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59:00
本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最近ONO在他的博客「莫比乌斯」中也连发的两篇文章《无聊的中文博客圈》和《读〈莫比乌斯先生和他的读者〉后的谢罪书》,引起了很多共鸣。 一些有意思的文章,总是能引起我想要讨论的兴趣,一不小心经常会让我的回复巨长,甚至趋近于博主文章的长度。比如在《无聊的中文博客圈》一文的评论中,我简述了我对博客的一些看法: 我的博客对我来说,是一个能避免审查的空间。与国内主流社交平台相比,博客让我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观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审查或屏蔽的敏感话题上。此外,独立博客更适合存储较长篇的文章,它成为了我个人创作和思想积累的长期平台。在过去SNS平台还没有流行的时候,审查也不严,我在好几家境内的第三方博客平台发了几年的文章,如今全部化为了虚无。 相比之下,国内的SNS平台如微博和小红书充斥着浮躁和娱乐化的内容。虽然这些平台看似活跃、有趣,但实际上它们的内容大多缺乏深度。平台上满是被审查过后的引战、无脑的骂战,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而拼命制造话题的低质量内容。真正有思想、有深度的讨论常常被边缘化,或者因为某些极端群体的反对而遭遇删除。这也是为什么我常听到人们说这些平台是“粪坑”或“公厕”。随着境内社交平台越来越加强对信息的审查和对用户的标签化,人们很难在上面进行自由、理性的讨论,而更容易陷入偏见和极端的对立。许多人在争论之前,还习惯看一下对方的IP归属地,来给对方贴地域性的刻板印象标签,不就事论事,而是先从居住地扣上立场的帽子。 我曾尝试在微博和小红书发布一些个人观点,但大部分时间我得到的不是建设性的反馈,而是无休止的骂战。因为这些平台的门槛低,内容随便就能被各种低素质、认知水平差的人攻击,而他们的反驳往往充满偏见和恶意。最后,讨论变成了无意义的争吵,我也常常因信息骚扰而感到极度疲惫,最终只能删掉文章,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我来说,像微博、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充其量只是在...
2024-11-22 21:16:04
本来想谈谈最近很火的“远洋捕捞”,但写出来却写成了这样。看起来跟“远洋捕捞”毫无关系,其实却是为我深度剖析“远洋捕捞”公共议题进行理论准备。在我看来,“远洋捕捞”不仅是一个司法问题、社会治理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更精准的说,是一个语意污染问题。“远洋捕捞”公共议题,是一个语意污染的典型样本。要从语言角度剖析它,就必须进行这样的理论准备。 我对中文时常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中文不算是一种很友好的语言。它没有成体系的显性语法,难以组织起顺口的长句,进行精准表达的难度极高。西语在这方面就很有优势,从句套从句,就完事了。西语的长句不会显著提升理解成本,但中文就做不到。西语中的长句一旦直译成中文长句,立马变得晦涩难懂,如观天书。 用中文进行精准表达的难度,要明显高于西语。西语一个从句就能流畅传递的信息,中文可能要拆分成三四个短句。在组织这三四个短句时,你又不得不考虑短句之间的衔接。不仅是语意上的衔接,还要考虑发音、气流上的衔接。 然而中文的上限极高,一旦你与它充分磨合,它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全宇宙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上限如此之高的语言系统。 刘慈欣的短篇科幻《诗云》,就讲述了一个关于中文之美的故事。外星文明拥有极高的技术能力,它们能够毁灭恒星,视地球生物为虫豸。这个外星文明试图用技术手段超越人类的艺术创作,它们动用了一整个恒星星系的能量,暴力穷尽了所有汉字可能的排列组合,创造出了一个实体的“诗云”。 最后,外星文明指着诗云对地球人说:“不管是你们已经创作出来的,还是没有创作出来的,所有的诗,都在这里。” “是的,但是你们永远也无法从中挑选出真正的作品。”人类回答。 罗马尼亚作家埃米尔·齐奥朗(EmilCioran)说:“One does not inhabit a cou...
2024-11-21 23:27:46
前两天看到冲哥朋友圈说是茂县糖心苹果滞销,九顶山向导刘哥家面临困难的消息,于是就想起九顶山云和山的彼端,想起太子城登山穿越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太子城 O 型穿越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直到今天才有一个稍微完整点的小结。怎奈记忆力大不如前,再加上几经周折当时拍摄的图片很多都遗失或损坏了,穿越过程细节大多已模糊只剩下这些快乐的瞬间,却久久地在脑海中回旋。谨以此文记念那些行走的快乐时光,致敬可爱的向导,致敬携手同行不离不弃的山友! 由于幽素同学已经在太子城登山活动游记中详细介绍了整个行程,重复的内容我就不在赘述了。 由于头天晚上到向导家太晚,向导刘哥一家半夜还起来为我们炒菜做晚餐,为了第二天的诗和远方,我们在向导家吃得饱饱的。 向导家地方比较大,吃完宵夜已经是凌晨了,各自抱着睡袋早早的睡去。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是七点过,四周异常安静,空气清新,忍不住跑到向导家旁边山坡上的土沟里挖了个坑开个大的,也算是给果树和地里的菜施了肥了。 吃过早餐,由于今天徒步时间较长,为了节省体力,我们租了向导刘二哥的马驮包,全队人得以轻装徒步前行。七点四十左右,我们从向导家旁边的土路出发。刚出发就是一个陡坡,这条路前半段和九顶山上黑龙池的路是一条路。 向导家旁边的树,杈杈桠桠的长出了嫩绿的芽。 一路风景很好,空气也很新鲜,远处的雪山,山沟里丰富的植被,天山缥缈的云,地上整装待飞的蒲公英,前方回望的三号,倒也不觉得累。 青龙坪 到青龙坪的时候是上午九点过。青龙坪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有一些老乡的马在草甸上悠闲地吃着草。想想有时候我们还真不如一匹自由自在的马。 青龙坪风景如画,山友伙伴们围着路边一匹棕色的马拍了半天。为了远方更美的风景,我们依依不舍地继续向前行走。 从青龙坪向上经过夫妻树,现在这里用栅栏围了起来。下图右为夫妻树。从这里往左是白龙池,往右是小树林。 清晨的光线下,路边的灌木丛五色斑斓地...
2024-11-21 10:40:25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尤其是当我们步入不惑之年,那些年少时的轻狂与梦想,逐渐被现实的磨砺所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情世故”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今天,我想以一个40岁男人的视角,聊聊那些年在人情世故中走过的路,以及如何在其中找寻到生活的真谛。 四十岁,一个被赋予了“不惑”之名的年龄,意味着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对生活、对自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不再轻易被外界的风浪所动摇,学会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这便是人情世故赋予我们的智慧。 记得刚踏入社会时,我满腔热血,总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改变世界。然而,现实却像一面冰冷的镜子,让我逐渐意识到,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若能巧妙地运用人情世故,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仅是圆滑,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对人性深刻洞察后的温柔以待。 人情世故,简而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理解、尊重与包容的艺术。它教会我,在与人交往中,既要保持真诚,又要懂得分寸;既要勇于表达自我,也要善于倾听他人。在职场上,这意味着要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该挺身而出,何时又该默默支持;在家庭中,则意味着要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天平,给予家人足够的关爱与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觉得,真正的高手,往往不是那些在人群中锋芒毕露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巧妙运用人情世故,让周围的人感到舒适与温暖的人。他们懂得适时地退让,也懂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能在复杂的关系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 然而,人情世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它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经历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遭遇误解,或许会经历失败,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了更加成熟地处理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我们学会了在保持原则的同时,给予他人更多的宽容与理解;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不忘享受过程中的每一份小确幸。 四十岁,是一个...
2024-11-21 08:35:45
最近,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副总统万斯前些年的自传书籍《乡下人的悲歌》再次火爆网络。 其实,这本书早在2017年就火遍全网了,就是特朗普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当时书评家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解释了为啥特朗普会赢得选举(Why Trump Won)。 我对美国政治和肤色种族渊源不是很了解,所以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也还不认识作者万斯,以至于看到这个《乡下人的悲歌》的书名,还以为是咱国内一些偏向文艺的人士写的散文集呢,很明显,这是一个很文艺的译名,翻译的挺有水平的,我在某论坛上看到有网友说其实也可以翻译为《土炮哀嚎》更为贴切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 这书的英文名为《Hillbilly Elegy》,怎么翻译,就见仁见智了。 书籍作者万斯相对于美国其他政治家们,1984年出生的他显得很年轻。他是一个白人,按理说,他在美国的肤色鄙视链的前端,不过他在书中似乎一直在“自黑”他那个群体 -- 即生活在破败的老工业基地(“铁锈地带”)的工人阶级白人,没有大学文凭,他们跟不上时代的变迁,生活中充斥着贫穷、暴力和毒品,被一些美国人称为“乡下人(billbilliy)”,或者“白色垃圾(white trash)”,有些人就靠着美国的社会救济福利勉强活着。 当作者介绍他生活的米德尔顿市阿科姆钢铁公司给他外祖父母带去的一切(阿科姆一度是他们经济上的救世主,把他们从肯塔基州的山区土居道美国的中产阶层,但是随着工业的衰落,他们又过上低学历低收入的生活。)的时候,我一度想起我们中国此前的那种包揽职工一切生老病死的大型国企,看来太阳下没有新鲜事。 还有一点也印证了中美相似之处的,就是作者万斯的“跳出寒门”的路径: 他高中毕业后没有直接进入大学,而是先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在伊拉克服役,退役后就在申请到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发奋读书(作者说他每天打三四份工,一天只睡四个小时),终于成功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和中国...