示,当天加密货币全网爆仓金额达8.47 亿美元,多单爆仓5.2 亿美元、空单爆仓3.26 亿美元,有超25 万人被波及,可谓多空双杀。

美国总统大选行情带动比特币暴涨

比特币的这一轮暴涨,与美国本届总统大选的选情高度一致。在总统大选前一周,比特币持续徘徊在68000-69000美元之间。美国时间11月5日总统大选当夜,随着特朗普当选的局势逐步明朗,比特币也随之急速攀升。11月6日,特朗普胜选的消息尘埃落定后,比特币也顺势站上了7.4万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

随后,比特币连续冲破7.5万、8万、8.5万等重要整数关口,在11月12日遭遇小幅回调后继续上涨,并一举触及9.3万美元的历史新高。

尽管这一轮比特币币价的强势表现惊人,但也并非完全超出市场预期。可以说这一轮比特币暴涨,与美国总统大选的选情紧密挂钩,因为候选人之一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发表利好比特币及其他数字加密货币的言论,于是“如果特朗普当选”将利好比特币,成为了美国总统大选前市场形成的一致共识。

这一轮暴涨也令比特币的市值接近1.8万亿美元,超越白银,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8的主要资产。

曾经的Meme Coin Dogecoin,也因为特朗普当选后宣布马斯克将领导一个新的政府效率部门D.O.G.E.与Dogecoin的名称一致,也受到追捧,市值已经超越百年车企福特。

特朗普态度180度大转弯 加密数字行业深度影响政治

早在2021年初,特朗普曾表示加密数字货币“看起来似乎更像是骗局”。

但随着特朗普竞选获得来自加密行业的支持后,其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亲近姿态越来越明显。2023年,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发起了一个名为Stand with Crypto Alliance的非盈利组织,意图推动国会通过更利好于加密货币行业的法案,这也是美国首个代表加密货币社区的独立政治倡导团体。这意味着加密货币行业从被动接受监管,到意图主动影响政治的转变,与此同时,该行业数以千万计的资金,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干预影响政治议程。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向2024年总统大选投入了超过1.3亿美元。

“我们看到的这次反弹更像是围绕加密领域市场动态应有状态的正常化,”Coinbase首席政策官Faryar Shirzad表示,“我认为,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展示,说明过去四年我们所面临的政治阻力在多大程度上压制了加密市场。”

2024年夏天,特朗普高调出席了比特币大会,在会上,他公开做出了两项承诺,一是开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他因为对加密数字货币行业的强硬态度和手段而被视为该行业的眼中钉,第二个承诺则更为夸张,他表示将建立国家级的比特币储备。

尽管这一建立比特币国家储备的主张与比特币以及其他加密数字货币所谓“去中心”的主张背道而驰,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人们对于加密数字货币的信心,即便是对于加密数字货币行业的坚定信仰者来说,他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即“虽然与核心意识形态不符,但币价是会上涨的”。

范德比尔特大学法学院副主任Yesha Yadav教授表示,建立战略储备的想法,将“完全将比特币确立为具有全球系统性意义的资产类别。”他表示,“这本身就代表了加密行业的一个巨大的象征性胜利,毕竟两年前,人们还在说它已经穷途末路。”

机构资金大量涌入

在政治风向转变的同时,资金也在闻风而动。根据加密数字货币研究机构CoinShares的报告显示,大选后涌入相关数字资产的机构资金超过19.8亿美元,连续5周出现净流入,今年以来,进入这一领域的机构资金总共超过313亿美元。

根据部分基金最新季度持仓报告显示,许多管理资产规模在百亿美元以上的机构都在近期增持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资产,例如管理资产超过700亿美元的大型对冲基金Millennium,在第三季度增持比特币ETF IBIT 2350万股,总值达到8.5亿美元,这家机构目前总共持有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币等在内的17亿美元的数字货币ETF资产。欧洲第四大对冲基金、旗下管理资产超过300亿美元的Capula持有相关资产6亿美元。知名对冲基金经理Paul Tudor Jones旗下对冲基金在第三季度增持了5倍IBIT ETF至440万股。

毫无疑问,这些大举增持的机构近期获利颇丰,因为自9月份以来,受到上述一系列因素的推动,现货比特币ETF的涨幅已经高达40%。

贝莱德发行的比特币ETF一年来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已经达到429亿美元。

瑞士机构Sygnum近日对全球27个国家400个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57%的机构计划增加他们的加密货币资产的仓位,31%表示将在下个季度执行,32%表示未来6个月执行,高达79%的机构表示将在未来1年内考虑增持。

机构的认可和涌入也意味着比特币将在未来成为主流的机构配置资产之一。前述投资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对于比特币来说是一次从野蛮生长到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里程碑,在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后,市场深度和效率得到提升,有利于这一资产的价格发现。

近期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资产的一轮暴涨,令市场的情绪高涨,除了机构资金的深度参与,无数散户资金也蜂拥而至,据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数据显示,与大选前10天相比,大选后10天,新创建的个人比特币钱包增加了26%。但就像此前无数次发生过的一样,由于大量杠杆资金的参与,比特币短期依然有面临暴涨暴跌的风险,尤其是在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资产的期货市场中,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发生,由此也会带来投资者账户面临巨大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